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仆伫立
——“竖”字的故事

2016-01-24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奴仆景公褚遂良

图∕李静潭

竖的本字“豎”是个形声字。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臤部》:“豎,豎立也。从臤豆声。”形旁“臤(音千)”本义与奴仆有关。古人将“(目)”竖向书写为“(臣)”,形象地描绘战俘和奴仆俯首称臣的姿态。甲骨文“”像是手指贴近或刺入眼珠,表示对奴仆的控制。声旁“豆”本义是指一种食器,“”上部像有盖子的浅盘,下部直立的脚柄连接底座。样子类似我们现在喝葡萄酒的“高脚杯”。因为“豆”形直立,所以从“豆”得声的字多有“直立”之意,后来由“直立”引申出“纵向”的意思与“横向”相对,又被用来指称由上一直向下书写的“丨”笔。在楷书基本笔画中“竖”也称为“弩”,“弩”是形容“竖(画)”笔势如引弩发箭,要劲挺有力,用笔宜沉着下行谨戒轻浮。书写时更应注意直中见曲,太直则僵滞乏力,毫无意趣。

“竖”字的形旁“臤”本义与奴仆相关,故而在古书里“竖”也多用作“童仆”之意。成语“二竖为虐(也称竖子居肓)”记述了《左传》里的一则故事:

春秋时的晋景公梦见一个长发拖地的厉鬼,捶胸跳跃并威胁说:“你杀了我的子孙,这是不义。我请求为子孙复仇,已经得到上天的允许!”晋景公惊醒立即召见巫师。巫师也预料到晋景公会得重病,怕是吃不到新收的麦子了!晋景公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二竖子),一个说:“这个名医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呢?”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看他拿我们怎么办?”医缓看见晋景公说:“病已入膏肓,针灸不能用,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不能医治了。”晋景公说:“真是好医生啊。”于是馈赠丰厚的礼物送医生回去。六月初,晋景公想吃新麦子,让管理食物的人献麦,厨师烹煮。景公召见巫师,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巫师。景公将要进食,突然肚子发胀,上厕所,不慎跌进厕所里死去。重病缠身的晋景公依然在行“不义”之事,最终也没能逃脱上天的惩罚,罪有应得。古人记录这则故事是想告诫后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大篆(战国)

小篆(汉印)

隶书(马王堆锦书)

草书(毛泽东)

行书(褚遂良)

楷书(褚遂良)

猜你喜欢

奴仆景公褚遂良
心动杀人
千虑一得
空杯子
西夏使军、奴仆、官人、私人问题再探
晏子施妙法救了齐景公
忠直不迂
——晏婴(二)
历史
不要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