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2016-01-24韩艳霞王宙政胡蓓莉陈丽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叶脾脏中性

黄 菊 韩艳霞 王宙政 胡蓓莉 陈丽花

·临床报道·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黄 菊 韩艳霞 王宙政 胡蓓莉 陈丽花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报道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CNL)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慢性血液系统疾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水平持续升高,脾脏肿大,血清VitB12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升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BCR-ABL融合基因阴性,Ph染色体阴性。至今为止,文献报道过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超过150余例,其诊断及治疗均十分困难,根据临床症状,需排除类白血病反应、炎症感染及其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后方可诊断[1]。其发病率低,诊断困难,在此将我科收治的1例CNL患者作一简要报道。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8岁,因“心慌乏力伴胸闷咳嗽半个月,发热1周”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2型糖尿病”病史,自诉平时病情控制平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白细胞计数(WBC)65.95×109/L,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48.91×109/L,血红蛋白(Hb)47g/L,血小板(PLT)458×109/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22.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43.1ρ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53g/L”。头颅及胸部、全腹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炎伴右下肺局限性肺气肿,两肺纤维灶,血吸虫性肝硬化,巨脾。生化示:血糖7.4mmol/L,谷丙转氨酶75U/L,白蛋白35.2g/L,血尿酸526.6μmol/L,乳酸脱氢酶589IU/L,叶酸2.0ng/ mL,维生素B12>2000ρg/mL,铁蛋白563.6ng/mL,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487mIU/m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90%,积分300分。肝炎系列、肿瘤系列、甲功全套、溶血全套、ANA、ENA、ANCA均阴性。入院后予以抗炎、输血治疗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68.97×109/L,N 51.74×109/L,Hb 62g/L,PLT 443×109/ L。进一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为2.7:1,粒系增生活跃,局部位置原始细胞可见,红系增生活跃,巨核系统增生活跃,其中原始粒细胞占2%,早幼粒细胞1%,中性中幼粒细胞32%,中性晚幼粒细胞9%,中性杆状粒6%,中性分叶粒占15%,酸性中幼粒2%,巨核细胞总数606个,其中颗粒巨核细胞110个,产板巨核细胞490个。JAK-2 V617基因位点突变阴性,PML-RARa长型、短型均阴性,AML-ETO基因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染色体示正常男性核型。骨髓活检病理报告示:骨髓增生性肿瘤,其中B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骨髓造血成分占90%,脂肪占10%,粒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未见明显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红系增生大致正常,以中晚幼阶段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以分叶核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等,未见病态造血;巨核细胞数量增多,以分叶核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等,核分叶多少不等,淋巴细胞易见,灶状分布,少量浆细胞散在分布,局灶纤维组织增生(约5%);组织化学染色:网织纤维(+),局灶(++),铁染色(-),Masson染色局灶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阳性指数约2%,MPO、CD235a部分细胞阳性,CD61巨核细胞阳性,CD20部分淋巴细胞阳性,CD3少量散在细胞阳性。流式细胞免疫表型示:以CD45/SSC设门,检测20种单抗,检测到原始细胞比例偏高,占有核细胞2%,R5群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占有核细胞的71.3%,在SSC-H位置上稍低,提示其中的很少部分为幼粒细胞。外周血涂片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76%(幼稚粒细胞增多,可见空泡),淋巴细胞占18%,单核细胞占4%,幼稚粒细胞2%,偶见原始细胞,未见泪滴样红细胞。结合多部门的检测报告及患者病情,排除类白血病反应、炎症感染、肿瘤等疾病。最终诊断: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遂予以羟基脲片口服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逐渐下降,治疗2周后复查腹部CT提示脾脏较前有明显缩小,提示治疗有效,目前随访中患者病情平稳。

2 讨论

根据2008年WHO血液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分类系统[2],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一类,起病缓慢,老年人多发,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及类白血病反应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在既往的实验中没有发现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其诊断属于排除性诊断。与CML鉴别点在于:CNL主要表现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加,无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示中性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所占比例不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均明显升高,无特征性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表达。而类白血病反应多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中毒、大量失血、溶血等基础疾病,一般无脾脏肿大及维生素B12水平升高,外周血片多以中性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居多,可见中毒性颗粒,骨髓增生明显,碱性磷酸酶稍有增高,原发病去除后病情可得到控制。

CNL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增多、脾脏肿大、骨髓粒细胞增生。诊断标准:白细胞增多>25×109/L,其中>80%均为中性粒细胞,原始或幼稚细胞<10%(骨髓)或<1%(外周血),无不典型增生或病态造血及单核细胞增多,BCR-ABL融合基因、PDGFRA、PDGFRB、FGRF1基因均阴性,根据最近修订的WHO分型标准CSF3R突变应作为其诊断标准之一,而不是一个排除性诊断,CSF3R有望成为CNL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3]。CSF3R、SETBP1、CALR等基因的突变检测应作为CNL的诊断常用检测标志物[4-5]。本例患者因为我院未开展CSF3R的检测项目,未检测上述相关基因,但按照2008年WHO诊断标准符合CNL诊断。如能进一步行CSF3R等基因突变检测将使内容更完整,依据更充分。

CNL是一个发病率极低的恶性血液病,未检索到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另因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患者恐难以耐受强烈化疗,因此多常规采用口服化疗药物或小剂量静脉化疗。随着认识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步,相信随着CSF3R等突变基因的检出,能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力依据[5]。本例患者选用羟基脲片口服化疗,用药2周后白细胞下降、脾脏缩小,提示治疗有效,但远期预后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1]肖志坚.骨髓增殖性肿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开启分子诊断新时代[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5):385-386.

[2]Tefferi A,Thiele J,Vardiman JW.The 200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order out of chaos[J].Cacer,2009,115(17):3842-3847.

[3]Elliott MA,Tefferi A.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 2014:Update on diagnosis,molecular genetics,and management [J].Am J Hematol,2014,89(6):651-658.

[4]Cui Y,Li B,Gale RP,et al.CSF3R,SETBP1 and CALR mutations in 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J].J Hematol Oncol,2014,15(7):77.

[5]Otgonbat A,Zhao M.Current strateg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J].Chin Med J(Engl),2014,127(24):4258-4262.

(收稿:2015-07-26 修回:2015-08-28)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血液科(嘉兴 314000)

黄菊,Tel:13967342418;E-mail:huangjumail@126.com

猜你喜欢

分叶脾脏中性
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不规则创面△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肢体复杂创面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
单微导管分区成蓝技术栓塞颅内分叶状破裂动脉瘤体会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螺旋CT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