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疗法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探究

2016-01-26周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肝炎病毒性

周伟

·综述·

中医疗法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探究

周伟

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深入了解,中医疗法已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治疗病毒性肝炎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大体包括提高生存质量,杀灭病毒,保护肝脏降低酶活、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中国人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病毒性肝炎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进行了阐述。说明有效的中医疗法与药物对于彻底治愈病毒性肝炎有着极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疗法;病毒性肝炎;外治法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特定的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据统计,全世界有20多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我国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的病毒性肝炎的是90多万人,排在肺结核后面,位居第二位,其中的死亡率为0.09%,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中国人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到治愈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历史可以向上追溯到几千前,从那时候开始,随着人们对病毒性肝炎认识不断加深,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中医疗法已经成为了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大约1/3的病毒性肝炎被中医所干预治疗,特别是在调理、保肝、抗纤维化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1]。

1 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1.1 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各家的看法都不一样。以发病率最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来说,就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高月求[2]认为,在慢性乙肝的发病过程中,毒邪是其关键因素,贯穿本病发生与发展全过程。尹常健等[3]总结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后提出“杂气”、“伏邪”、及“内外”相召三点。

1.2 病毒性肝炎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西医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基本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首先是是通过粪口来侵入人体,它附着在肠黏膜或者局部淋巴结上,通过侵入完成增殖过程,当完成自我增殖过程后,转而释放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系统的循环到达肝脏,最后在肝脏内完成一次增殖。增殖时造成了肝脏的损伤,肝脏发生了病理性的改变。HBV的侵入过程更为简单与直接,它不必通过口来进入人体,可以直接进入人体与肝脏,侵入肝脏细胞,在细胞内完成自我增殖后,转而释放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系统的循环扩散在人体各处。在肝细胞表面HBV留有病毒的抗原,此抗原结合于肝细胞,从而导致了肝细胞表面抗原性的改变。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乙型肝炎相同,直接侵入,在细胞内完成自我增殖后,转而释放进入血液,通过血液系统的循环,扩散人体各处。当人体的免疫机制杀灭病毒时,同时也会损害肝细胞。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的存在条件比较严格,它只能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机体内生长,如果乙型肝炎患者感染后病情会加重恶化[4]。

2 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

中国中医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干预治疗可以追溯到上千前,从那时开始,随着人们对病毒性肝炎认识不断加深,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中医疗法已经成为了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重要优势[5]。 李研等[6]经过多年的努力,自配了抗乙肝病毒汤,此汤的药物组成为栀子10 g,白术15 g,党参15 g,黄芪15 g,白花蛇草10 g,女贞子10 g,虎杖15 g,半支莲10 g,苦参10 g。共治疗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临证加减,结果显示在有很好改善症状的疗效。刘秀英等[7]根据多年的中医行医经验自拟了侗药松栀丸,用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用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结果显示,有1/3的丙肝患者转阴,在1个疗程结束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达到了90%,结果显示在有很好改善症状的疗效。

3 中医外治法治疗病毒性肝炎

外治治在中医中属于一项重要的传统疗法,它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外治法能达到中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不容小看,特别是在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能够调节以及改善人体,对防治与免疫病毒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的空位注射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外治疗法,应用较多,药物组合也比较多。张波[8]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来治疗乙肝病患者,患者需要服用1剂/d,2次/d温服;同时在期门、三阴交、足三里、肝俞、阴陵泉中选取2个穴位注射苦参碱注射液400 ng,1次/d,3个月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应用这两项进行治疗,会显著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善肝脏的功能以及提高免疫力。 张向东[9]自制中药制剂,乙肝转阴合剂,口服,服用150ml次/,2次/d,注射丹参注射液2ml,取肾腧、肝腧、足三里等穴位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达到了93.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为30%,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43.3%。以上这个研究结果表明穴位贴敷以穴位注射,都具明显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另外它具有价格优势且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因此可以广泛推广。加之以仪器配合,更会有出色效果。中医外治法较多,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挖掘。

4 讨论

在过去,人们受限于认识,对病毒性肝炎认识比较有局限,所以治疗手段也比较少。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加深,也促使了传统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中医也开启了有关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证候研究。由于医学的不断发现,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大体包括提高生质量,杀灭病毒,保护肝脏降低酶、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在西医中抗病毒药物中成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①应答率低;②随着变异的成在,疗效降低,复发率高,影响低从性。因而中医手段的治疗且尤为重要,所干预患者占到总数20%~25%,且中医治疗在高生质量,杀灭病毒,保护肝脏降低酶、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方面有着极其大的优势[10]。中医的主导是辨证论治,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症状及体征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不一样的措施与治疗。传统中医需要细致观察患者的肝炎相关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临证意义,在未来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发挥中医药在难治性病毒性肝炎中的优势和潜力,国家最近在“十三五”重大专项中设立与肝炎相关的课题,它有助于推动我国收集数据以及建立自已的规范。

[1]戴志澄,齐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39-59.

[2]高月求.中医药调控免疫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势环节.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3):129-130.

[3]尹常健,李勇.对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再认识.中医杂志,1993,34(7):431-433.

[4]杜宏波,李勇,刘铁军,等.24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疗效观察.北京中医药,2011,30(11):810-812.

[5]刘大凤,温贤敏,周晓飞,等.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和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传染病信息,2011,24(5):292-294.

[6]李研,崔丽萍,辛晓丽,等.抗乙肝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284.

[7]刘秀英,王豪,蒙卫红,等.松栀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124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3(5):10-11.

[8]张波.加味小柴胡汤合苦参碱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05.

[9]张向东.乙肝转阴合剂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45例.河南中医,2008,28(7):52-53.

[10]王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干预疗效评价.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93

2016-08-17]

116031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七病房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de 1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近十年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