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州区畜禽品种改良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01-27侯兴才陈福斌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733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凉州区母畜品种改良

侯兴才 陈福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 733000)

凉州区畜禽品种改良现状及对策建议

侯兴才 陈福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 733000)

凉州区畜禽改良工作依托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坚持引种和培育相结合、繁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 “良种工程”,推进黄牛冻配改良、瘦肉型猪杂交改良和绵羊改良改良,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畜种生产性能和品质明显提升。本文通过对凉州区黄牛、瘦肉型猪、绵羊及种鸡改良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畜禽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畜禽改良的对策建议,为凉州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凉州区;畜禽改良;良种工程;黄牛冻配;瘦肉型猪;杂交改良;绵羊改良;鸡改良;新品种引进;培育;对策建议

1 畜禽改良现状

1.1 黄牛冻配改良情况

按照 “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管理制度”的 “五统一”管理方式,目前凉州区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点235个,形成了区有供精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冻配点服务半径不超过2km的黄牛冻配改良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黄牛杂交改良,积极扩大夏洛来、利木辛等优质肉牛的三元杂交。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区牛改数量占到全省牛改数量的1/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西杂牛中,一代西杂牛占6%,二代以上西杂牛占94%。据测定,出栏牛平均体重550kg,个体产肉量达300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达1.04kg以上。黄牛冻配改良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全区牛良种化程度、出栏率、产出水平、日增重明显提高。

1.2 瘦肉型猪杂交改良

抢抓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机遇,在白猪育种场、和农牧业公司和威达牧业公司建立了3个种公猪站,建成标准化猪舍、化验室等基础设施,配置了精液配送车,购置了采精、化验、分装、储存、输精等设备,选择性能优良的杜洛克、约克、长白种公猪作为供精种公猪,向各配种点保质保量及时供应精液。形成了区有供精中心、乡有供精点、村有配种员的三级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全年完成能繁母猪人工授精授配5万头,猪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81.4%,生猪良种化程度达到99.5%。

1.3 绵羊杂交改良

凉州区在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和财政资金扶持下,以肉用方向发展为重点,采取良种引进与杂交繁育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引进特克塞尔、无角陶赛特、萨福克、杜泊等肉用种公羊10000多只,开展 “肉羊×小尾寒羊”的二元、三元杂交改良,提高羊肉品质和产肉率;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成2个省级种羊场,开展纯种肉羊的扩繁,现已形成种羊场,规模繁育场扩繁,农户自繁三级生产体系,加快了肉羊良种引进改良步伐。

1.4 良种鸡推广

通过外地引进与区内孵化的方式,引进迪卡、罗曼、爱维茵、三黄等蛋、肉鸡,大力推广良种鸡生产。2015年推广良种鸡480万只,鸡的良种化程度达到100%。

1.5 新品种引进培育

为推动牛羊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黑牛冻精积极开展黑牛杂交繁育、纯繁扩群和示范养殖,通过山东黑牛与西杂母牛杂交,培育 “凉州黑牛”;依托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肉牛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弗莱维赫和西杂母牛杂交,培育 “河西肉牛”。通过杜泊、萨福克和小尾寒羊杂交,培育 “凉州肉羊”,进一步提高肉牛肉羊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绵羊杂交改良步伐不快,良种覆盖率低

一是财政在绵羊杂交改良上的专项投入资金少。近几年,财政每年平均下达生猪良种补贴资金280万元、奶(肉)牛良种补贴资金130多万元,绵羊改良仅为8~16万元。二是种羊繁育场建设数量少、生产规模小。繁育场所生产的种羊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部分养殖户仍需到外地引种,不仅成本高、疫病风险大,而且引进后未能进行科学的选育,后代优良性能逐渐退化。

2.2 品种改良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

一是绵羊改良主要是规模养殖场 (户)通过引进肉用种公羊进行本交繁育,而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存在操作难度大、受胎率不高等问题,几乎没有专业改良技术人员从事羊人工授精。二是从事牛改人员中45岁以上的占73.2%,35岁以下的占15%,牛改技术人员老龄化,且改良工作脏、苦、累,年轻人不愿从事此项工作,并受到配种效益的影响,出现青黄不接、人员不稳定的情况。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良设施设备不完善

部分改良点存在设施简陋设备不全等问题,又无品种改良专项经费更新设施设备,严重影响了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对种畜禽场、良种引进、良种推广工作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在种羊繁育场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制定基础母牛补贴政策,对规模养殖基础母牛给予补贴,以调动基础母牛养殖积极性,从根本上保障肉牛生产的可持续性;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畜禽改良工作中。

3.2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组织养殖场 (小区)、规模养殖户及畜禽品种改良技术人员,从人工授精技术、畜禽杂交改良技术、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开展畜禽改良技术培训,提高畜禽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3.3 提高基础母畜养殖水平和比重

加快良种母牛、良种母羊繁育场建设,积极引导农户选留适龄基础母畜,示范推广母畜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不断扩大能繁母畜饲养数量,提高母牛利用效率、母羊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推进母畜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侯兴才 (1985-),男,甘肃省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陈福斌 (1980-),男,甘肃省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凉州区母畜品种改良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陈宗诚作品
张文作品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贵港市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经验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