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扎克伯格需要人工智能?

2016-01-18董晓常

第一财经 2016年2期
关键词:扎克伯格计算能力

董晓常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公布了自己2016年的个人挑战—他想开发一个简单的人工智能(AI),帮助控制家庭环境并协助自己工作。

在家庭环境控制方面,扎克伯格列举了一些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教会人工智能助手通过理解扎克伯格说的话来控制家中的一切,如音乐、灯光、温度等等;教它识别朋友的面部图片,这样当朋友按门铃时就会自动为他开门。

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55年,人工智能的构思就已经出现,而人工神经网络专家Geoffrey Hinton早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核心的理念。2006年,Geoffrey Hinton又提出了人工智能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技术深度神经网络。

扎克伯格每年都会公开自己的一个新挑战,近几年的挑战计划包括每个月读两本书、学习中文、每天认识一位新朋友等。虽然他声称这样做的目的是期望获得在Facebook之外的收获与成长,但这些挑战实际上都和Facebook本身密切相关。那么扎克伯格今年为什么要关注人工智能呢?

时机 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工智能正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虽然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技术在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但现在才具备了高速成长的另外几个因素:数据、计算能力和需求。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推动,Google这样的公司拥有的数据规模和计算能力已经足够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而众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实际需求也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爆发,比如现在已经比较常见的人脸识别、图片识别、语音识别都已经在金融和安防等领域大量应用。

价值 作为技术公司的领导者,扎克伯格需要时刻察觉行业里的重大变化,以免错失机会让公司陷入困境。人工智能同样对Facebook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Facebook已经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社交网络中,比如决定用户会在News Feed中看到什么内容,以及计划在Messenger中利用人工智能回答用户的问题。但人工智能远远不只这些,高度智能的机器未来会是一切操作的入口,而不是现在的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

竞争 虽然普通用户接触到的应用很少,但大公司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Facebook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室,最近则公布了下一代的“Big Sur”人工智能硬件框架。Google在2011年就开发了深度学习系统DistBelief,去年年底又开源了新的人工智能引擎TensorFlow,已有超过50款Google产品采用了TensorFlow。此外苹果、亚马逊和微软等重要的技术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

人工智能领域曾经也有盲目的投资和泡沫,有过长时间的迷茫,但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人工智能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甚至为了防止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颠覆人类,伊隆·马斯克和里德·霍夫曼等技术行业的知名人物在去年12月12日宣布共同出资10亿美元,成立一家非营利的独立研究机构—OpenAI。

相较于现在流行的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O2O、移动社交等,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一个更加确定的方向。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深度学习和大规模计算能力的结合,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自然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而通过技术整合和利用这些数据是个有商业价值的事情。

正是这样的逻辑,让扎克伯格在2013年就能够把人工智能确立为公司的下一个大战略。当时的背景是扎克伯格、CTO Mike Schroepfer和公司其他高层在评估公司上线10年以来的成就,以及思考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如何长盛不衰。

一个新的技术方向能够真正颠覆市场需要很长的周期。除了技术本身,还需要诸多其他因素的成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要想把握住这种大机会,不在于做得多早,而在于找到正确的时机和合适的产品。在这样一个时机,描绘了这样一幅平易近人的人工智能画面,也许正是扎克伯格的聪明之处。商业就是这样。

猜你喜欢

扎克伯格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的爸爸叫焦尼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刺猬的水果梦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