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觅手工美食

2016-01-18郑晶敏

第一财经 2016年2期
关键词:淘宝零食手工

郑晶敏

今年53岁的项月香已经退休两年了,但一年前,她又找了份新“工作”—制作辣椒酱,然后放到网上卖。而原来在广告公司工作的肖俊,则辞掉工作,在网上全职做起了卖零食的生意。

项月香和肖俊此前都有在淘宝上开店卖食品的经验,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选择:一个名为觅食的平台。肖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专业化、品质感和对手工美食的重视,是他入驻觅食的原因。

2014年7月,冯晓从阿里巴巴离职,开始做一门关于“吃”的生意。他做的市场调查显示,相比外卖,公司人更愿意吃家常、健康的饭菜。

近两年,在杭州等地的写字楼里,每到中午,就会有阿姨们领着饭盒来送饭菜,不是给自己的儿女,而是给陌生的公司人。在杭州,这种形式被称为“小饭桌”。问题是,这种方式线下的沟通成本有点高。

“中国对吃这件事是非常在意的,我们认为从共享经济的角度,把家庭厨房搬到网上,为社区周边写字楼的白领提供午餐、零食等各种食物,会呈现出一个非常丰富和个性化的餐饮共享经济的平台,”冯晓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有的人想吃,有的人会做,把这些人通过一个平台对接起来,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于是就有了觅食。”

项月香和肖俊在觅食上的店分别叫“丈母娘大人”和“沐爸爸”,他们也有一个统一的职业称呼—“私厨”,他们以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为收入来源,根据用户下的订单现做。与流程标准化的餐厅不同,用户享受的是一种私人定制的服务。

这些私厨是影响味道的关键,也是觅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觅食要求平台上的每一件商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每件商品还会附带食材、配料、做法等信息。上线之前,觅食会请专人试吃,还会请摄影师上门为私厨拍美食照片。

觅食刚成立时,为了挖掘私厨,工作人员一方面会邀请淘宝上那些符合标准、又有一定销量的卖家—觅食就是这么发现项月香和肖俊的;另一方面,还会去住宅小区里敲门。

赋闲在家的退休阿姨是觅食的首要目标。她们有时间,而且很多人做菜的手艺不输专业大厨,“我们愿意挖掘那些新的,目前还不知名的美食达人。”冯晓说,“觅食对卖家最大的价值,一个是帮他赚到钱,另外就是让他们在美食界尝试自己创业的机会,创立自己的品牌。”

韩久玲就是觅食上门找到的私厨。她在觅食上的店“韩妈妈的私房家厨”主打杭州本地菜,一个月可以接1000多单。除了赚钱,韩久玲和项月香都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觅食的分享属性意义更大一些,能让闲在家里的她们重新看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这样做不需要承担风险—觅食平台对卖家免费开放。

2015年1月上线的觅食App,5个月后,已拥有超过40万的用户和近1.5万家的注册私厨。同时,它也拿到了来自红杉资本和晨兴创投的1500万美元A轮投资,此前,它还获得过4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较快地扩张可能得益于觅食创始人在交易平台方面的经验。冯晓和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来自阿里巴巴,此前是淘宝、天猫和支付宝等部门的员工。

觅食确实有点像专注于吃的淘宝或天猫平台,它计划把原先零散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更高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80后、90后的消费理念是更追求品位和格调,对美食的态度也是如此,吃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个性体现。“觅食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年轻一代对美食的这种消费需求。”晨兴创投合伙人程宇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晨兴创投参与了觅食的两轮融资。

同淘宝类似,平衡私厨与用户的需求,是觅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它为每个私厨都分配了分管小二,负责联系私厨、管理私厨群。私厨可以通过小二反馈意见,觅食会根据私厨的反馈调整相应的业务,还会不定期举办线上或线下活动供私厨交流。在客户端,觅食App也新增了内置聊天工具,会公布私厨的身份信息以及电话号码,用户在下单后可以一键拨号联系私厨。

觅食目前虽然覆盖了300多个城市,但市场渗透率却较低。在某些城市,它的私厨数量和订单量只有个位数。冯晓认为,之前每个城市采用统一的推广方式,是种相对粗犷的做法,导致觅食流失了大量客户。接下来,觅食会针对单个城市做深度推广,上海、杭州和深圳是第一批要精耕细作的城市。

2015年5月,觅食就举办了一场特色活动:“中国首届民间美食节”。3天活动共产生近9万份在线交易订单。活动期间,觅食还向用户发“粮票”,用户凭此下单后可抵扣相应现金。

其实,觅食上线后业务上经历过一些变化。初期,创始人团队给觅食的定位是一款解馋应用,手工美食的品类很丰富,包括手工烘培甜品、小吃零食、调味酱料等。觅食的目的是,以齐全的品类为优势迅速打入市 场。

和一般解馋的零食相比,“手工美食”的优势是更有品质感,但定价也略高。而且,零食也不是刚需,所以很多时候需要补贴来带流量。没有补贴的时候,觅食的购买量就会出现明显下降。冯晓等人认为,与之相比,午餐对应着更广阔的市场。

觅食App根据食用场景不同对商品分类,红星午餐是目前主打的应用场景,上面提供了一系列主要做家常菜的私家厨房,为公司人提供午餐或者晚餐。目前,这个场景已经在杭州、上海和深圳上线。为了扩大家厨队伍,觅食还刚刚和阿里巴巴合作,以众包形式招募家厨。用户每成功推荐一个家厨,就能获得150元优惠券。

另一个典型场景是“在办公室吃零食”,觅食还将零食中最受欢迎的鸭脖鸭掌单独作为一个分类,冯晓认为,这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未来,App上的分类还会更加细化。

为了保证觅食上食品的卫生安全以及符合相关法律,觅食与卫生监管机构建立了合作,每个私厨在加入平台时都要求提供健康证、有效体检证明和身份信息。觅食还会定期培训和检查私厨,不合格的私厨会受到处罚。同时,它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私厨行业首款食品安全保险—“美食保”。消费者在觅食平台上订了拥有“美食保”赔付资质的私厨美食,若在用餐过程中发生任何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获得最高1000元的补偿。

在配送上,觅食最近在私厨配送和用户自提两种方式之外,还开始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地自建物流配送系统。这意味着,除了管理私厨,保证他们能及时送餐外,公司还要管理自己的配送人员。随着觅食覆盖到更多城市和更多地区,这也是不小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觅食身处的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在零食方面,它和淘宝等平台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在午晚餐上,又和饿了么等O2O外卖公司业务上有重合。品类较为丰富的“手工美食”概念,无疑是觅食找到的一个差异化的竞争点,但如何进一步培养用户黏性,在补贴减少甚至停止之后,让用户也能习惯性地在平台上“觅食”,是它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淘宝零食手工
零食知识知多少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第一次“淘宝”
零食,也要悠着吃
淘宝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