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的护理

2016-01-26刘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黄疸肝炎血浆

刘国萍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的护理

刘国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3/31),低于对照组的32.3%(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中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临床各项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血浆置换;重症黄疸肝炎;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开展了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治疗方法应对重症黄疸肝炎,并在肝病治疗上取得一定成效[1]。但该方法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对其不良反应及护理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行血浆置换治疗的62例重症黄疸肝炎患者,对患者进行156次血浆置换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行血浆置换治疗的62例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男57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6.2±6.3)岁。诊断标准以《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版为准。其中亚急性重症肝炎8例(12.9%),病毒性急性戊型4例(6.5%),慢性重症肝炎50例(80.6%)。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治疗前护理 ①皮肤准备:术前手术区域备皮,脐部至膝部区域。②心理护理:血浆置换普及率尚不高,属于较先进的治疗方法,患者对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缺乏认知[2]。术前应耐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致讲解,使患者积极配合。

1.2.2 治疗中的护理 ①在术中及时对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神志、心率、肢端温度、面色等情况。专人看护心电监护仪做好记录。患者血压下降常发生在开始体外循环的1 h内。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将血泵血流速调整为25~30ml/min,待患者血压回升后再调至正常血流量。患者在治疗1 h后,血流在体外循环会发生寒战,做好患者保暖。术前应用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葡萄糖酸钙,若出现过敏反应,应降低血流速度及时对症处理。多与患者交流减轻其紧张情绪。②治疗中用药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在体外循环,需要应用肝素,但重症黄疸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要谨慎使用,应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值及时追加肝素[3]。临床发现应用肝素时会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肌内注射溴米那普鲁卡因进行处理,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多为低热无需处理。

1.2.3 治疗后的护理 ①预防感染:患者抵抗力低,易合并感染。所以,患者术后置单人房间,并定时消毒、通风,减少人员流动。对于昏迷患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发生,并保持干燥,对应急情况做出及时处理。②饮食干预:正确指导饮食患者消化道功能减退,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低下的症状明显,经手术病情与精神好转,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患者内毒素、胆红素等物质虽暂时下降,实际胃肠和肝功能并未完全恢复。因此,患者不能食用过多动物蛋白,防治诱发肝性脑病使病情加重。嘱患者少食多餐,食用易消化的食物[4]。③拔管后的护理:重肝患者凝血功能低下及治疗时使用抗凝剂,患者拔针后局部加压包扎,常规2 kg沙袋按压1 h。若有血肿出现,进行局部冷敷。应注意术侧肢体温度、血运、动脉搏动。失眠患者适量应用镇静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ALT、TBIL、ALB)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经过护理后,护理组患者ALT为(253±116)U/L,TBIL为(87±46)μmol/L,ALB为(23±8)g/L,优于对照组的(320±140)U/L、(120±66)μmol/L、(29±13)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占9.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0例,占32.3%;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肝是借助于人工干预暂时代替肝功能从而达到协助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方法。血浆置换具有简单有效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生物人工肝的支持疗法[4]。血浆置换是一种利用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含有大量毒害物质的血浆摒弃,同时向患者体内补充正常人的血浆以及其他体液的疗法[5]。

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黄疸肝炎较先进的方法。本院收治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血浆置换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法能缩短病程,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安全有效。就护理而言,术前详细精心准备,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熟练掌握机器的各项功能,并对各种应急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对穿刺部位止血,给予患者周到的基础及心理护理,患者临床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6]。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患者ALT、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3/31),低于对照组的32.3%(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中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临床各项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1]何金秋,陈川英.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2):105-108.

[2]黄强,秦小超,王宇,等.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症肝炎108例临床观察.内科,2008,3(3):384-385.

[3]徐玉琴,李宏文,徐建国,等.应用代血浆部分代替血浆进行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探讨.临床军医杂志,2013,41(5):462-463,465.

[4]郭梦圆.血浆置换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4):1866-1868.

[5]刘宝军.综合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症肝炎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74-75.

[6]王继成,何小峰,何永康,等.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1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59

2016-09-13]

113015 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

猜你喜欢

黄疸肝炎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世界肝炎日》
鲁晓岚:黄疸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