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LBS+发展突破在即

2016-01-26李春儒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芯片定位智能



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所李春儒

位置信息服务是近年来被十分看好的业务,已成为目前应用与研究的热点。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行业用户,对于获得位置及其相关服务都有着广泛的需求。在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用户数排名中,位置信息服务用户数仅次于话音业务,位居第二,高于电子邮件、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银行等增值业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乘势而兴,已成为 “互联网+产业”大家庭的重量级成员,是有待深入发掘的富矿。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LBS与其联系紧密。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猛增到6.52亿,2014年增速虽走低,但用户数达到7.3亿,同比增长11.8%,用户数量连续3年超过使用个人电脑上网的用户。海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近10亿部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为LBS 的广泛应用培植了肥沃的土壤,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LBS+”商业模式将呈现爆炸性增长。

1LBS+模式创新已成趋势

随着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LBS应用逐渐开始社区化和手机化。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和市场日益细分的竞争态势下,为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LBS服务需求,近几年,LBS+模式将不断涌现。

1.1商业模式创新

综合专家和媒体意见,目前,市场上LBS+新兴的商业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类。

(1) LBS+社交网络+游戏

目前,“LBS+社交网络+游戏”已成为使用最多的LBS商业应用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山鼻祖是美国的Foursquare,创建于2009年3月,与传统网络媒体不同,它选择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作为承载其应用服务的核心媒介。其客户端软件适配于iPhone、Android、Blackberry、Palm四大智能手机平台,支持用户的移动应用、Web网站、应用插件、可视化应用、游戏等。通过将位置服务延伸至社交网络,同时增加游戏元素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最终形成LBS+SNS+GAME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流行源于“切客”的盛行,所谓“切客”乃Checkin(签到)的谐音,是LBS典型应用之一。Checkin的核心价值是可以将信息与地理位置结合,在此基础上再引申出相应的“LBS+团购”等商业模式。同时,Foursquare将传统互联网的稳定性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性结合在一起来开展位置社交服务,可随时随地完成踩点位置分享,突破了传统网络对于地点、时间的局限性。另外,位置社交服务也完美结合了虚拟与现实,比如踩点某个餐馆,将好吃的菜或打折的信息分享出来,无形地给这个地点做了一次有效的宣传。

据Foursquare称,自己的模式是“50%LBS+30%社交网络+20%游戏”,而其他公司多偏重于“游戏”。

(2) LBS+生活信息服务

此处的“生活信息服务”主要指为用户提供搜索、评论和分享本地餐饮、休闲、娱乐和出行等生活信息的服务。“LBS+生活信息服务”的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以及卫星定位导航领域的合作与应用,实现生活服务信息内容的增值,为用户提供更客观、更准确的本地化生活信息指南,同时也为商户提供了一个基于位置的精准营销平台。

“LBS+生活信息服务”已经广泛被业界看好,门户网站、软件企业、电子地图、电信运营商、游戏厂商等很多领域互联网IT企业,纷纷借助自身独特的优势切入LBS领域,以LBS为基础应用的综合性生活消费信息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随着“LBS+生活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的成熟,商家已能准确快捷地确定消费者的位置,并为消费者提供适当、适时、适地的诸如衣、食、住、娱、行等生活信息及服务。

传统的生活信息指南网站在LBS市场已受到搜索引擎巨头的威胁。搜索引擎企业试水LBS市场,缺乏经验,用户基数较少,用户习惯未养成,不过,其搜索功能和自主研发的在线地图独具优势;而传统LBS服务商多数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忠诚用户群,其信息量和覆盖范围庞大,不仅推出基于专业手机客户端、WAP等无线技术平台的生活信息服务,而且开展了基于GPS车载导航的精确定位LBS服务。

“LBS+生活信息服务”的主要赢利方式是“LBS+O2O”,“LBS+O2O”将线上和线下的生活结合为“基于地理位置的生活”。目前,LBS+O2O 的商业模式已经具备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平台上的广告、分销并通过差额交易获得营收、从团购商家获得分成以及与团购网站分成4大稳定的盈利途径。

(3) LBS+电子商务

“LBS+电子商务”是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基于“LBS+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主要有3类:一是团购和本地化服务网站将PC端的服务延伸到手机客户端;二是基于LBS做O2O优惠券产品;三是搭建连接商家、团购等的第三方公司和用户的桥梁,或搭建商家、第三方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服务平台。在团购、电子商务和商户资源竞争激烈的今天,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起来。

目前,LBS和电子商务的合作已经拉开帷幕,但现有商业模式仅以签到机制为依托,且签到行为是否能够有效转换成用户实际的购买行为并创造利润还有待考究。不过可以相信,随着3G网络的完善、4G网络的商用、手机支付技术的改进、政府和银行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消费者移动购物行为的养成,“LBS+电子商务+O2O”模式将成为较热的盈利模式之一。

1.2技术模式创新

(1) LBS+智能硬件

不只是手机和App,在移动物联网时代,LBS也作为基本功能被充分运用于智能设备中。目前,LBS的基础服务可支持各种智能硬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比如拥有较精准定位技术的智能设备,可以迅速找到走失的儿童或是宠物的精准位置;佩戴智能手环则可以根据你的跑步路线进行轨迹记录,包括时长和路程等多种数据;智能空调通过定位监测到房主离家还有500 m时自动打开空调;智能空气净化器可根据位置定位自动监测当地PM2.5值,智能调节净化模式,并计算滤芯清洗、更换时间,届时报警提醒;智能汽车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更是极度依赖于LBS。LBS+智能硬件应用场景不胜枚举。

(2) LBS+App+AR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AR环境中,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通过AR技术可以使App用户产生身处各种各样虚拟环境的感觉。

近来,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世界,LBS+App+AR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例如,日本的ibutterfly将各色优惠券变身为一只只翩翩飞舞在城市各个角度的虚拟蝴蝶,通过下载ibutterfly App,利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捕捉,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蝴蝶的种类也有所不同,帮助服务、餐饮行业进行有趣的宣传。宝马公司在斯德哥尔摩城市某处设置一台虚拟的MINI最新款汽车,参与者下载App,便可查看虚拟车的位置,当然该虚拟车是任何人都可能抢到的,最后一个抢到并保留的人即可获得一辆真实的车。

(3) LBS+App+移动DSP

移动DSP(Demand-Side Platform),是为满足广告主投放的各种需求,真正实现人群定位的精准广告平台。移动DSP与LBS的结合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基于大数据的人群标签定向,第二个就是实时定向优化投放。移动DSP会利用LBS根据人群的流向、位置信息的变化等参数的改变而进行投放优化,这个优化过程会使投放持续锁定最精准的那部分人群。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App已经成为移动广告投放最主要的渠道,占比高达94.04%。

2LBS+拉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2.1LBS产业链跨越制造业、服务业界限

(1) LBS产业链构成

LBS产业链的上游为专用芯片、定位系统和设备、网络设备、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单位,属生产制造业;中游包括内容、服务平台开发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下游是每个应用客户。跨越电子信息制造业、卫星定位导航业、地理信息测绘及GIS平台开发业、通信网络建设/运营业、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打破了制造业、服务业的界限。

内容提供商包括兴趣点POI信息提供商和电子地图生产商,前者通过兴趣点采集,主要提供以用户信息点为前提的分类化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包括增值服务开发商;终端厂商延伸到可穿戴智能部件开发商。

(2) LBS产业链上各厂商的关系

电子地图、GNSS、定位芯片和GIS平台是LBS应用的基础,内容提供商是LBS服务的支撑,它们共同向下游的LBS应用提供服务。LBS业务由定位和服务两部分组成:定位业务通过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通过在终端中添加GNSS芯片来实现,是LBS硬件层的主要功能;服务业务则主要通过软件层来实现,电子地图厂商供应地图数据,GIS平台厂商对数据进行运算、分析以达到特定的服务目的。

图1所示是LBS产业链上各厂商之间的关系。

图1 LBS产业链上各厂商之间的关系

2.2碰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LBS如虎添翼

LBS提供良好的位置服务,需要强大的后端系统。业界普遍认为,人类活动的信息中80%与地理位置有关,各类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浩如烟海并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以往,对这些层出不穷的多维海量位置信息的存储、挖掘、分析利用的难度,严重制约了LBS的发展,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难题将迎刃而解:比如,海量空间兴趣点(POI)信息的存储难题,已有存储云解决方案;提高服务器空间分析和挖掘效率的问题,已开发出弹性解决方案;用户规模变化灵活配置系统,有了动态伸缩的解决方案;随系统数据流量增加共享网络带宽,有了资源虚拟化方案;即使用户根据个性化需求获取位置服务,在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也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按需使用、按量计费)。云计算/大数据非常适合LBS简单易用、以网络为中心、支持大众参与、可敏捷部署以及可靠性高、服务标准化等特点,使LBS企业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服务、聚焦核心竞争力。目前,大数据与LBS结合,给精准营销带来良好机遇。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看新闻、看视频、娱乐或者购物,通过对用户所在位置的周边信息进行多层次分类,如详细汇总餐饮、培训、娱乐、购物等信息,把有效的广告推送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3用LBS+拉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着力点选择

(1) 定位芯片和定位解决方案研制开发

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定位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冷启动后的首次定位、户外定位及室内定位。

① 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研制。卫星定位芯片可分为3类:第1种是独立定位芯片,该类芯片将定位基带芯片与定位射频芯片集成为一个单芯片,只提供定位功能;第2种是组合式(Combo)定位芯片,该类芯片将定位功能整合进其他无线连接芯片中,如蓝牙、WiFi、调频等;第3种是嵌入式集成定位芯片,该类芯片将定位芯片与应用处理芯片或基带通信芯片集成在一起。

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市场竞争出发,我国定位芯片要依托于北斗系统,开发北斗+GPS的双模芯片,目前,北斗+GPS的双模芯片定位精度已达1 m。

② 室内定位解决方案研制开发。目前,室内定位主要依靠多重定位结合的方式对位置进行确定,其主要依托的技术包括WiFi定位、蓝牙智能(Bluetooth Smart)、RFID、NFC、IMES(室内通信系统)及手机惯性制导。室内定位解决方案主要由互联网软件厂商来开发,但仍然需要定位芯片的运算支持。

(2) 智能终端芯片研制

智能终端、智能部件是LBS的基础,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芯片研发公司主导的,在智能手机的主要零部件中,芯片占其成本40%以上。目前,在中国移动集中采购的智能手机中,仍有大量未搭载定位芯片,而山寨手机则更是考虑成本,大部分并未推出能够定位的智能手机。显然,智能手机、平板市场本身对于LBS功能需求的扩大将是很大的机会。

(3) 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研制

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1.67亿部,较上年同比增加了25.9%,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达到了4.5亿部,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0%的份额。可穿戴设备也成为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未来几年,智能手表、健身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将驶入快车道,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261亿部。

在智能汽车领域,智能汽车需要具备:导航信息资料库、GPS定位系统、车辆防碰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等。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测,21世纪中叶前,无人驾驶汽车将占据全球汽车保有量的75%,2025年左右将走进寻常百姓家,2035年销量将达到1180万辆,将占同期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的9%。

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都是LBS基础硬件的蓝海市场。

(4) 地图开发服务

地图是LBS的直接应用,也是成为移动入口的前提。LBS是地图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的跨界融合,从地图服务的维度看,重要的是做好定位、导航、交通信息、地图数据等基本功,而从互联网服务的维度看,则需要云计算、大数据、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和快速迭代的能力。

(5) GIS平台开发服务

LBS服务中的核心是位置与地理信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经纬度位置并不代表任何意义,必须将其置于一个地理信息中,才能代表某个地点、标志、方位等,被人们所理解。因此,除了通过定位操作平台获取终端的位置之外,还必须通过GIS系统将经纬度转换成用户真正关心的地理信息(如地图、路径搜索结果以及其他客户要求的有效信息等)。

(6) 移动互联网建设服务

移动互联网提供用户呼叫与应答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到服务中心的通道,通常可选用GSM、CDMA、GPRS、CDPD、蓝牙、WiFi技术、红外线通信、超短波无线电、卫星通信以及3G、4G等移动通信手段,也可接入Internet网络,传输更大容量的数据或下载地图数据。

(7) 位置服务平台开发服务

位置服务平台负责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与各个SP、CP等内容提供商进行网络连接,完成信息分类、记录、转发以及监控中心同各个SP、CP之间业务信息的传输,提供各种基于LBS应用的地理信息分析服务(包括地图服务、路径搜索、POI查询、公交线路、导航、位置监控、路况信息查询等)。

(8) LBS增值业务开发服务

LBS作为移动增值服务大致分为:公共安全业务、跟踪业务、基于位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导航服务以及基于位置的计费、金融、商务、政务业务等。

其中,基于位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周边信息查询、城市观光、根据位置的内容广播、移动黄页、娱乐游戏等。移动运营商可以与互联网站合作,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当用户随时随地想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时,定位系统与信息数据库结合可引导用户购买;用户还可利用定位系统随时获知朋友的位置、发出问候信息,或是和朋友玩基于位置的游戏等。2012年,中国LBS个人市场规模约36.78亿元,2013达到70.3亿元左右,预计2015年将超过200亿元。

3北京发展LBS+产业大有可为

北京是国内重要的LBS研发高地、产业基地,在LBS产业链各环节都有领军企业傲视群雄。

(1) 在导航/定位芯片研发环节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芯片公司,2010年发布首颗NebulasI“星云UC260”芯片;2013年5月15日,推出兼容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四大导航系统的“蜂鸟UC220”55 nm最小芯片;2015年5月13日,发布全系统多核定位芯片“NebulasII”,该芯片能够涵盖北斗、GPS等4大导航系统的12个频点,还可对抗数十个单音干扰,支持毫米级测量精度,基于此芯片研制的接收机板卡在体积上可以缩小一半。

(2) 在终端制造方面

合众思壮、北斗星通均是北斗产业群中车载/船用和手持导航定位终端研制的代表企业。2014年,合众思壮生产各类终端37.4万余台。

(3) 在GIS平台软件开发方面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技术国际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软件厂商,主要从事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和GIS云服务等业务,市场占有率仅次于GIS国际巨头美国的ESRI,超图在我国GIS平台软件市场份额有望超过40%。

(4) 在地图开发方面

百度、高德、四维图新三大位置服务地图开发/提供商鼎足而立,共同支撑中国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国手机地图/导航客户端市场, 百度地图的市场占有率为40.3%,位列第一,高德地图以29.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其中,百度地图除四维图新的数据之外,还拥有其他数十家不同的数据合作伙伴。

2014年, 四维图新和高德地图分别位列中国车载导航地图市场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中四维图新占比16.1%,高德地图占比8.1%,而深圳凯立德以56.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车载导航地图市场第一。2014年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市场,高德地图以42.5%的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凯立德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25.3%。

(5) 在LBS服务平台建设方面

① 百度:百度地图、百度导航、百度团购等互为助力,形成强势的LBS平台矩阵,依托日均超过35亿次定位请求的大数据基础上,将无序的真实生活信息整合排列,通过对真实需求的智能挖掘,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百度LBS目前已拥有超过500万商户数据,集合了美食、酒店、银行、商场、电影院等各类丰富的生活服务信息,让用户尽享全景化、一站式服务,目前用户已超过2亿。

② 高德:2015年4月16日,高德在北京发布2015年“LBS+”开放平台战略,面向用车软件、O2O、智能硬件、公益环保等多行业推出整合“工具+数据+服务”的一体化LBS解决方案,旨在整合位置大数据(高德观景台)和位置云计算(云图),帮助合作伙伴进行自有数据管理、分析、预测,并基于此进行商业决策。

③ 四维图新:2013年9月12日,四维图新推出LBS服务平台“就近儿”。“就近儿”致力于内容精准投放研究,提供按需推荐的个性化周边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精准化LBS服务。四维图新还与人民数字、博升优势签订了合作协议,整合利用三方的数字地图、媒体资源、线下内容的优势,进行“就近儿”的运营,推动O2O业务的发展,改变移动互联网广告投放模式,将广告信息转化成用户所需的生活信息,创造O2O新的商业模式。

④ 图吧:图吧利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图信息引擎技术,开发出了符合电信级标准的“GEOSPATIAL”综合地图服务平台,可统一支持网络地图(WEBGIS)和2G/3G无线网络地图应用。该平台可通过不同的网络和应用终端向用户提供以本地搜索、周边查询、公交换乘、驾车导航为核心的位置服务,具备在线高速浏览、快速查询、线路精准、导航优化、数据全面等显著特点。

上述这些典型的LBS服务平台代表,为LBS个人应用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LBS个人应用遍地开花、行业应用迅速扩展。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薛士然2015-07-24)

猜你喜欢

芯片定位智能
芯片会议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