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小人物”的大家风

2016-01-22

全国新书目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感言寄语小人物

《家风的传承——我们家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与《京华时报》以及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合作,由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与北平相关的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的线索和信息,《京华时报》主要承担具体的组稿工作,包括采访、拍摄和撰写等。由记者深入到北平地区亲历抗战的家族进行采访调查,通过历史的见证者及其后人的讲述,再现北平地区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目标在于总结北平抗战精神及其传承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作为精神图腾的时代要求。

本书稿由40篇单独的文章组成,每一篇有基本一致的内容板块,分别为:老兵档案;亲历者讲述抗战历史和经历,儿辈以及孙辈讲述前辈抗战经历对自己的精神传承上的影响;三代人各自书写的抗战感言或寄语。本书配以高质量的图片和抗战老兵及后代的手写寄语,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新颖、有创意。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在英雄经过的时候,给他们鼓掌,为他们欢呼。”英雄的事迹固然深入人心,然而,“坐在路边”的那个人,也不是历史的缺席者,他们并不为人广泛关注的沉浮悲欢,或许正是某个历史时期得以逾越艰难、顺利向前的坚定力量。《家风的传承——我们家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即是这样一本集中叙述“小人物”的故事的书,而这些抗战小人物传承的抗战精神也在代代相传中形成了各自的家风。

该书以北平地区40位抗战老兵为主要线索,以老兵口述抗战回忆为主要内容,并分别对其子辈和孙辈传承抗战精神的故事进行描述。在每一个老兵三代故事背后,呈现老兵及其家人的抗战精神感言或北平地区普通三口之家的试读感言。文字故事和亲笔感言的结合,不但展现了抗战老兵抗日精神家风的传承,也突出了抗战精神在广度(范围不局限于老兵家族)和纵深度(从年近满百的老兵到十几岁的孩子)的延续与传扬。而这种抗日精神形成的家风,被分别予以梳理分类,这种处理使老兵的家风精神更具典型性但又不限于这种典型。整体来看,全书图文结合,既有通过文字对故事的还原,亦有老兵个人及其家人的图片资料,更有醒目丰富的精神寄语,真实与真情兼具。

该书在抗战题材中有突出的几个亮点。

首先,是第一本从日常生活家风角度来诠释抗战精神的图书。

该书把抗战精神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显得亲切感人。谈起“抗日精神”,我们的刻板印象即是,那是一种宏观且似乎遥远的东西。然而,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即在于,把抗战精神用抗战“小人物”的勇气和生命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一反往常对英雄人物的记载与歌颂,把视角放在平凡的抗日老兵身上,向读者呈现普通人的不平凡。这些抗战老兵有的只是羊倌通讯员,有的只是儿童侦查员,有的只是勤务兵,在战火连天的年月里,在生死一线的挣扎中,他们是容易被忽视的对象。对英雄的讴歌可以暂时给人精神的振奋,但英雄往往是难以模仿的,因为距离感和高度;但是普通老兵及其家人故事的讲述却令人振奋深入而持久,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可模仿性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说,该书把抗战精神真正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这体现了策划者、出版社不同凡响的思薇高度,也是在真正贯彻落实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作风。

第二,亲切、真实、感人。这是由第一个特点决定的。40位老兵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回忆性口述(个别已故老兵由其家人进行讲述)。出版方在文字处理上,尽量保持老兵的口述原貌,只是在考虑到有些文字确实不适宜用在书面语时会做适当改动调整。所以,在读每一位老兵的故事时,如同拉家常。而老兵把自己的亲历抗战场景和盘托出时,读者又似进入了当年的战争现场,惊魂甫定又危险即至,从而能真切体会到老兵在残酷战场的血汗之勇和艰难困苦。所以,在“听说”老兵拿刺刀与敌人肉搏,“子弹从右手虎口打入,从手腕处飞出,再由小臂处飞入,最后从肘部飞出”,头部中枪血流不止却没来得及察觉等故事时,除了觉得战争的残酷外,更多的应该是感叹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了。另外,老兵在战场上结下的兄弟情、战友情,以及面对生死之交命丧枪下的悲恸,都会使和平年代的读者为之动容。

第三,主题出版物形式上多有创新之举。

其一,在每个抗战老兵故事后附上老兵及其家人的抗战留言,或者其他家庭三口之家的留言,体现了抗战精神家风代代相传的设计理念。

其二,通过对子辈和孙辈的采访记录,呈现出老兵精神代代相传的状态。不难看出,这正是本书编者设置精神寄语板块的用心所在。前文提到,抗战精神在心理距离上容易给人宏观遥远之感,而把这种抗战精神从每一个具体的士兵身上提炼出来,并且融入到每一个士兵的家庭、家族中去,即是把宏观话语分解到日常生活,使精神具化,也更使读者觉得亲近。抗战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牢记的,而本书的这种呈现方式无疑使这种牢记更深入。

其三,在内容上增加视频和音频资料的二维码体验阅读,给人图视感、音质感,更贴近生活常态。

其四,能够从做书视角出发,担负起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抗战老兵及其家庭售书捐赠,不但有利于扩大图书的社会影响,更有利于打破主题出版图书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尴尬。

总的来说,《家风的传承——我们家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是以抗日为题材的同类书中值得一读的一本。它展现了以往被遮蔽或者不被想起的“小人物”的故事,有助于读者更全面真实地认识当年的抗战场景;它把老兵的抗日精神凝聚成的家风系统展现,适合每一个家庭阅读,或者把老兵的精神继续传扬下去,或者以此为鉴,形成自己的家风。

猜你喜欢

感言寄语小人物
画家寄语
“谁也比不上我聪明!”
小人物
大人物和小人物
学员感言
民生寄语
专家寄语
《上海工艺美术》杂志100期感言
青春寄语
台湾风云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