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吵架”也有妙招

2016-01-19陈安怡

孩子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导脖子男孩

陈安怡

光强硬的语气是不够的,肢体、表情也很重要。

“孩子间的欺凌”,应该是很多家长比较犯愁的话题。特别是作为被欺负的一方,很多家长觉得干预也不是,不干预也不是,既揪心又无措。

仔细回想,儿子也经历过小程度的欺凌事件。在幼儿园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很喜欢跟他玩,但玩的方式却是挠他痒痒,甚至勒着他的脖子强迫他一起玩,这让他感到很困扰。不过,好在他愿意回家向我倾诉,我也秉着“不过度干预”的心态,积极与他一起制定“良策”,发明一些“吵架”的小妙招。结果来看,确实屡试不爽。

熟能生巧——和儿子多练习“吵架”

朋友的儿子经常喜欢找我儿子一起玩,他虽然小我儿子半岁,但却高出半个头,而且个性比较强势。有时他不准我儿子进玩具间玩,儿子就真的乖乖站在门口看,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有时他还很喜欢用勒脖子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他对我儿子的热情,这都让我儿子很不喜欢。

做妈妈的,理所当然看了会有点心疼。不过,我觉得大人动不动就介入,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小孩子之间的“战争”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来解决,大人只能偶尔做下背后的“军师”。

于是,那一阵子,我们经常在家里练习这几个万能金句:

“你不可以这样做!”

“我不喜欢!”

“请放手!”

“停!”

光强硬的语气是不够的。肢体、表情也很重要。我们练习用勇猛的眼神彼此瞪视了几次之后,还练习了“比大声”,同时,还配合肢体语言推开对方、阻挡对方,或者皱眉、大吼。

经过家里的反复练习后,儿子把这个良策运用到学校实操上,果然效果不错,这也让他多了一些信心。

于是,我开始转换“战场”,在接下来几周,经常带他去我那位朋友家,然后仔细观察儿子用什么方法去跟这个强势的男孩玩。果然,我发现他渐渐有进步了。当男孩热情过度,揽住他的脖子,以至于他呼吸不过来时,他会勇敢地推开他的手说:“我不喜欢这样!我们牵手就好了。”而这个男孩确实也收敛了不少强硬的气势。

知己知彼——让孩子善用“谈判”筹码

不过,还是有好几次,我发现儿子跟对方在游戏间里玩了一会儿后,悄悄地溜出来,默默地坐在我旁边看书。经我询问后才知道,原来男孩喜欢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角色扮演,每次都要儿子当“红太郎”,如果儿子不从,男孩就不让他玩别的玩具。儿子便宁愿放弃玩耍时间,出来坐在我旁边看书。

看来,得重新制定一个策略了。于是,我教他:“这样好了,你下次可以跟他说,我们照你的方法先玩一次,但是你要让我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否则,我就一次都不玩。”

没错,这一次,我教他的方法是“谈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位小伙伴并不是恶意欺侮他,只是在游戏中还没学会尊重他人、照顾他人的感受罢了。

儿子很聪明,他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好方法。现在,两个男孩相处得非常愉快,儿子很懂得利用谈判方式,去跟对方商量,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我还听到有次儿子跟他说:“你记得吗?我以前很怕你!”两人也就相视而笑,你看,这便是成长。

秉持正义——结合实力,保护身边的“弱小”

今年暑假游泳课,有一个妈妈不断地向我夸奖儿子的正义感,我先是一懵,最后才晓得实情。原来,那天我儿子的好友雯雯投了十块钱进饮料购买机,结果那个妈妈的儿子手太快,乱按了按钮,搞得雯雯只好愁眉苦脸地接受一罐不想喝的红茶。

结果,我儿子当下竟转头对着比他大一岁、高半个头的男孩义正词严地说:“那不是你的钱,你不应该乱按!你应该要跟她说对不起。”唬得那男孩当场愣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回家之后,我当然大大赞美他的勇气。

虽然,我们经常教导孩子礼让、分享,但是,在尊重别人之余,我们也要尊重自己——包括不要让别人欺侮你。同时,我们还应教导孩子正视身边的“不平等”,遇到身边的欺凌事件,不能视而不见。

自知实力不如强势方也不用怕,告知老师或者对方家长是万年不变的优选。

当然,这些个妙招,不是要教导他如何凌驾于对方之上,而是希望他明白:个子大小并不代表力量强弱,当对方对你不友善的时候,不能完全退让,要学会保护自己,想办法改变对方,使关系趋于友好状态,这才是智者。

猜你喜欢

教导脖子男孩
比脖子
男孩今年六十岁
“漏斗现象”如何封堵——既要抓“脖子以上”,也要抓“脖子以下”
我想要的教导
撒谎
还要再让你的脖子“裸奔”吗?
老男孩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组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