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研究*

2016-01-27马娜,孙攀,杨文忠

西部林业科学 2015年6期



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研究*

马娜1,2,孙攀3,杨文忠2,张珊珊2,康洪梅2,方波2

(1.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3.辽宁省海城市防雷减灾中心,辽宁海城114200)

摘要:在综述和分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环境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田园城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的进化论社区模式和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详细介绍了进化论社区模式中动植物生态群落、建筑形式和社区人文三位一体的结构功能特征,阐释了三者相互融合的关系。通过分析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探讨城市住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生态城市住区;进化论社区模式;动植物生态群落;后进化论时期;轮歇模式

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被动地选择适宜的居住场所,自然环境基本处于无破坏状态,生物群落类型丰富,如华北平原北侧依山傍水而居的北京周口店原始人群,依赖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资源进行采集活动,随季节变化迁徙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野生动物则是其狩猎资源[1]。该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上以共同劳作、平均分配的形式为主,生活上以穴居或巢居的方式聚集形成人类生活组团,人际交往活动频繁而密切;居住场所为天然洞穴,基本无人工建筑。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基于种养殖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内形成农村聚落。此时期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农业生产顺应自然规律和遵循科学原则,生产生活对动植物群落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时间期限内能够得到恢复,动植物生态群落相对稳定,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总体良好[2]。广阔的田园不仅满足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人类物质需求,还为人们提供了自由的交往空间,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和友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以木骨架结构为主的民居建筑形式较为单一,但暖性的木质材料使家庭生活更加温暖和睦。聚落内水平分布的民居建筑和农耕系统共同构成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画卷。

工业文明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消耗,自然环境及其中动植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关系被打破。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该时期出现了人口高度聚集的城市住区,但住区功能单一,仅能满足居住需要,住区内动植物群落及其间关系荡然无存。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财富快速积累过程,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尚财富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淡漠[3]。以钢筋和水泥等硬质材料建成的住区建筑,在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使住区环境趋于封闭,开放的公共交往空间和场所不足。该时期的城市住区割裂了环境、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应有的联系[4]。

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的设计和建设,已开始考虑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整体构图及功能效果等因素,但仅算得上是工业社会城市住区的简单改造,多数住区的景观规划停留在硬质景观材料的运用、园林绿化树种的种植、名木古树的移植、园林地形和水景瀑布的塑造,属于人工拼凑的自然景观,景观的自我维持能力低,且缺乏动植物群落生态关系的探索分析和应用,存在景观的高成本、高耗能和高维持费用等问题。同时,在经济利益、生活节奏和社会治安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现代社会的城市住区愈发演变为“隔离社区系统”。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则不断被利益各方蚕食,社区人情淡漠,居民封闭孤独[5]。

图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住区模式图

Fig.1Human settlement patterns in different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s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住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和建筑形式材料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图1)。人类住所周边的自然植被逐渐减少,动植物生态群落数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的居住方式从组团群居变为独居,人与人的交往不断减少,人际关系逐渐淡漠;建筑体高度不断增加,建筑材料硬质化加剧。针对现代城市的人口、社会和生态危机,亟需着眼于人类对住区的需求和城市住区演化的自身规律,深入探索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在生态景观规划层面提出相应的住区模式[6],为提高住区品质和城市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

城市住区生态景观规划基于景观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住区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内部循环理念,着重动植物生态群落、人文社会、建筑形式和材料等的有机整合。其中,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于1939年提出的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整体景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方法上,主要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7]。景观生态学有助于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并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规划学的田园城市理论由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8]提出,试图通过较大的社会变革,以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改变城市住区仅具备居住功能的状态,而将乡村的功能纳入城市住区中,赋予其良好的住区生态系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舒适的建筑形式。田园城市理论主要针对当今城市发展中的住区孤岛化、城市公共空间破碎化和城乡功能严重分离等问题,注重城市住区与城市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田园城市理论在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学前沿领域的同时,能为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城市住区生态景观规划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9]。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住区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能通过协调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住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Rudlin(1999)提出的住区4C模式(环境保护、居民选择、社区与成本、不同人群融合)是可持续住区的典范,该模式通过建立“环境—建筑—人文”之间的平衡与互动,恢复居民在社区中的归属感,重塑公共价值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0]。

基于上述生态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针对当前城市住区存在的问题,我们分析提出了后现代社会住区的发展趋势,并将之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进化论社区模式和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

2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模式

2.1进化论社区模式

进化论社区是指在重塑动植物生态群落、人文社会和建筑三个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有机整合三者关系而形成的三位一体的住区生态系统。进化论社区是后现代社会第1阶段的住区模式。

2.1.1动植物生态群落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规划和构建进化论社区的动植物群落[11]。首先,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运行情况,适当保留或设计引入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营造了良好的自然生境,逐渐吸引并汇集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物种,在住区内形成相对稳定的自然生物群落。特别是规划设计的自然生态系统应包含自然湿地的构成要件,以形成浮游生物—昆虫—鱼类—鸟类的食物链条,加速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最终形成周围环境效益。同时,参考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自然生物群落中还可适当引入部分森林蔬菜、食用野果和野生菌类等可食用物种,为住区居民开展采集活动奠定基础[12]。

其次,进化论社区的生态景观规划还应包含农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群落。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应保持连通性,在空间布局上二者可犬牙交错或互相包容,并杜绝使用硬质边界将二者隔离。同时,农田生态系统在空间布局上还要考虑与住区建筑的位置关系。通常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湘源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软件完成建筑日照分析,确定建筑周围环境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变化,特别是冬至和夏至等节点的光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种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区划种植示范园和自种地等不同功能的地块,分类种植果树、蔬菜、香草和中草药等喜阴或喜阳植物,或修建软质边界的鱼塘,并在其间配置多肉、藤本或水生植物,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人工动植物群落(图2)。时间安排上,农田生态系统的运行遵照中国传统的农事历法24节气,按不同作物的播种期、开花期和结果期,轮流种植和收获蔬菜瓜果,形成一年四季有景、景观常变常新的动态过程[13]。

图2 动植物群落构建和生态景观布局图

通过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农田生态系统经营管理,一方面从物种组成上丰富住区内部的动植物生态群落类型,营造出良好的住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使住区的生态景观效果不断更替变化,满足人类对景观审美的需求。

图3 建筑平台示意图

2.1.2建筑形式和材料

进化论社区建筑的高度、密度和结构都将得到极大改善。首先,雄伟壮观不再是规划建设社区建筑的主导因素,其大小尺度在考虑感官适宜性的基础上,主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特别地,在不突兀社区建筑和不影响生态景观效果的基础上,设计从楼体向果树种植示范区或其他生态景观内部延伸的空中走廊,使建筑的空间更加开放,并建立建筑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图3)。其次,在建筑群每座楼宇之间的一层或二层高度处设立连接通道或平台,使建筑群内部呈现更多、更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增强建筑之间的连通性,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和往来。同时社区内部的交通道路网络要保证能便捷到达中心花园广场、农田和自然生境,且每座建筑都与外界交通网相连,以提高建筑的开放性和通达性[14]。最后,进化论社区将增加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废水净化连通设施和过滤装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生物基质堆沤设施等,以促进废物循环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其中,净化水通过地下暗河汇入社区的循环流动水系,变成明水穿插于农田景观中,形成农田灌溉系统和生态微湿地公园[15](图4)。

图4 水系分析和布局图

社区建筑将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划建设。建筑材料上考虑采用可种植混凝土和透光混凝土,大面积推广屋顶种植、阳台种植和墙体种植[16]。新型可分解的培养土基质混凝土,使墙体上可以种植瓜果蔬菜,透光混凝土使建筑内部满足植物对光照条件的基本需求,在建筑体外部形成了巨大的植物体系。植物不仅作为软性装饰材料使建筑成为一个绿色生态的存在,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湿度温度也起到调节作用,并且植物根部的强大附着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坚固,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在新技术上,利用建筑的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传统空调制冷系统的使用[17];每座建筑都面对太阳朝向,增加吸收太阳能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源;也可利用沼气燃烧发电为社区基础设施供电[18]。

2.1.3社区人文

社区人文环境的改善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进化论社区的另一显著特征。进化论社区通过增强人与自然的接触和人与人的交流合作,改善社区居民的情感状态、生活感受和人际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社区文化。在增强人与自然接触方面,进化论社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设计了生态景观和可食用植物,供社区居民观赏、采集和收获;在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设计了从楼体上向外延伸的空中走廊,供居民在适宜的高度采摘果实,欣赏田园美景;在建筑材料上通过使用可种植混凝土和透光混凝土,形成绿色植物墙体,拉近自然与人的距离,将环境、建筑和人融为一体。为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合作,进化论社区不仅改变了社区建筑尺度和形式,增加了建筑体之间的连通性和开放的公共空间,还规划设计了农田生态系统,供社区居民共同劳作、交流经验和沟通情感。

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耕文化传承,能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人文社会发展。历经千年的中华农耕文化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人的心理变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播种的兴奋—耕种的倾心—期待的盼望—收获的快感,进化论社区中种植区域的规划注重情感序列的营造(图5),使居民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心情变化,在进行生活体验的同时,使人的心态得到调整。

图5 情感序列分析图

农耕活动不仅能促进社区内部的物质循环,还能加强社区居民的联系。在进化论社区中,经分类的家庭生活垃圾、自种地农业剩余物和马桶污水处理得到的沼渣等将集中到垃圾处理设施和肥料堆沤设施,统一进行发酵并制备有机肥料[19];无色无味的蠕虫堆肥技术生产的蠕虫土壤可用作鱼饲料,马桶污水处理得到的沼液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果蔬肥料用于公共示范园的种植[20];生活废水经管道—过滤装置—管道汇入景观湿地,再经湿地的沉积净化得到果蔬灌溉用水和鱼塘用水,形成贯穿整个社区景观的田间水系(图6),不仅是支撑农耕活动和社区生态系统的生命源水,也是维系居民之间关系的纽带[21]。

农耕活动也是社区人群交流合作的平台。社区居民在管理自种地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种植示范园和公共鱼塘等的集体劳动,使活动成为居民之间交流的载体。无论是制备的有机肥料、捕捞的鲜鱼还是种植示范园的果蔬,都将由活动组织者或社区管理者向居民分批发放,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调动其参与社区景观的营造和维护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在社区中的社会归宿感。自种地收获的果蔬则可由居民自行交换或到开放的公共空间进行交换,交换使人与人之间有了交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使社区氛围更加稳定和谐[22]。

2.2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

后进化论时期主要关注的是城市住区的发展远景,主张将城市住区规划纳入100年甚至更长期的发展计划,以避免重复拆建的问题。基于自然休养生息的规律,此时期的建筑至居住寿命到期限后不必拆除,而是使之变为一个自循环体,楼体的建筑材料使用可种植混凝土,其表面及内部生长的植物更加茂密,已覆盖整个楼体框架,建筑内水管经长时间使用逐渐破损变为垂直水系—瀑布,通过楼顶的自然降水形成水系,使建筑彻底成为自然山峰,整个居住环境则变成自然地理景观,融合到自然环境中,进行休养生息,恢复其生命力。仿生推演植物轮植方法,即在不同区域交替种植不同的植物种类,有效利用土壤肥力,保持植物长势良好的方式,进化发展到后进化论阶段的社区已成为自然体,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需搬迁至新的进化论社区中居住,待下个周期结束,将完成休养生息的自然体开发为进化论社区,人类搬入居住。依此,不断轮流居住,即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这种模式使不同住区交替使用,休养生息,同时完成环境的自我修复。

图6 进化论社区的循环系统示意图

3问题与展望

人作为社会性群居物种,住区在其生存、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住区的发展脉络和进化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把握住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住区的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而城市住区的发展也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们应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开展城市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使住区更加贴近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并满足人类对住区综合服务功能的需求。

从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层面探讨城市住区发展模式,不是要给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通过分析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居住模式,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建议后现代社会的城市住区发展应重视动植物生态群落的科学构建和合理保护、社区人文环境的塑造和改良、建筑形式和材料的改良及提升等问题,尤其要考虑三者在生态景观层面的互融,创造出适宜居住、可持续发展、平衡持久的城市住区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恒.我们的“理想居住环境”源自原始社会[J].环境与生活,2011(12):57-58.

[2]谭作刚.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J].中国农史,1986(4):1-10.

[3]邓俊.自然环境的警钟如何被敲响——简论设计理念的时代变迁与自然环境风险[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2):40-42.

[4]马静,施维克,李志民.城市住区邻里交往衰落的社会历史根源[J].城市问题,2007(3):46-51.

[5]廖彬.演近中的居住概念及其建设模式——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5(6):97-98.

[6]王开泳,陈田.大城市居住区发展模式的新构想[J].科技资讯,2007(4):194-195.

[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下转第154页]

Urban Settlements in Post-modern Society:Analysis from An

Eco-landscape Planning Perspective

MA Na1,2,SHUN Pan3,YANG Wen-zhong2,ZHANG Shan-shan2,KANG Hong-mei2,FANG Bo2

(1.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P.R.China;2.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Yunnan 650201,P.R.China;3.Haicheng Municipal Center of Lightn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Haicheng Liaoning 114200,P.R.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settlements,settlement patterns and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primitive society,agricultural society,industrial society and modern society were reviewed.Based on garden city theory,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ossible settlement patterns in post-modern society were derived from the history of settlement development.The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of postmodern urban settlement,in which a trinity of biological community,building pattern and human culture,was introduced,and their syncretic relationships were reasonably established.

Key words:postmodern society; eco-urban settlement; evolutionary settlement model; biological community; post evolutionary community; rotational settl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U 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2015)06-0143-08

通讯作者简介:杨文忠(1972-),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局域社会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E-mail:wzyang2004@126.com

作者简介:第一马娜(1992-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update1992@sina.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077)。

收稿日期:*2015-08-25

doi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5.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