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6马红丹张晓飞王春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阿片纳洛酮呼吸衰竭

马红丹 张晓飞 王春艳

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马红丹 张晓飞 王春艳

目的研究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纳洛酮;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呼吸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肺部通气以及换气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导致肺部不能有效的进行气体交换,致使人体出现缺氧症状并伴随着二氧化碳的潴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以及代谢紊乱的综合症状[1]。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意识障碍以及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脑血管意外、呼吸肌麻痹以及肺梗死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本文对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接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内科学》中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确诊患有此病[3]。本次研究均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7.23±7.93)岁;脑血管疾病19例,重症肺炎14例,中毒1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6.82±7.40)岁;脑血管疾病21例,重症肺炎15例,中毒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时均进行吸氧,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对患者体内的环境进行改善。并且依据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不同因素进行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尼可刹米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2771;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第六制药厂;规格:1.5ml∶0.375 g×10支)3支,盐酸洛贝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116;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ml∶3mg×10支)3支,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

1.2.2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83193;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规格:1ml∶0.4mg)0.01~0.04mg/kg,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滴注,2~4 h后重复治疗直到呼吸衰竭被纠正。若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mg纳洛酮,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1ml/min,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4]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躁动、昏迷等其情况在治疗24 h内消失,患者转变为意识清醒,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好转,患者的体征显著改善;有效:患者躁动、昏迷等其情况在治疗48 h内消失,患者意识较为清醒,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的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无好转现象,或者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9例(64.44%),有效13例(28.89%),无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7例(37.78%),有效18例(40.00%),无效10例(22.22%),总有效率为77.78%(35/4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aO2水平分别为(52.29±8.93)、(52.84±9.22)mm Hg(1mm Hg=0.133 kPa),PaCO2水平分别为(58.90±17.38)、(59.03± 17.61)mm Hg,SaO2水 平 分 别 为(68.87±4.32)%、(68.27± 4.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aO2水平分别为(78.83±9.37)、(63.28± 9.24)mm Hg,PaCO2水平分别为(42.44±14.96)、(52.31±14.13)mm Hg,SaO2水平分别为(95.39±4.23)%、(83.17±4.24)%,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以及胸廓病变等都可以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导致患者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或者伴随着二氧化碳降低,换气功能出现障碍[5]。有研究表明[6],对患者的通气情况进行改善,增加肺部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本文对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纳洛酮是目前在临床使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体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由阿片药物复合麻醉药物后导致的呼吸抑制,促使患者苏醒,并且能够解救急性的乙醇中毒。纳洛酮还可以通过胆碱的作用使生理性觉醒系统被觉醒,促使患者清醒。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是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却比吗啡大,可以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的结合,是阿片受体类药物的解毒剂,并且可以增加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者的呼吸频率,并能够对抗镇静,导致血压上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使用纳洛酮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并且对于改善血气水平,使用纳洛酮的患者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1]唐维骏,黄晓玲.院前急救中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112-114.

[2]杨志文,伍保凤.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91-1892.

[3]詹建华,刘政.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103-2105.

[4]吴河海,张再鸿.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医学综述,2013,19(23):4376-4378.

[5]朱艳霞,杨贤义,肖敏,等.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 2053-2054.

[6]岳菊侠,高阿宁.纳洛酮与氨茶碱配伍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102例疗效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13(9):1149-115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87

2016-09-13]

476600 永城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阿片纳洛酮呼吸衰竭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阿片王国之侧景
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