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化时代的科研管理

2016-01-25王强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化机构科技

专业化时代的科研管理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能够刺激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作不断地被分割成更为细小的任务,由更加专业的劳动者来完成。现今,随着知识型劳动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进人了一个高度专业化时代:以前由一个人或机构完成的工作被划分为更为专业的片段并由不同的人和机构协作完成,从而获得质量、速度和成本的精进。

专业化的过程促使了专业机构的诞生,从而使一个职业群体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技能提升之后,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而这一专业化的过程体现在管理中,则往往意味着一系列组织化的变革与突破。

我国科研管理包括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监管、科研成果评价等环节,过去几十年,科研管理工作由相关行政部门主导,不仅要制定科技政策、规划,还要操作立项、实施管理、成果鉴定等事务性工作,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成效进行评估检查。既当教练又当裁判必然引发很多问题。基于此,从国家到地方都意识到要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引入“第三方”,从而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文件,让在科研管理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有了政策依据。

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评价还不成熟,政府部门应坚定推进改革,培育专业机构成长。与此同时,专业机构自身的规范、积累也十分重要。在科技计划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专业机构应该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并完善行业规范,确保公平竞争,择优支持,树立专业机构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提升专业机构的公信力。

其次,要配合行政部门做好配套条件建设,共同搭建共享的国家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和科技信用评价系统,佐以专家数据库,满足专业机构依法行使职权的需求。

当前,我国已有7家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被确定为首批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试点,经改建后,将负责各重点专项中具体项目从受理评审到验收的全流程管理。政府决定“干什么”,专业机构决定“谁来干”。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计划项目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往后退一步”,把科研立项、资金拨付等具体管理事务交由独立业机构完成;另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计划项目中应该“往高站一层”,集中精力用于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专业化机构科技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