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2016-01-26方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蜕膜甲氨蝶呤异位

方艳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方艳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

中药;甲氨蝶呤;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宫外孕)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一旦患病,会给女性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危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相关实践调查证明,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深受患者青睐,在临床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现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2.5±3.8)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2.7±3.6)岁。对于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均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B超提示妊娠囊直径<3.5cm,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 IU/L,且自愿参加。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使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0.4mg/(kg·d),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之后,对患者的包块大小、血 β- HCG变化情况,对患者肝、肾功能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仔细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中药方剂[2]组成为:蜈蚣1条、穿山甲15 g、牡蛎15 g、紫草12 g、丹参12 g、赤芍12 g、延胡索12 g、莪术9 g、小蓟9 g、炒地榆9 g。所有药物水煎服,2次/d。各项检测指标记录有关数据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包块缩小、血 β- HCG下降、阴道排出蜕膜管形)的具体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评定[2]可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2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痊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治疗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包块缩小、血 β- HCG 下降例数、阴道排出蜕膜管形的例数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包块缩小16例、血 β-HCG 下降24例、阴道排出蜕膜管形19例;研究组中包块缩小19例、血 β- HCG 下降28例、阴道排出蜕膜管形25例。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总体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3例,满意8例,不满意9例,总体满意度为70.0%;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总体满意度为93.3%。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且发育。一般来说,曾经有过输卵管炎症、盆腔炎症、输卵管畸形、输卵管堵塞后再通、手术史等女性非常容易患异位妊娠。有数据调查分析显示,近年我国女性异位妊娠的发病几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的年龄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3]。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来说,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临床上一般会选择保守的药物治疗方法,避免手术给患者的生殖器官带来进一步损伤。一般来说,保守治疗主要是应用于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B超提示妊娠囊直径<3.5cm,血HCG<2000 IU/L,未破裂及无明显内出血的患者[4]。

甲氨蝶呤属于一种嘧啶类抗代谢的药物,可以对人体内四氢叶酸的合成起到阻止作用,促使滋养叶细胞出现变性以及坏死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对人体内滋养细胞的分裂与增值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破坏绒毛的组织结构,促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现今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异位妊娠的治疗当中。但是,甲氨蝶呤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一般主要有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口腔溃疡以及肠道不适等现象。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的掌握使用的剂量,尽可能降低药物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副作用[5]。

从中医角度分析:异位妊娠主要发病机制为冲任不畅,孕卵异位着床,属于一种少腹血瘀实证,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要遵守消癥杀胚、活血化瘀的原则。在中药汤剂中,蜈蚣、紫草杀胚散结,穿山甲、牡蛎软坚散结,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延胡索、莪术行气活血、消癥止痛,小蓟、炒地榆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后,无明显副作用,效果安全可靠。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方法,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中包块缩小16例、血 β-HCG 下降24例、阴道排出蜕膜管形19例;研究组中包块缩小19例、血 β- HCG 下降28例、阴道排出蜕膜管形25例。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来说,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法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患者各项指标整体改善比例明显更大。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法明显增加了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异位妊娠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妇科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使用。

[1]汪惠卿.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40例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15,10(16):990-993.

[2]赵轩,黄官友.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三种方法比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3(4):882-885.

[3]王冬梅.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观察.中国乡村医药,2015,17(12):114-116.

[4]宋莹.甲氨喋呤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5,36(7):887-889.

[5]陆惠芬,谢琼燕.中西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62例.医药导报,2014,21(2):771-7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85

2016-09-07]

113300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蜕膜甲氨蝶呤异位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与外周血中IL-21、IL-27的影响
蜕膜化缺陷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流产术中所见子宫颈蜕膜性息肉的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