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面肌痉挛的神秘面纱

2016-01-14

健康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面肌面瘫面神经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面肌痉挛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由于该病对于人们正常交流及表达造成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故该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面肌痉挛(HFS)是面神经支配的一块或多块肌肉阵发性不自主间断抽动,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受累,查体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除累及三叉神经外,一般该病较少伴疼痛。

睡眠时上述症状多消失,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多在患者紧张、疲劳和自主运动时加重。

92%患者发病始于眼轮匝肌,逐渐累及口角、其他表情肌、颈阔肌,而额肌较少受累,较重者发病时眼轮匝肌抽动可致睁眼困难。另外8%患者发病始于下颌部,逐渐累及其他面部肌肉。

面肌痉挛的分类

根据病因不同,面肌痉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该病多因血管或肿物压迫、梗死灶或硬化斑影响面神经引起,病变血管以小脑后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为主。

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于面瘫恢复不全发生轴索再生错乱所致,患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和麻痹现象。

面肌痉挛的诊断

诊断该病须了解患者的整个病史并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为明确病因,须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排除脑部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疾病。

此外,还须完善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可见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刺激后患侧面肌可出现10~65 Hz同步阵发性基础动作癫痫,阵挛抽搐者可见100~300 Hz的动作电位。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

特发性睑痉挛

该病多为双侧眼睑肌痉挛,常伴精神情绪障碍,行肌电图检查示面部肌肉不同步放电,频率正常。此类患者可能是由于锥体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面肌肌颤搐

患者表现为面肌个别肌束细微的颤动,常侵入周围眼睑肌肉,多限于一侧,可自行缓解,多与侵犯脑干、颅神经的良性病变有关。

习惯性痉挛

患者面肌无目的刻板性或反复跳动,多见于一侧,多于童年期发病。

其他

部分患者因中脑或锥体系统病变引起了手足徐动和舞蹈病。

面肌痉挛的治疗

该病的治疗分为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或肉毒素注射治疗,各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

药物治疗

可应用抗癫痫药物和肌松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巴氯芬、安定等。此外,面神经主干及分支注射营养神经药物或乙醇等封闭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如嗜睡、行走不稳、恶心等,须根据患者的个体体质调整用药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须定期检查血药浓度,并据此调整用药剂量及治疗方案。这是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疗效的重点。

辅助物理治疗

可采用磁疗和针灸。磁疗法通过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生理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

因不良反应少、易掌控等特点,该疗法多为患者接受。而针灸相对刺激性较大,具体机理不甚明了,故疗效也有争议。

手术治疗

此法对于解除局部神经压迫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对于血管压迫所致面肌痉挛,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效果较好。对于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面肌痉挛强度分级≥2级(表),病史在半年以上的面瘫者建议行减压治疗。

其他

A型肉毒毒素在抽搐局部肌肉注射的效果各异。肉毒毒素主要通过阻断乙酰胆碱传导路径达到治疗目的,却可能会引起面瘫。若该治疗无效也可考虑面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

同时,日常面肌痉挛患者也须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包括:① 注意保暖,防止冷风、冷水直接接触引起症状发作,预防上呼吸道感染;② 规律生活,戒烟戒酒,减少进食刺激性食物;③ 可用湿毛巾热敷,水温以50~60 ℃为宜,切勿多烫,以免引起皮肤烫伤;④ 早晚规律按摩面部,进行表情肌训练。

此外,面肌痉挛有时可影响眼睑闭合能力。长时间角膜暴露可能会引起角膜受损或感染,故须予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涂抹。白天工作学习时,可滴眼药水;夜间睡眠时可予以眼药膏涂抹,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面肌痉挛患者不仅须早期治疗,还须注意生活习惯,两者结合可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展。

MVD治疗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三叉神经、面神经等颅神经根部走行异常,且对颅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移开,解除血管对颅神经根部的压迫,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目前,MVD主要应用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神经源性高血压、顽固性眩晕等疾病的治疗。

1947年,坎贝尔(Campbell)等在2例面肌痉挛患者后颅窝检查中发现异常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1966年,詹尼塔(Jannetta)等正式提出了MVD的概念。

术后,根据面肌痉挛强度分级评估患者疗效(表)。由面肌痉挛强度由初始2~3级降为0级者为完全缓解,由2~3级降为1~2级者为明显缓解,由4级降为3级者为部分缓解。

MVD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面瘫和听力障碍。这大多由于对面神经或听神经根部造成机械性损伤,亦或是在剥离、移动责任血管及放置减压棉片时对血管、神经、脑干间的穿支动脉造成损伤。

击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谣言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结果,显然是既没有大祸临头,也没有大发横财。那为什么还会眼皮跳呢?

眼轮匝肌环绕着眼睛,负责闭眼。双侧眼轮匝肌分别由两根面神经支配,这两根面神经又被大脑深处的核团掌控着。平时,人们眼睛一直不停地眨,将泪液运输到角膜和结膜上,从而营养并保护眼球表面结构,只是人们并未有明显感觉。

但若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可导致肌肉反复收缩,眼皮连续活动,人就感觉眼皮在跳。能够引起眼皮跳的疾病,最常见有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

研究显示,面肌痉挛常见的原因是面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两侧的面肌分别由两根面神经支配,但两根面神经很少会同时被压迫,故面肌痉挛往往是单侧发病。

例如,患者早期出现一侧眼皮跳;严重者不仅出现眼皮跳、同侧嘴角抽动,甚至出现同侧耳鸣、下巴抽动。同时,一些恢复期面瘫患者也会出现面肌痉挛。而眼睑痉挛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患者为女性,多在60岁以上发病。

来源:医学论坛报

猜你喜欢

面肌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