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丘市提高小麦生产潜力关键技术探讨

2016-01-24王秀丽孙毅廷史利霞柘城县农业局河南柘城47600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种业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商丘市种业麦田

王秀丽,孙毅廷,史利霞*(.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00;.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商丘市提高小麦生产潜力关键技术探讨

王秀丽1,孙毅廷1,史利霞2*
(1.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2.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对商丘市小麦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从耕地质量、施肥策略、病虫害防治、灌溉工程等方面提出提高小麦生产潜力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小麦;生产潜力;栽培技术

商丘市(含永城市)地处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和地下水比较丰沛,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典型产粮区。

商丘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0万hm2左右,总产量70亿kg上下,占河南省小麦面积和总产的11%左右。目前小麦产量6971.5kg/hm2左右,次于焦作、周口,与许昌、漯河、新乡等市相近,单产位于全省第三位。商丘市已经由历史上人们印象中的风沙、盐碱低产区上升为河南省高产地区之一,为全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促进本地区小麦持续稳步发展,现就商丘市小麦生产的现状、生产潜力、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相关技术加以探讨,以期对商丘市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1 商丘市小麦生产潜力分析

1.1 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

据吴雨才、许海霞研究,商丘市的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为1.42万~1.46万kg/hm2,平均1.44万kg/hm2,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

1.2 小麦的土地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经地形和土壤数值修正后,并经一系列计算,得出不同等级的土地生产潜力值(小麦-玉米两季)。土地生产潜力值代表等级土地在不受投入和管理水平限制下的最大理论值。按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两季产量总和的40%来计算,得出各等级土地的小麦生产潜力理论值:一级耕地小麦生产潜力>1.20万kg/hm2,其面积约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40.8%;二级土地小麦生产潜力0.96万~1.20万kg/hm2,其面积约占7.87%;三级土地小麦生产潜力0.72万~0.96万kg/hm2,其面积约占25.97%。由此可以认为,约有75%麦田生产潜力可达到0.90万kg/hm2以上;四级和五级低产田约占25%。

1.3 当前高产典型

近几年,商丘市在高产创建以及新品种高产示范田开发中,在睢阳区、柘城县、虞城县、睢县、永城市等地都出现一定面积小麦单产突破0.97万kg/hm2的高产田块,最高产量达到1.12万kg/hm2以上。这些高产田块多分布在一、二、三级土地上,土壤主要是两合土、淤土(黏土)和一部分砂壤土,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4%左右,目前这些地区小麦产量在0.75万kg/hm2左右。只要进一步提高土地肥力,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根据土地生产潜力,在优良品种和良好栽培技术配合下,小麦进一步提高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2 不同产量水平应强化的关键技术

2.1 中高产区麦田应强化的技术措施

2.1.1 进一步提高耕耙整地质量改变仅旋耕一遍,在耕层土体过虚状态下进行播种的习惯。目前,仍有不少地方麦田整地质量太差,由于旋耕后不镇压,土体过虚,造成播种过深,出苗困难,缺苗断垄严重,冬季冻害严重,冬前不能形成壮苗。据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对53块地的调查,因缺苗断垄导致的小麦减产平均可达13%以上。试验证明,只要提高整地质量,在旋耕后用钉齿耙细耙2~3遍,或旋耕后镇压,即可出苗均匀,减少缺苗断垄,在不增加肥水条件下,可增产小麦10%以上。目前,商丘市中高产区麦田的产量一般在0.75万kg/hm2左右,增产10%即可达到0.82万kg/hm2。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将解决旋耕与镇压相结合的农机组合,作为攻关项目提到议事日程。

为促进小麦持续增产,必须培育高肥力耕作层,不能长期单一采用旋耕,建议每隔两年将麦田深耕或深松一次,深度30cm左右。各地试验证明,有计划将深耕与旋耕周期轮换,可长久保持耕层良好的物理结构,维持较高土壤肥力,在不增加肥水情况下,小麦可增产10%~15%。

2.1.2 积极推行“氮肥后移”,实施拔节孕穗期追肥浇水 商丘市中高产区小麦产量多在0.75万kg/hm2以上,但不少农户仍然延用大肥大水大播量、“一炮轰”全底肥或者返青期浇水追肥的旧栽培习惯。结果导致小蘖滋生,中后期田间郁蔽,成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造成投资不少、产量不高现象。国内外大量试验证明,产量0.67万~0.75万kg/hm2以上的中高产麦田,小麦拔节-孕穗期追氮肥浇水的增产效果优于返青起身期追肥,更优于“一炮轰”全底肥。追肥最佳时期应在拔节后7d左右,商丘市小麦拔节期一般在3月15日之后,最佳追肥浇水期应在3月20-26日,追尿素150~225kg/hm2,追肥后浇水。此期追肥,可保证大分蘖成穗,一般可增加穗粒数2~3粒,比早期追肥浇水增产10%~16%。

此期浇水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防止或减轻春季冻害。据多年气象资料显示,商丘是河南省小麦晚春冻害最严重的地区,冻害发生概率达到50%左右,而减轻春季冻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冻前及时浇水,据柘城县农业局试验,2013年为晚春冻害特别严重的一年,在4月初浇水的小麦受冻害株率仅1.2%,未浇水受冻株率20.7%。浇水的麦田成穗数增加129万/hm2,增产率达到92.8%。凡及时浇拔节水地块,冻害都大为减轻。

根据全市多年生产实践和各地多年试验结果,拔节-孕穗期追肥浇水确实是节本增效的一项有效措施,建议商丘市在全市中高产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快改变旧习惯,仅通过改变追肥浇水时期就可实现高产高效,减轻环境污染。

2.1.3 重时效,精用药,切实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

商丘是小麦病虫害高发区。目前农民对某些病虫害认识不清,不能抓准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农药不对路,或者用药过量,不仅防治效果不好,增加成本,而且污染环境。多年生产经验证明,防治小麦病虫害应抓好三个关键时期:播种期包衣或药剂拌种;早春防治纹枯病、蚜虫、红蜘蛛;抽穗扬花期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

目前农民对播种防治地下害虫比较重视,而对早春(2月底-3月15日)防治纹枯病不重视,或由于不认识纹枯病而忽视或者用药过晚,药效不好;尤其对生育后期的赤霉病发病规律缺乏认识,往往因不能掌握好用药时期而防治效果不好。希望有关部门对小麦抽穗扬花期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宣传普及,使农民掌握好用药时期,提高防效。

2.2 中低产区麦田应强化的技术措施

按照吴雨才、许海霞的研究,商丘市中低产田多为Ⅳ等Ⅴ等土地。这部分耕地多以沙土、砂壤土为主,也有小面积砂姜黑土和轻度盐化潮土。这些中低产田,土壤质地偏沙或过粘,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易干旱,目前小麦单产多在0.60万kg/hm2以下。对这部分麦田要在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基础上,以提高土壤肥力为核心,因土制宜,着重抓好两项技术措施。

2.2.1 切实搞好田间灌溉工程,完善设施配套,真正做到遇干旱能及时浇水 由于沙土地保水性能差,不耐干旱,要实现小麦高产,必须有良好的浇水条件,做到底墒充足,按时浇好起身-拔节水,及时浇好灌浆水。在质地粘重的砂姜黑土区,要修建喷灌设施,干旱年份实行播种后浇“蒙头水”,保证苗全苗匀。

2.2.2 进一步完善配方施肥,沙土地要增施钾肥和微肥 由于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沙土和砂壤土上,近几年测土化验表明,这些耕地有效钾含量仍然偏低,试验证明,钾肥对小麦仍有较好增产效果,而目前麦田所用复合肥大多含氮较高、含钾较低,因此,沙土、砂壤土麦田应当重视钾肥,一般要增施钾肥(氯化钾)300kg/hm2左右。

据河南省农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调查,95%沙土耕地缺钼、缺锰,大部分缺硼,约有77%耕地缺硫。因而,中低产田还要补施微肥和硫肥。砂姜黑土仍要注意补充磷肥。

由于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要改变“一炮轰”施肥方法,要在施复合肥750kg/hm2基础上,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再追尿素225kg/hm2,灌浆期再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混合液,保证小麦全生育期不脱肥。

[1] 刘兢文,王海华,程明凯,等.小麦新品种温麦28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5(12):22-24.

[2] 吴雨才,许海霞. 商丘市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3(11):35-37.

[3] 陈宁,高静,王少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J].种业导刊,2016(1):32-34.

[4] 李振山,王龙.不同水分条件下施氮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种业导刊,2016(3):26-28.

[5] 袁延乐,李祥惠.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种业导刊,2014(12):16-17.

[6] 赵风合.小麦新品种郑育麦04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5(12):27-28.

S512

B

1003-4749(2016)06-0019-03

2016-04-11

王秀丽(1970-),女,河南柘城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工作。

*通讯作者:史利霞(1969-),女,河南郑州人,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商丘市种业麦田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商丘市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成效显著
商丘市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综述
种业名企展示
不关我的事
趁墒追肥保丰收
别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