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菜地黄曲条跳甲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

2016-01-11纪翠红刘建密林积秀黄培枝陈文乐陈彩霞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黄曲黄板十字花科

纪翠红++刘建密++林积秀++黄培枝++陈文乐++陈彩霞

导读:城郊菜地一年四季种植短期叶菜类蔬菜,黄曲条跳甲普遍发生,为害程度较重,已成为菜地最难防治的害虫。2010-2014年永安植保站实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项目,并对该虫活动规律、生活习性进行了监测,根据发生特点,结合实地调查,提出合理轮作、土壤消毒、控制田间湿度、诱杀成虫等绿色防控措施。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城郊菜地一年四季都种植短期叶菜类蔬菜,尤其是小白菜,一年可种7~8茬,是供应永安市城区蔬菜重点产地。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及连作,黄曲条跳甲普遍发生,为害程度越来越重。据调查,每年黄曲条跳甲发生程度达3~4级,已成为菜地最难防治的害虫。为有效遏制该虫的繁殖和为害,2010-2014年永安植保站对该虫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结合实地调查,提出绿色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1 监测情况

1.1 监测地点及方法

监测地点设在燕南街道茅坪村常年性蔬菜田,采用黄色粘虫板, 5天1次,并定期更换粘虫板。方法是小白菜齐苗后,每667 m2悬挂30张,直线扦插黄板,黄板下端离植株顶部10 cm。在示范区内固定5张板,每5天调查1次黄板上粘的黄曲条跳甲数量。

1.2 监测情况

根据2010-2014年监测情况,该虫在本地一年可发生7~8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成虫高峰期主要是4~5月,平均每天每张黄板粘8.3头; 其次是8~9月,平均每天每张黄板粘7.1头;10~11月平均每天每张黄板粘1.9头。

1.3 活动规律及习性

据观察和监测,该虫具有趋黄、趋嫩绿、趋潮湿习性。5月调查小白菜幼苗期,百株有虫200~260头,虫株率40%~60%,群集在叶背取食;水渠边的小白菜地更多。高温成虫潜伏土缝或飞走,适温高湿成虫午后活动更旺盛。幼虫主要分布在根系周围,啃食幼根。

2 发生特点

2.1 适温高湿有利于繁殖

根据5年的气象资料显示,早春进入梅雨季节,温度低、湿度大,不利于成虫活动;随着气温的升高,即4~5月,日平均气温20~25℃、田间湿度大时,成虫活动强、繁殖快;日平均气温低于15℃或高于28℃,成虫活动明显减少。总之,成虫活动日平均气温适宜范围为15~28℃,最适温度20~25℃,低温高湿、高温干旱均不利于成虫活动及繁殖。

2.2 十字花科蔬菜有利于繁殖

据观察,黄曲条跳甲主要为害小白菜、油菜、菜心、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而非十字花科蔬菜茼蒿、生菜、红苋菜、菠菜、芫荽、空心菜、小葱、蒜、韭菜为害轻或未见为害症状。十字花科蔬菜从出苗到收获整个生长期都受到为害,其中以幼苗期为害最重,为害率高达90%以上。

3 绿色防控措施

根据黄曲条跳甲的发生特点及监测情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在防治措施上主要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当田间虫口密度大时,应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1 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轮作。建议与非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如茼蒿、红苋菜、菠菜、芫荽、空心菜、小葱、蒜、韭菜轮作。二是土壤消毒。对于难以进行预期轮作的菜地,撒施碳酸氢铵消毒菜园,即夏季7~8月,前作收获后,在菜畦面上均匀撒施碳酸氢铵,每667 m2撒施30 kg,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可有效杀死幼虫及卵,一般14天后揭膜、翻犁、播种。三是控制田间湿度。蔬菜生长期保持畦面见干见湿。

3.2 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趋黄性诱杀成虫。一是采用黄盆诱杀成虫,即在黄色水盆内放少量敌百虫,将盆直接置于地面来诱杀。二是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十字花科蔬菜每667 m2悬挂30张,直线扦插黄板,黄板下端离植株顶部10 cm。两种方法均可降低田间成虫密度。

3.3 药剂防治

根据成虫的活动规律,科学喷药,夏秋两季宜早上和傍晚喷,冬春两季宜午后喷,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

1 500倍液。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和农药安全间隔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曲黄板十字花科
苏云金芽胞杆菌HA和H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上海地区有机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黄曲毒素危害非洲食品安全
茶园黄板不同挂置高度和朝向对诱虫量的影响
黄曲条跳甲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4%甲维盐.氟铃脲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的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