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2016-01-27李桦

地理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考查分析

李桦

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它既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纵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到的地理学五个核心问题:①空间定位能力;②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③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④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⑤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等基本吻合,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和现行高考笔试模式,地理素养与其它学科素养考查,只能借助于试题情境设置,设问开放,考查学生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提供信息考查考生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自己见解,为正确答案寻找论据,考查考生探究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考查描述与概括、阐释与思辨等表达能力。

一、基于空间尺度视角,整体扫描与局部聚焦

“突出研究主题,多层次探究区域性问题”是近年来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主要趋势。试题一般多用一张有注记的大尺度经纬网的区域地图,并有附图和气候等统计图表为背景。这类试题将思考“对象”放到地球表层的特定空间内,在这个特定空间里充填一定的考查信息,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配置、产生何种影响(作用、形成什么特征等)。特别值得一提是,这些区域选择往往 “人迹稀少”或“贫穷”,学生比较陌生,是一个在考试现场认知的“新区域”。准确界定这个特定空间的地理位置,并能把握区别不同空间尺度大小,整体扫描大区域“普适性”的地理因素;局部聚焦小尺度区域的“具体”因素,注重细部特征的描画。否则,学生对尺度大小敏感性不强,应答中失误颇多。作为地理素养中最基本的一点,教师在教学中理应培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空间尺度思考地理问题,观察视角从小区域向大区域发散,从而从空间视角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36题为例,探讨此类区域地理试题解答思路。

例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1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解题思路】此问从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入手,结合图中昆明和成都的纬度位置,说明攀枝花冬温较高不是由纬度因素导致(昆明纬度低,气温高,但是昆明为7.7℃,低于攀枝花13.6℃);另外图中有3 000米等高线和两座6 740米和7 556米的山峰等,与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有何关系?由此联想到东亚冬季风影响气温,即攀枝花北部的高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侵;而图1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是小尺度区域,它与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又有何关系?对于小尺度区域更注重细部特征——攀枝花深陷河流低谷(1 000米以下),与周边地势高差大,气流下沉增温。

【教学反思】分析此类问题不仅考虑局部问题是否有全局的地理背景,即是否存在大尺度空间地理特征与小尺度空间地理特征的叠加效应,而且还要增强学生对区域尺度大小、空间展开范围大小和宽窄等认识的敏感性,学会根据尺度决定对“整体”与“细节”的把握,解题时做到从宏观到微观、“整体扫描与局部聚焦”,并体会到“划区”是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重要方法,把思考对象当做一个空间单位对待。从而系统地解决复杂的地理成因问题。

二、基于时间变化视角,过程分析与逆向推理

地理事象不仅具有空间分布、空间组合和空间联系的特点,还具有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有周期性,也有非周期性;有长周期,也有短周期,如气压系统移动、锋面移动、河流流量过程线、人口变化等就是短周期的变化;而地貌形成过程、城市化、自然景观等不一定是非周期性的变化。这些在高考命题中都有出现。不同逻辑属性的地理事物,在学习过程中需依据时间思维链条,采取动态变化过程分析或者逆向推理。分析是学习能力的基本表现,对问题能进行剖析、分割、图解等,并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以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Ⅰ第10~11题为例,探讨如何应对动态性事物变化的分析与逆向推理套路。

例2.图2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2,完成10~11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题思路】该题组从“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2米的位置”材料信息,推测出“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取决于“黄河泥沙淤积速度与海水侵蚀速度的共同作用”。再结合题干中“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的“题眼”,探讨1975年到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图2得知,这是个非周期性的过程,大致分为1975—1978年和1979—2004年等两时段,并将“概念内容”实现图—图转化(如图3)。如此对该问题进行剖析、分割、图解,“水深2米的位置”就一目了然:先变远,再靠近,得出“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的变化”。第2小题,依据图2分析出1992到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变远,推测“侵蚀量大于沉积量”推出“输沙量减少”,再逆向推测“黄河泥沙量输入到河口三角洲减少”,逆向分析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变化(输出泥沙变化、植被、降水量变化情况)和人类活动。

【教学反思】分析此类问题,首先要能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如“水深2米的位置”与“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的距离。再依据时间链条,运用正确的逻辑关系按照地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等必然法则展开,即遵循地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描述、概括各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由此分析得出 “水深2米的位置”空间变化过程。当然,学生探究分析地理事象动态变化过程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由一个逐渐培育和养成的动态过程。虽然地理素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地理素养培养的终点。为此,教学过程中应长期、反复、渐进地强化训练学生探究能力。

三、基于辩证思维视角,学会“个性”向“共性”转换

近年来高考试题命题材料多选择更具个性的事物或特征,试题文本和图表地理学科特色鲜明,有利于考查地理学科基本素养。其考查的背后逻辑是特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看似“特殊”,但必须从一般法则(原理和规律)出发,对“其处所无”的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对此,解题思考方向:背景材料中有哪些信息?涉及哪些原理和规律?如何将“特殊”转换成“一般原理”?以2010年上海高考地理题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由“个性”向“共性”转换的解题思路。

例3.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图4),回答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解题思路】此题材料呈现的是“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这个“个性”事物,并且说明了“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因此,可以将“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转换成“气温等值线”和“降水分布等值线”,进而分析“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第1小题: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大致呈纬向分布,推出“等温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大致呈纬向分布”是由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造成的。第2小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成因分析可转换成气温影响因素分析。即按照“纬度→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依次分析思路进行。而“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只是相对同纬度地区而言,即纬度相同;为此,进入第二层次的“下垫面”成因分析,该地为内陆平原,春天(4月1日)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开花日期早。第3小题:6月1日和7月1日已经进入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征是“全国普遍高温”;影响油菜开花日期只能是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由此转换为分析降水的成因,按照“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顺序分析;因为题设条件为“我国东部”,所以大气环流相同,即为季风环流,造成我国降水分布差异(东南向西北递减)只能是“下垫面”影响,即“距海洋远近”。第4小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呈半环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的成因探究,转换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非地带性因素——地形的作用。

【教学反思】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大多秉承“材料在外,答案在(教材)内”及“起点高,落点低”的原则。因此,试题背景材料中出现了“陌生区域”和“新概念”。对于“陌生区域”要转换为熟悉的区域或较大的区域范围,即准确定位;并迅速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对背景材料中呈现的“特殊的地理事像”即“个性”,理应转换成“一般规律和原理”,即“共性”。本着“地理事像特殊,原理不特殊”,把特殊描述还原成一般法则。如高考题出现了没有学过的主导区位,要明白价值取向,据此分析可能考虑的因素,第一要点,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为何在一定空间出现。第二要点,为什么一定会出现,分析情境,面临在哪些区位中进行选择。第三,在选择哪些区域时,要明确主体、主导取向,再考虑会在哪些区域之间选择。考虑特定地点有哪些特定因素,因而成为首选区域。因此,把握选择地理特殊描述的“套路”,学会实现由“个性”向“共性”转换的辩证思维。

四、基于学科素养视角,提升思维品质与创新思维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些在高考试题情景设置中要么“显性”表达,要么在试题内容中“隐性”呈现。诸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Ⅰ“秘鲁沿海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2014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等。高考题如此设计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让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问题的开放性也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例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如图5)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以卤虫产业为依托,探讨发展卤虫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试题考查具有实用性,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第(3)小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等地理素养。就本题而言,许多考生缺失地理科学方法,忽视材料中引导性语言,没有明白“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材料的指向:大盐湖卤虫产业产品并不是用作大盐湖当地水产养殖业的饵料,卤虫产品需要“低温运输”到其它地方发展水产养殖业。再结合材料中“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和“优质活体饵料”,分析得出题目中“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应为海洋水产养殖业。

第(4)题开放式探究卤虫捕捞业发展的利与弊。要求考生自主选取视角(即开放条件),对某一视角进行演绎与想象(即开放过程),并推理论证,然后得出具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结论(即开放结论)。对于这类试题解答,首先要表明态度,再说明理由。选择赞成观点一般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两方面解答;反对观点要从不利的环境条件或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方面分析。

【教学反思】纵观高考文综试题,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品质、意识和人文素养,以及学科思维能力;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泛性;由于给定条件不明确,地理知识在运用层面的重组,其结论呈现多样性,只要理由与结论一致即可。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方法具有综合性、评价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做到思维活动在地理价值判断中升华。

猜你喜欢

考查分析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