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6焦亮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巩膜血管性眼压

焦亮亮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焦亮亮

目的评价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5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青光眼阀组(22例)和冷冻组(30例)。青光眼阀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激光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冷冻组患者采用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实施后两组患者眼压、视力、炎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青光眼阀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分别为(8.0±1.5)、(12.3±4.7)、(17.3±8.7)mm Hg(1mm Hg=0.133 kPa);冷冻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分别为(27.0±11.5)、(16.3±7.5)、(18.3±7.5)mm Hg;两组仅术后1周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组视力水平提高11例(50.0%)、无变化5例(22.7%)、下降6例(27.3),冷冻组视力水平:提高3例(10.0%)、无变化12例(40.0%)、下降15例(50.0%),青光眼阀组视力水平提高情况明显优于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组全部回退7例(31.8%),部分回退13例(59.1%),无回退2例(9.1%);冷冻组全部回退14例(46.7%)、部分回退12例(40.0%)、无回退4例(13.3%),对比两组术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激光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以及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术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均有明显效果,其中前者更适宜应用于术前视功能良好,且具有良好经济能力的患者;后者是一种更为简单、经济的手术方法,适合经济水平困难的患者。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阀;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多继发于多种眼病,具有较高的失明率。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1]。临床单纯采用药物方法治疗已经不能控制眼痛、高眼压水平,采用单治疗方法的效果也不确切。本文重点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从医院确诊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患者,从中抽选52例(52眼)进行研究,随机分为青光眼阀组(22例)和冷冻组(30例)。青光眼阀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9.2±14.2)岁,术前眼压为(41.3±13.3)mm Hg(1mm Hg= 0.133 kPa);冷冻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7.2±14.0)岁,术前眼压(42.6±11.3)mm Hg。两组性别、年龄、眼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青光眼阀组入院后患者术前常规实施抗炎以及降眼压治疗,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采用5-0尼龙线缝线固定引流盘在上外直肌间巩膜表层,于引流管对应的巩膜处采用月形隧道刀做出一个3mm×3mm的巩膜隧道,在隧道下7号针头从角巩膜处穿刺刀前房,固定引流管刀前房内,长度约为2mm。隧道口采用10-0缝线对引流管实施固定,共缝合4针,缝合球结膜与筋膜。部分患者可在1~2个月后实施青光眼阀植入术,其方法与上述相同。

1.2.2 冷冻组入院后患者术前做常规降压、抗炎治疗。沿着角巩膜缘,剪开球结膜,并对四条直肌进行分离,采用多功能冷凝器冷冻巩膜,温度为-70~-60℃,10 s/点,冷凝头直径为2mm,在角巩膜缘后12mm依次向赤道处实施冷凝,共4排,在每点前后应保持1mm的间隔,向后分别冷冻4、3、2、1点。之后与角膜缘后1.5mm冷冻睫状体180°6个点,温度为-70~-60℃,60 s/点,从冷冻点变白,开始统计,术后采用8-0线做结膜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水平、视力变化以及新生血管回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 随访6个月,青光眼阀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分别为(8.0±1.5)、(12.3±4.7)、(17.3±8.7)mm Hg;冷冻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眼压水平分别为(27.0±11.5)、(16.3±7.5)、(18.3±7.5)mm Hg;两组仅术后1周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比较 青光眼阀组视力水平:提高11例(50.0%)、无变化5例(22.7%)、下降6例(27.3),冷冻组视力水平:提高3例(10.0%)、无变化12例(40.0%)、下降15例(50.0%),青光眼阀组视力水平提高情况明显优于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6个月两组新生血管回退情况 青光眼阀组全部回退7例(31.8%),部分回退13例(59.1%),无回退2例(9.1%);冷冻组全部回退14例(46.7%)、部分回退12例(40.0%)、无回退4例(13.3%),对比两组术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眼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居于首位,是因各种眼底血管性疾病而引发的,新生血管以及眼压升高期,最首要的治疗是控制眼压水平,因眼压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2],会给患者自身造成严重的痛苦,当前临床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综合多种因素,并依据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的发病状况发现,针对一部分有视功能且经济状况良好患者,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激光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其中全视网膜光凝术具有促初期新生血管回退的效果。青光眼阀降眼压原理是在前房以及结膜筋膜下做出一个永久性房水引流通道,于赤道部后巩膜外做出一个房水蓄积池。Ahmed青光眼阀是通过设计一个硅胶弹性套阀,只有眼压水平>8mm Hg才能打开阀门,控制房水引流,术后较少出现低眼压[3]。青光眼阀植入术前做全视网膜光凝可有效抑制虹膜、房角的新生血管形成,促使原新生血管闭锁,手术成功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6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组视力水平提高占50.0%明显优于冷冻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组全部回退7例(31.8%),部分回退13例(59.1%),无回退2例(9.1%);冷冻组全部回退14例(46.7%)、部分回退12例(40.0%)、无回退4例(13.3%),对比两组术后新生血管回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激光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以及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术用作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效果,但手术方式选择时应考虑患者自身的具体状况。

[1]吴小琴.雷珠单抗注射联合Ex-PRESS引流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国际眼科杂志,2016,16(2):300-302.

[2]楚启萌.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63-65.

[3]张娣.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科新进展,2015,35(12):1170-1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47

2016-09-02]

467000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巩膜血管性眼压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