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痔疮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1-23赵迎风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肛缘痔上吻合器

赵迎风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手术治疗。使用外剥内扎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此病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出血、疼痛、肛缘水肿及瘙痒等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会对其伤口的愈合产生影响。近年来,临床上多用PPH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该手术可有效地促进此病患者病情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1]。为了进一步探讨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2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PPH组(25例)和传统组(25例)。在PPH组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他们的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1±5.36)岁。其中,单纯出现肛缘水肿症状的患者有21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剧烈疼痛症状的患者有10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肛门坠胀症状的患者有19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肛门瘙痒症状的患者有20例。在传统组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4例。他们的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8±5.12)岁。其中,单纯出现肛缘水肿症状的患者有20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剧烈疼痛症状的患者有10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肛门坠胀症状的患者有18例,出现肛缘水肿合并肛门瘙痒症状的患者有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为PPH组患者使用PPH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指导其取俯卧位,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并对其进行扩肛处理。使用无创伤钳夹住患者肛缘的皮肤,使其痔核及直肠下端的粘膜轻度外翻,然后,将肛管扩张器插入患者的肛内,撤出无创伤钳及扩张器的内芯,经肛管扩张器置入肛镜缝扎器,将其送至患者直肠与肛管交界线上方约4cm处的无痛区,用环形吻合器切除其部分内痔、痔上黏膜及黏膜的下层组织,切除的长度为3~4cm,同时对此处进行吻合处理,以阻断其痔核血管的血液流通。为传统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外剥内扎切除术进行治疗[2],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指导其取俯卧位,用组织钳夹住其痔块部位的皮肤,并向外牵拉,使其内痔显露出来。用小剪刀在痔块基底部的两侧皮肤处做一个V形切口,临床医生用包有纱布的手指对患者外痔的静脉丛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显露其痔块的蒂部及内括约肌的下缘。用弯血管钳夹住痔块的蒂部,对此处进行结扎处理后,将痔块剪除。对患者的切口不进行缝合,在其创面上覆盖凡士林纱布。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排便困难、肛缘肿胀及湿疹)的发生率,并观察其术毕至疼痛、便血症状消失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手术结束后,PPH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毕至疼痛及便血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手术结束后,PPH组患者术毕至疼痛及便血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均早于传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疼痛及便血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疼痛及便血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术毕至疼痛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天)6.63±1.26<0.05术毕至便血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天)PPH组 25 4.68±3.12 4.13±1.45传统组P值 25 7.39±5.45<0.05

3 讨论

为痔疮患者使用传统的外剥内扎切除术进行治疗,其在术后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原因在于,肛门周围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其对手术造成的创伤较敏感。术后,患者的肛门稍微用力即可使其肛门周围的动静脉血管开放,从而使其肛门出现局部充血及水肿的症状,进而使其肛周的血运和代谢出现障碍[3-4]。用PPH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彻底、有效地清除其痔疮的发病根源,且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小,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PPH对痔疮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彦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双乌止痛散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11):2080-2080.

[2] 周思军.两种术式治疗痔疮效果比较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4,14(3):242-244.

[3] 房修椢.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患者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3):258-259.

[4] 傅厚丰,胡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68-69.

[5] 许建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3985-3986.

猜你喜欢

肛缘痔上吻合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