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不同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比较

2016-01-07黄瑞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丙型肝炎注射用

黄瑞华

【摘要】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在临床应用中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6例,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治疗48周,对两组患者HCV-RNA转阴率、ALT复常率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测定结果。结果:A组患者的HCV-RNA转阴率、ALT复常率较B组显示有优势,差异显著。结论:对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在临床应用中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者有差异,且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在我国及世界范围的常见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2%,全球乙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7亿人,并且以每年3.5万例患者增加。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炎症疾病,且在前期患者自身不易察觉,随时间的发展,已转变成慢性丙型肝炎,最终将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为选择最佳治疗药物,选取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比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为我院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共计96例,分为试验组A组和试验组B组,试验组A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64土8.64)岁,平均患病时间(8.89±5.62)年,试验组B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3.51土7.65)岁,平均患病时间(7.9 8土6.13)年。两组患者均排除哺乳及妊娠患者、或患有免疫介导性疾病患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特异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进行相应检查,检查正常后,对实验组A组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患者肌肉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180ug,1次/周,对试验组B组进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500万单位,2组患者每天口服0.3g利巴韦林,治疗48周。

1.3参数记录

分别测量患者静脉血进行HCV-RNA转阴率水平,以及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复常率水平,以及对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检测,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数据,两组采用t检验比较,P<0.05表示数据比较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对2组患者的HCV-RNA水平及ALT水平进行比较

试验组A组HCV-RNA转阴率与试验组B组比较明显较高,且优势显著(P<0.05),ALT复常率方面,试验组A组较试验组B组而言,也有显著优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试验组A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有13例,试验组B组出现19例,差异显著(P<0.05)。但不良症状得到控制,2组患者恢复时间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随着这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丙型肝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肝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特点为感染初期不易发觉,随时间的推移已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且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上常使用干扰素治疗该疾病。干扰素通过与受体结合,对体内病毒的复制起到抑制作用,诱导机体产生相应蛋白酶从而降解HCV-RNA水平。但由于干扰素,价格普遍变高,且血药浓度大,半衰期短,临床上使用仍有些限制,根据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对降低HCV-RNA水平均有一定疗效,通过试验确定临床应用疗效,选择更为有效的药物为本次试验的目的,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在HCV-R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方面较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均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作为短效干扰素,其半衰期较短,易出现“峰-谷效应”血药浓度不能长时间保持治疗水平,控制难度较大,而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半衰期大约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十倍,其药理活性较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也较高,故治疗效果较好,且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仍有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出现不了反应,但多数症状较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减弱或消失,这与干扰素对炎症细胞的作用有关,两者相比,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b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与其半衰期短,血药浓度达有关。

综上所述,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丙型肝炎注射用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
重组猪α干扰素的聚乙二醇修饰研究
PEG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IL—6、IL—12、 IL—33在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