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公司为何衰落

2016-01-18

第一财经 2016年1期
关键词:脆弱性不确定性大象

这不是一个适合大公司生存的好年代。

它们维持规模越来越难—这是本期封面故事得出的结论。你可以看到,财富500强公司榜单变化的趋势—能保持基业长青的公司越来越少。

在过去几年的失意大公司里,我们发现公司的错误更多来自其自身,比如没有将焦点放在用户身上,而是过度陷入市场导向导致退潮后在裸泳。讽刺的是,如今,它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却往往发现已经丧失了创造用户的能力。

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身边的不确定性一直在增加,这与个人计算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成熟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公司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消费者无论是对待产品和服务的口味,还是对公司的反馈速度都变得越来越挑剔,市场变化得太快,公司没办法确定用户是否要买;其二是技术的不确定性在增强—一个例证是,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近年的数据,公司申请注册的专利数曲线呈上扬趋势,这或许是出于一种恐慌—同时押注多项技术的发展,这也导致大公司研发成本的大幅上升。

大公司在一个巨变的环境中受到的冲击要比小公司强烈。这一点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其所著的《反脆弱》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公司的规模与损失之间是函数关系而非线性关系,比如2008年1月21日,法兴银行因一名魔鬼交易员的失误而被迫在市场上抛售700亿美元的股票,这一大规模贱卖行为引发了市场波动,从而使其损失惨重—试想,假如将这笔交易拆分成10家小公司来操作,分头出售,损失则将小得多。越大的事物,反脆弱性越差。

“大公司”这个词语其实是20世纪的产物。经济学家科斯的理论解释了一个公司为什么会不断变大、直至成为跨国巨头,他提到,假如一个公司的交易成本,在其公司内部与在公开市场或通过第三方公司完成相比,相同或者更低,那么这个公司就倾向于扩大其内部网络,即组织变得膨胀。

但现在再来看公司生存的环境,已与那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笔交易发生在外部的成本已经降低,专业的分工、好莱坞式的团队组建方式,创建一家新公司的成本,技术研发的门槛等,都在不断降低,这让一个公司可以用较轻的模式和较小的规模与大公司匹敌,依靠租赁,而非占有资产的形式实现增长,比如Uber在扩展一个司机和一辆车时,几乎是不花费成本的。

因此,在这个时代,随机应变和灵活的能力要比扩大规模这件事更为重要。这解释了大公司的式微—大象可以跳舞,但大象毕竟无法变成猴子。

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在互联网时代,强者愈强,赢家通吃与小公司的崛起一样,是显著的现象。

所以,向你的客户、合作伙伴们保持一个开放而透明的体系,尽量合纵连横吧,这是大公司降低自身脆弱性的一个好做法。

猜你喜欢

脆弱性不确定性大象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认真的大象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基于电流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