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隆伯格为彭博社动手术

2016-01-12IsabellHuelsenHolg

看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布隆彭博社彭博

Isabell+Huelsen+Holger+Stark

布隆伯格

纽约前任市长布隆伯格卸任之后在做什么?德国《明镜》周刊刊文称,他重新回到自己的商业帝国,着手进行一项激进的改革。

12年来,布隆伯格一直管理着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纽约。卸任后,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职位可以满足他了。世行总裁?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国务卿?甚至可能是美国总统?这个亿万富翁,这个媒体大亨,这个学识渊博的政客,已然可以同时和比尔·盖茨以及比尔·克林顿相提并论了。到2013年12月时,对于他来说似乎就剩一个问题了:他的下一站在哪儿?

赚钱机器

与布隆伯格相识的一位前高管透露说:“布隆伯格希望有人能给他打电话,为他提供一份工作。”然而,这个愿望并没能实现。如同所有的高管或是政客一样,在每周7天,每天18个小时持续活在公众注视之下的生活结束之后,73岁的布隆伯格感到一种巨大的反差,迎接他的是一种强烈的空虚。

他曾做了好几个月的全职慈善家,用自己的基金会资助非洲太阳能照明事业的发展,他还捐出了好几百万美元的善款。然而这一切能够满足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的人么?

不出所料,迈克尔·布隆伯格很快就不耐烦了。在闲散一年之后,他又重掌自己的金融和媒体帝国。正如那位前高管所说:“实在没别的可做的,他就只能重新回来经营自己的公司。”

回到阔别已久的工作岗位,这位亿万富翁就开始着手重建整个公司。彭博社先是换掉了几乎全部的新闻高管,接着又解雇了80%之多的编辑,整个彭博社新闻部门重新大检查,一通折腾,天翻地覆,不见有任何保留。

这一次激进的变革也引发了关于美国新闻行业未来的一连串疑问。美国的新闻业一直被视为高水平,也同样受一些商业资本赞助,比如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入主《华盛顿邮报》。不过布隆伯格的做法却证明了,只要创始人想搞大新闻,媒体的形态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

彭博社并非《纽约时报》、《金融时报》这一类的传统媒体,彭博社的记者都只是整个公司的配角,真正的主角是一台装有各色按钮键盘的电脑,也就是著名的“彭博终端机”,一台专门为华尔街的银行家或是伦敦的股票操盘手而发明的计算机系统。

终端机可以给出政府债券和原材料价格,它知晓货运船只的位置、运量以及速度,它还能列出CEO们的游艇、私人飞机等身家。终端机每天发射600亿条信息,每年从每位用户手中收取2万美元。目前,终端机服务已有32.5万名客户。

终端机是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心血结晶,也是他的毕生事业。1981年,被华尔街的所罗门兄弟公司解雇之后,时年39岁的布隆伯格拿出自己1000万美元的解雇赔偿金创立了彭博。终端机服务除了不能印钞票之外,可以解决一切有关钱的问题,而这也让布隆伯格成为全世界排名14的富豪,总身家为355亿美元。

不过比起彭博社,布隆伯格自己的财富还是略少。这个传媒帝国在73个国家拥有2400多名记者,强大的新闻机器不断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布隆伯格在很早就意识到,他的终端机不只是数据极客们的利基产品,而是整个金融世界最为重要的信息源。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终端机需要故事和新闻来增强顾客们的忠诚度。1991年,彭博新闻成为服务商,它所提供的新闻帮助银行家来决定如何运做生意。

彭博的记者们用媒体增强了老板的威信,也让买终端机的顾客们高兴;反过来,终端机又从顾客身上捞到钱,再付给记者们薪水。这就是彭博独特的盈利模式。

不过,彭博社最近打算不这么干了。记者们无限自由和满怀雄心壮志的时代似乎要结束了,他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为银行家和CEO们贩售信息的人肉机器罢了,他们的价值却是以终端机背后的客户来衡量的。如果这种状况当真如此,那可就太荒谬了。而一旦彭博社高水平的独立新闻被终结了,那么新闻的话语权就彻底沦为纯粹的资本主义润滑剂。

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公司位于纽约莱克星顿大街,这个名叫彭博塔的办公大楼用玻璃和钢筋结构搭成,刚好坐落在中央公园和联合国总部之间,楼内有6000名员工,而彭博全球员工数为16000人。

“我不在的时候”

当2001年布隆伯格出任纽约市市长时,他把公司先后托付给两位信赖的助手:前投资银行家彼得·格劳尔和唐·道克托洛夫,后者在2008年前一直是布隆伯格的副市长。这两位都是堪称完美的搭档:忠心耿耿,不打自己的小算盘。

不过格劳尔和道克托洛夫却在公司业务上表现出惊人的独立和雄心。他们扩展了彭博的在线免费内容和电视业务,还创立了Bloomberg Law和著名的《彭博商业周刊》。

他们计划要在金融界树立起彭博品牌的良好声誉;要让彭博的网站每个人都能上,而不仅仅只是终端机的经营客户们;他们还雇用了顶级的写手,甚至为其中的一些人开出100万美元的年薪,这一举措被视为向业内巨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政客新闻网直接发出挑战。当其他媒体公司收紧预算时,彭博的编辑人数却在大幅增加。从2008年到2013年,格劳尔和道克托洛夫新聘了600多名记者。

当迈克尔·布隆伯格在纽约市政厅忙着为公园禁烟以及要求连锁餐厅降低菜单上的卡路里时,他的记者们则在追求着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新闻机构”的远大目标,嗯,这是道克托洛夫为他们设立的。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金牌写手跳槽到彭博社,而彭博在电视、网站和杂志上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让彭博的记者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作为终端机的附庸的角色正在减弱。彭博的编辑们将自己从终端机的买家那里解放了出来,进一步说,是从无所不能的迈克·布隆伯格那里解放了出来。

不过这种扩张是要付出代价的。臃肿的公司结构让传统媒体来的记者们和线上业务的同事们发生了办公室政治斗争。举个著名的例子,彭博内部的小团体斗争让彭博社在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参选总统的报道上足足晚了11分钟,这可是一条错过就不会重来的大新闻。有编辑曾抱怨,网站记者和终端机业务记者就同样的新闻各自为政。

纽约莱克星顿大街731号彭博大厦

这种局面最终带来了喜忧参半的结果。一方面,彭博取代了路透社,也创造了盈利新高;另一方面,媒体业务的过度扩张也刷新了开支新高,彭博TV和《彭博商业周刊》一度年亏损达到1亿美元。

当迈克尔·布隆伯格再度重掌莱克星顿大街那栋大楼的权柄时,他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和道克托洛夫一起接受了《纽约时报》的简短采访。道克托洛夫对记者说:“迈克就是我们公司的上帝,他创造了宇宙,发布了十诫,然后就消失了。如今他又回来了,那么当上帝回归时,一切都将会发生改变。”

我布隆伯格回来了

道克托洛夫离开了彭博社,一同辞职的还有像工作了25年的总编辑马特·温克勒尔这样的员工。至于谈到未来谁说了算,在彭博总部办公室发生的一幕会说明一切:当时格劳尔在和布隆伯格谈话时想把会议室门关上,以防别人听见;不过布隆伯格要求他把门开着。格劳尔最终还是坚持把门关上了,但第二天,就有工人来把门彻底卸掉了。

布隆伯格请回来打理媒体业务的人叫约翰·米克尔思韦特,此人曾在《经济学人》当了9年的总编,而《经济学人》是布隆伯格最爱的杂志,他也向对经济感兴趣的读者推荐过这本读物。米克尔思韦特把他在伦敦办公室那张摆满书本的舒适的办公桌运到了彭博社的开放办公区来。他的同事们也在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米克尔思韦特放弃在《经济学人》的自由,来整顿彭博社的新闻业务。他们猜测的结果就是:老板有名气,给的价码高。来彭博没几周,米克尔思韦特就放下了他在英国时的懒散和优雅,在9月初,他给手下的编辑们写了一封长邮件,语气明显锐利了许多。

按照米克尔思韦特的说法,彭博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客户身上。客户并不希望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冗长的内容阅读上。米克尔思韦特表示,彭博不再需要教育板块和体育版块,诸如足球或是沙特阿拉伯学校的报道只会让读者觉得这样太费事了。

米克尔思韦特在邮件中说,彭博的指导纲领堪称“资本主义编年史”。他说:“如果你对人们怎么赚钱不感兴趣,还对擅长赚钱的人冷嘲热讽,抑或认为银行家们会投资仅仅因为他们就是天生的,那彭博就不适合你继续待下去。”米克尔思韦特的这封邮件也被很多人解读为彭博的新闻业务将服从于终端机业务,且不容置疑和讨论。

近几个月来,一大波曾经很享受彭博舒适的工作自由的高管纷纷离职。在离职的人群中就有数字业务主管托普尔斯基,他手下的活力四射的网站就被保守派们视为对“彭博精神”的背叛,毕竟在彭博长达300页的指导纲领另明确禁用“但是”和“尽管”这类词语,因为这会让那些亚历山大的银行家客户们不舒服。有消息称,在与贴身顾问的会议上,迈克·布隆伯格就质疑:“我们为什么需要网站这种东西?”托普尔斯基于是离开了彭博,至于布隆伯格本人据称现在对网站却开始上了瘾。

《彭博商业周刊》的总编辑乔希·迪兰格尔,一直都被公司内部视为创新天才,然而他现在也离走人不远了,因为在彭博的新编辑业务上,他并没有成为带头大哥。据他的同事称,迪兰格尔认为编辑部的很多记者格局太小,缺少大局观,这种看法在彭博内部已是公开的秘密。2015年9月,彭博解雇了80名记者,其中就包括华盛顿分部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记者。

布隆伯格在彭博社

抛弃普利策奖

2014年普利策奖颁奖时发生的一则轶事就可以说明布隆伯格有多么不在意他手下的记者。当时彭博新闻记者米德尔斩获普利策奖,而这也是彭博社首次获此殊荣。

消息传来的那天下午,米德尔和同事们在办公大楼五楼的新闻编辑室里,大家自发聚集在一起,开香槟以示庆祝。而唯一一个看上去并不那么高兴的,正是布隆伯格本人。当有人问布隆伯格荣获普利策奖感觉如何时,他说:这种事可真令人担忧。

布隆伯格、格劳尔、米克尔思韦特都没有出席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普利策颁奖典礼,而后来在纽约西村区举办的庆功宴,布隆伯格也没有现身。虽然布隆伯格自己没有作出评论,不过两次都未曾出席,也让彭博报道团队内部认为这不是个小事儿。当然,官方的说法是,“布隆伯格对赢得普利策奖深感骄傲,他希望我们未来能赢得更多”。

“彭博过去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真令我感到难过。”彭博前文化编辑杰里米·杰拉德如是说。他认为布隆伯格的新方向将毁灭新闻。而另一个前编辑则认为,彭博正在把新闻从公共服务领域中抽离出来,让这个新闻变成银行家们的报纸。

也有前雇员说,布隆伯格对自己不在期间公司发生的一切深感不满,这让他感觉自己似乎失去了对公司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彭博也遇到了未曾想到的竞争。许多客户认为彭博太傲慢,且定价过高,折扣太少。2015年4月彭博断网的时候,整个金融界都不得不为此而中断数小时,对此一位银行家发推表示,他终于能理解在脸书死机的时候,他女儿是怎样的感受了。而断网事件也让很多银行家开始思考寻找彭博机的替代者。

2014年,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14家银行出资赞助Symphony公司,来研发代替彭博终端机的系统。几周前,谷歌也入了伙。对于彭博来说,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有前雇员分析称,布隆伯格担心的是他的“历史传奇”将被终结:他在网站上和彭博TV上给出的免费内容越多,那么订阅终端机服务的人就越少。布隆伯格打算牺牲一切,来保护终端机,甚至不惜扔弃掉新闻理想。

最近,布隆伯格在总部大楼里踱来踱去,尽管手下的记者们都在担心失业的问题,不过布隆伯格每天依然还在不断进行他的微观管理调整,他甚至亲自去审核彭博TV的新设计。当然,他管的还不止这些。据说有一次上厕所,布隆伯格发现手纸被藏在了化妆镜的后面,对此他大发雷霆,要求全大楼所有的厕纸都得放在看得见的地方。

猜你喜欢

布隆彭博社彭博
守门员不在时
欧盟将制裁伊朗情报部门
牛敏、崔旌涛、孙海姣、彭博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