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色墨尔本

2016-01-27凌寒snow

中华手工 2016年1期
关键词:墨尔本小巷涂鸦

凌寒snow

我们常说,一座城市的艺术氛围是否浓厚,不光是体现在阳春白雪的画作中,也需要有一抹深入民间的色彩。涂鸦,之于墨尔本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墨尔本老百姓的眼中,这些迸发于民间的灵感,是与那些被供奉在空旷展厅中的画作进行分庭抗礼的艺术,也是这座城市背面凌乱且绚烂的色彩。

政府的严格 民众的宽容

墨尔本或许是第一个公开包容并宣传涂鸦的城市,但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严厉的反涂鸦法规。不过,大部分的涂鸦者依然喜欢避开当局警惕的眼睛,犹如地下工作者般在夜晚“作业”。这样的创作通常没有时间打底稿,涂鸦者大多是根据自己心中已有的画面,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有的巷子一夜之间就会焕然一新:身为街头涂鸦的偶像级人物,也是墨尔本街头艺术旅行社创始人的亚德里·安道尔,就曾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把拉特利奇小巷涂成了蔚蓝色的独立天地,称为Empty Nursery Blue。这是他从童年回忆中引发的灵感,而这匹为其他涂鸦爱好者提供的蔚蓝画布也很快就被填上了各种五彩缤纷的图案。

对于这种情况,政府也很无奈,但他们依旧希望引导这些“街头艺术家”们先申请,得到政府和业主的同意后再创作。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墨尔本的民众对于街头涂鸦的态度并不像政府那么苛刻。大部分人若是发现自己房屋的侧墙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作,还是会欣然接受;有些街边餐厅的老板甚至会花钱聘请小有名气的街头画家来把自己的餐厅外墙装饰一新……

尽管自由随性,还略显叛逆,但墨尔本的涂鸦爱好者也都是有公共意识的——涂鸦不会出现在弗林德斯车站、市政厅或者是国家图书馆的墙上。对于“名家”的画作,涂鸦圈内也有着相互之间的默契,出于尊重不会在原有画作上覆盖自己的作品。

这样一个良好的民间大环境,也让一些海外的知名涂鸦作者瞄准了墨尔本的街头巷尾,纷纷来此进行创作。以反战题材创作为主的英国知名街头涂鸦画家班克斯,在墨尔本就有好几幅作品。当他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作的《跳伞老鼠》画作,于2012年5月被一个毫不知情的水管工在施工中不慎破坏,引来了社会的一片谴责,可见涂鸦艺术在墨尔本深入人心。

游客的小巷 涂鸦的天堂

墨尔本的政府当局感受到了这份民意。他们也发现,这座城市的涂鸦文化已经被大众口口相传,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政府也开始把这些行为艺术放在了台面之上,并开始大肆宣传:2004年举办了首届街头喷绘艺术节,吸引了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涂鸦爱好者;2006年又推出“墨尔本设计指南”,其中就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解读了墨尔本的涂鸦艺术;民间还出现了很多与涂鸦相关的俱乐部和社区,召集涂鸦爱好者,培训他们的涂鸦技巧。

尽管政府每年还是要花费500万澳元(约2300万元人民币)来清理非法涂鸦,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如果发现优秀的涂鸦作品,在经过业主同意后,会由政府出面打上特许的保护标签,甚至还会安装有机玻璃加以保护。

除此之外,政府也一直在给街头画家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在墨尔本市区就专门开辟了两处涂鸦的集散地:一处是连接伯克街步行街与小科林斯街的联合小巷,是在墨尔本市区观光的游客最容易发现的涂鸦地点;另一处则是靠近联邦广场的霍希尔小巷,以及在周边呈三面迂回状的拉特利奇小巷,这两条小巷附近的涂鸦已经在城市的建设中慢慢消亡,所以它们被保护了起来。

大量的精品涂鸦汇集于此,自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如此一来,涂鸦也为墨尔本的旅游业提供了新思路:旅行社会组织墨尔本涂鸦观光旅行路线,带领游客寻找那些深藏在市井之中的绮丽画作,讲解其中蕴藏的各种故事;不想跟团,也可以去游客中心拿一张简易地图,跟随着它走遍这座城市中的几个著名涂鸦点。

漫步在这些隐秘的小巷中,虽说脚下有时还是会流淌出臊臭味,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观赏涂鸦的心情。游人如织,让呈现在这两处集散地的涂鸦作品也拥有了相当高的曝光率,更加激发了街头画家们的创作欲。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独立制片人被这个色彩绚烂的异度空间吸引而来。新人们也争相选取涂鸦作为背景墙,拍摄自己的个性婚纱照。涂鸦小巷成为墨尔本涂鸦爱好者的创作天堂,也成为墨尔本街头鲜活跳动的非官方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墨尔本小巷涂鸦
《古村小巷》
创意涂鸦
小巷深处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创意涂鸦
城市改造30年如何重现生机勃勃的“了不起的墨尔本”
我的墨尔本
涂鸦等
奇妙光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