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职业暴露预防服药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6-01-26宋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警务人员艾滋病医务人员

宋静

HIV职业暴露预防服药影响因素的分析

宋静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响32例HIV职业暴露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HIV职业暴露者,服药者中HIV感染12例,占54.5%;艾滋病(AIDS)6例,占27.3%;8例医生与6例护士均以针刺或割伤暴露者为主;3例保洁员全为割伤暴露或针刺;2例检验人员全为皮肤与黏膜暴露;3例警务人员主要为皮肤与黏膜接触暴露。随访检测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HIV职业暴露者预防服药与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有关,所以对相关人员应加强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暴露后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药物预防;暴露源; 影响因素

AIDS是因人体内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AIDS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逐渐增多[1]。随着AIDS的不断发展,HIV职业暴露的问题逐渐增多。AIDS尚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与治愈方法,因此HIV职业暴露与防护均为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提供预防HIV感染措施的科学依据,暴露后预防服药成为一种必须的措施。本文收集2010年5月~2015年6月报告的32例HIV职业暴露案例,对HIV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的特征与HIV职业暴露预防服药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6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报告的HIV职业暴露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29.0±12.0)岁。其中服药22例,未服药10例。医务人员25例,警务人员3例,其他人员4例。25例医务人员中包括医生12例,护士8例,保洁员3例,检验人员2例。

1.2 方法 HIV职业暴露定义: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感染HIV患者或AIDS患者的体液或血液污染到其皮肤及黏膜,被含HIV血液或体液所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后,均会导致感染HIV。个案的调查:进行调查的人员应按照相关检测技术规范中的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对其进行询问,按照关于HIV暴露的评级标准对HIV职业暴露者进行评定,根据评估的结果和本人意愿确定是否进行预防用药。个案的随访:采集HIV职业暴露者第1天、第1、2、3、6个月的血液,采集血量为3ml,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

1.3 职业暴露处理 HIV职业暴露者根据《规范》评估其采取的局部处理、暴露级别、暴露后的预防与暴露源级别等的危险程度。暴露后的预防用药方案有基础方案与强化方案,其中基础方案采用替诺夫韦+拉米夫定各1片,q.d.,连续服用28 d,强化方案即拉米夫定+替诺夫韦+克力芝连续服用28 d,使用常规的治疗剂量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分析HIV职业暴露的特征与处理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HIV职业暴露后HIV抗体的检测结果,记录HIV职业暴露后的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HIV职业暴露者的特征与处理情况 服药者中HIV感染12例,占54.5%;AIDS 6例,占27.3%;8例医生与6例护士均以针刺或割伤暴露者为主;3例保洁员全为割伤暴露或针刺;2例检验人员全为皮肤与黏膜暴露;3例警务人员主要为皮肤与黏膜接触暴露。32例暴露者中不明来源者14例,占43.8%;暴露方式中以针刺或割伤暴露者为21例,占65.6%;由皮肤及黏膜接触者10例,占31.3%;抓咬伤者1例,占3.1%。25例医务人员均以针刺或割伤暴露,占78.1%,3例警务人员以皮肤及黏膜接触暴露,占9.4%。32例HIV职业暴露者中,3例HIV职业暴露者未采取任何的局部处理措施;15例HIV职业暴露者立即通过流动水进行冲洗、对伤口周围进行挤压、消毒等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14例未采取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

2.2 HIV职业暴露后HIV抗体的检测结果 随访并检测HIV职业暴露者,均随访检测6个月后,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2.3 HIV职业暴露后的用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 服药者中13例(59.1%)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4 h,6例(27.3.%)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4~24 h,3例(13.6%)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24 h后。1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72.7%;8例发生乏力、头晕、失眠及嗜睡等精神症状,1例出现贫血。

3 讨论

随着HIV疫情的不断扩散与发展,因职业原因与AIDS患者进行接触及HIV感染者出现HIV职业暴露者呈现逐渐增多的现象[2]。HIV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医护人员、警务人员。中国相关部门制定的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了HIV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服药措施是一种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研究分析显示,HIV职业暴露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暴露源,且暴露源和预防服药呈正相关,即暴露源越多,预防服药率即越高;其中大多数男性均为暴露后再接受服药。暴露源是级别越严重,预防服药率就越高,还与暴露者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3]。AIDS患者的暴露源最危险,其次为HIV感染者,最后的原因不明。据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HIV职业暴露者的HIV相关知识的培训率较低,导致部分医护人员、警务人员等职业人员防护能力较低,一旦发生暴露后采取了不正确的紧急处理方式甚至不知如何应急处理。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服药者中HIV感染12例,占54.5%;AIDS 6例,占27.3%;8例医生与6例护士均以针刺或割伤暴露者为主;3例保洁员全为割伤暴露或针刺;2例检验人员全为皮肤与黏膜暴露;3例警务人员主要为皮肤与黏膜接触暴露。32例暴露者中不明来源者14例,占43.8%;暴露方式中以针刺或割伤暴露者为21例,占65.6%;由皮肤及黏膜接触者10例,占31.3%;抓咬伤者1例,占3.1%。25例医务人员均以针刺或割伤暴露,占78.1%,3例警务人员以皮肤及黏膜接触暴露,占9.4%。32例HIV职业暴露者中,3例HIV职业暴露者未采取任何的局部处理措施;15例HIV职业暴露者立即通过流动水进行冲洗、对伤口周围进行挤压、消毒等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14例未采取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随访并检测HIV职业暴露者,均随访检测6个月后,HIV的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服药者中13例(59.1%)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4 h,6例(27.3.%)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4~24 h,3例(13.6%)的用药时间在暴露后的24 h后。1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72.7%;8例发生乏力、头晕、失眠及嗜睡等精神症状,1例出现贫血。HIV职业暴露者出现职业暴露后,需对相关的处理措施进行尽快的完善,不仅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还需对暴露源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对标本的HIV抗体进行检测,即已实施预防服药后还需采集HIV职业暴露者暴露源的血液标本检测HIV抗体,并对暴露源的感染状况进行明确,降低不明暴露源的比例[4-6]。实施预防服药后,检测结果为阴性时需停止继续服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7]。

综上所述,HIV职业暴露者预防服药与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有关,所以对相关人员应加强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暴露后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1]姜雪,刘中夫,赵燕,等.北京市两家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12):910-913.

[2]苏兴芳,方清艳,霍俊丽,等.云南省2010年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分析.皮肤病与性病,2012,34(3):170-171.

[3]杜曼,姚刚,阮峰.2003-2012年珠海市HIV职业暴露者预防性服药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4):275-277.

[4]邱兴庆,孟丽丽.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39-1440.

[5]张发胜,丛斌,王丽荣,等.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336-4337.

[6]王丽,胡蓉,毛碧容,等.15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96-2097.

[7]何昌宇,邢运生,王森鑫,等.艾滋病病毒8例职业暴露原因及结果分析.职业与健康,2008,24(7):652-6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39

2016-09-12]

476200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警务人员艾滋病医务人员
《 世界艾滋病日》
茶文化对警务人员心理健康的调节与维护
现代警务技能训练中传统武术擒拿技法的应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警务人员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制问题探究
警务人员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制问题探究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