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

2016-01-26李妮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腺肌病激动剂复发率

李妮妮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

李妮妮

目的探究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1±0.3)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3.1±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2%(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3.2%;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出现的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多见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其临床的主要症状为痛经,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1]。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较多,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本院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2.5±4.8)岁;其中16例人工流产史、13例剖宫产史、9例子宫肌瘤切除术史。对照组患者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3.1±4.6)岁;其中17例人工流产史、11例剖宫产史、1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逐层切开腹部,进行盆腔探查,如有盆腔粘连患者,则需进行松解,松解后托起子宫,区分病灶部位及正常组织后,在子宫浆膜层做梭形切口,直至病灶位置,锐性分离病灶,尽量将病灶完全切除,切除后缝合子宫创面,在进行缝合时注意避免出现死腔,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腹腔。术毕,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2]。实验组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术后在患者首次来月经前3 d,通过腹壁进行皮下注射亮丙瑞林(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光工厂,国药准字J20100076,规格:3.75mg) 3.75mg,间隔4周后再次进行注射1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的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0.3)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3.1±0.4)分,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3.2%;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复发,复发率为34.2%;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1<0.0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尚未明确,但目前多数学者均认同的观点是:子宫缺乏黏膜下层,故而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至子宫肌层,导致周围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发生病变[4]。其治疗方法较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子宫切除术,但随着发病人群的年轻化,人们对保留子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是在患者有保留子宫愿望时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这种手术方法需对病灶位置进行明确分辨,然而由于子宫腺肌病的界限不清且具有弥漫性,在进行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极易复发,故而需在术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便抑制、清除残留病灶,减少子宫腺肌病的复发。

本研究结果说明,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与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相比,能够缓解痛经的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1]罗萍,吴丽.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3):328-331.

[2]李金芯,洛若愚,廖仕翀,等.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207-211.

[3]张亚莉.腹腔镜病灶切除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观察.中国医刊,2013,48(10):77-79.

[4]沈芳华.保守性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及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探讨.浙江临床医学,2015,17(4):565-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45

2016-09-02]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腺肌病激动剂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