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1-27张俊明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671011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理市冻精奶农

张俊明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 671011)

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俊明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 671011)

奶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畜牧业。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奶业发展。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地方财税能力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改善人民群众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的一项长机制。

大理市是云南省大理州重要的奶源基地之一。奶业是大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该地区有着优良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目前奶牛养殖业已经成为了大理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大理市奶牛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大理市基本概况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和 “苍山地质公园”六顶桂冠于一身。位于云南省滇西中部。总面积1815km2。其中山地面积1278.8km2。占总面积的70.5%;坝区面积286.2km2。占总面积的15.8%。洱海水域面积250km2。占总面积的13.7%。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4097m(苍山玉局峰)。最低点1340m(太邑乡坦底摩村)。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4.9℃。年日照时数2227.5h。年降雨量105.1mm。年均无霜期228d。同时还以风高著称。故有 “风城”之称。

2 奶牛产业发展的现状

2.1 奶牛存栏快速增长,养殖区域不断扩大

传统的奶牛养殖区主要分布在坝区各乡镇。如上关镇、喜洲镇、湾桥镇、银桥镇、大理镇等。近几年。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山区的农民也逐渐开始饲养奶牛了。除太邑乡外。大理市各乡镇都有奶牛分布。全市奶牛存栏24365头。能繁母牛存栏17623头。

2.2 良种繁育体系健全

大理市牛冻精改良始于1982年。冻精采用的是荷斯坦颗粒冻精。1986年大理州引进了细管冻精后。细管冻精就逐步在大理市各乡镇推广应用。2006年11月起。大理市连续几年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采用优质冻精配种的奶牛进行良种、奶价补贴。对采用优质冻精配种的奶牛。每头牛补贴2支冻精的费用 (30元)。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高了大理市良种奶牛比例。建立了70多个奶牛冻精改良点。良种覆盖达100%。奶牛产量从头均3800kg/年增加到5100kg/年。同时建立健全了奶牛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奶牛冻改网络。

2.3 奶牛产业化初具规模

大理市登记在册的乳品加工企业有8家。下设100多个鲜奶收购站点。形成了鲜奶收购网络。鲜奶收购点基本遍及全市各村镇。方便奶农交售鲜奶。

2.4 科技推广进一步加强

积极建设高产奶牛示范村。累计建设了8个高产奶牛示范村 (示范基地)。在项目村镇开展良种奶牛培育、牛厩改造、牧草种植、青贮制作、奶牛浓缩料的推广应用等各项科技推广。有力推动了大理市农户奶牛养殖水平。提高了奶农养殖效益。大力推广牧草良种种植及饲料青贮。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种植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饲料玉米等优良牧草。

3 奶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牛奶单产提高,但乳脂率偏低,抗病力下降

大理地区饲养的奶牛品种多为荷邓奶牛级进杂交的后代。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改良。产乳量明显提高;按存栏数计。全群平均单产4.5t;按能繁母牛存栏数计。平均单产5.3t。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经测鲜奶成分:乳脂2.8~3.0%。乳蛋白2.4~2.6%。经过多年的级进杂交。邓川牛的血统基本没有。散失了邓川牛耐粗饲、乳脂率高、抗焦虫病的优良特性。这无疑是动物优秀基因库的重大损失。

3.2 饲养水平低、管理不足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方面。大理市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日粮结构不合理与对奶牛的管理不到位。

3.2.1 日粮结构方面

(1)精料、补充料配合不合理。饲料品种单一。精料与补充料比例搭配不当。并且很少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不注重VA、VD、VE的搭配使用。

(2)青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在夏秋青草旺盛季节。几乎只喂青草。很少喂干草、秸秆等;在春冬季节则只喂干稻草和秸秆之类。

3.2.2 奶牛的管理方面

奶牛养殖仍然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要养殖模式。大多数的奶牛养殖户 (养殖小区)因为缺少场地。不能够给予奶牛足够的运动量。少数奶牛终生饲养于厩舍内。同时不注重对牛体的清洗、牛蹄的修理。不注重环境卫生。厩舍简陋。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体质。使牛奶产量降低、质量下降。

3.3 饲草饲料资源缺乏,优质粗饲料严重不足

饲草饲料资源匮乏是制约大理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大理市受地域限制。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足1亩。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还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经济开发占地。可耕种面积逐年减少。农副产物价格逐年上涨。加上大理市并非粮油主产区。很多饲料原料必须从外地进口。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一定程度挫伤了养殖积极性。

3.4 企业和奶农未成利益共同体,乳品质量安全隐患大

由于奶农、乳品加工企业、奶源生产基地之间缺少信息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原料奶的价格收购和检测标准等方面都是企业单方面制定。鲜奶质量缺乏第三方公证评价。一切均由企业说了算。大多的乳品加工企业往往只考虑自身的生产成本与利润。而很少考虑奶农的利益。影响了奶牛养殖的积极性。同时。奶农在奶业市场上长期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得奶农、乳制品加工企业以及奶源基地之间不能够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再加之缺少应有的市场监督、预防及应急体制。企业之间出现竞争无序。奶源紧张时。哄抢奶源。奶源过剩时。则有变相压制奶价;使得少数奶农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出现了鲜奶掺水、掺假的现象。为乳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不利于奶业的健康发展。

3.5 奶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凸显

大理市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环洱海一带。由于奶牛粪尿处理方法不当。废污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奶农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洱海保护造成一定压力。2009年以来。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洱海沿湖实施了堆粪池建设项目。但收效甚微。应当开发一种奶牛粪尿处理利用的新模式。

3.6 奶牛良种登记体系有待完善

大理州奶牛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共设计奶牛项目21个。但目前上传系统的奶牛档案。大多仅仅只反映了畜主以及奶牛毛色、体重等一些基本信息。而最关键的生产记录、防疫检疫状况、品种改良情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系统设计的更多功能并没有发挥作用。建议首先在规模牧场完善数据登陆工作。为下一步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4 大理市奶牛产业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大理市奶牛养殖效益下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大理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1)加大奶牛改良力度。加快良种化进程。通过连续几年实施的良种补贴项目。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奶牛良种化的进程。提高奶牛的良种化水平与良种覆盖率。

(2)提高奶牛饲养、管理的技术水平。在饲养方面。积极推广奶牛浓缩料饲喂技术、优化饲料结构。并通过向奶农传授秸秆青贮技术、玉米青贮技术及干草晒制技术。有效保证青粗饲料的品质;在管理方面。为奶牛建设运动场。保证奶牛的运动量。并注意保持奶牛牛体的卫生。定期为奶牛修剪牛蹄。保持奶牛的体型。

(3)及时调整奶业布局和牛群结构。要及时淘汰低产奶牛。提高奶牛单产;控制洱海沿湖奶牛数量。加大废污处理设施投资力度。减轻洱海环保压力;在山区、半山区积极开发奶牛养殖新区。

(4)加大疫病防控力度。疾病防治方面。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定期注射疫苗、驱虫、修蹄、保健和环境卫生;做到三个 “不能”一个 “确保”:防疫种类不能减。防疫环节不能少。防疫标准不能降。确保防疫效果。

(5)科学降低养殖成本。有条件的话应建立一个大型饲料供应基地。以降低养殖成本。

(6)设适度发展规模养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积极发展 “奶牛养殖合作社”、 “奶牛规模养殖场”、“奶牛养殖庄园”。

(7)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牧场的扶持力度。

猜你喜欢

大理市冻精奶农
大理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大理市推行水溶性液体有机肥 有效削减洱海农业面源污染
抗议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富滇银行:大理分行提供亿元贷款助力脱贫攻坚
喷奶粉
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牛繁改现状和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