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社会问卷调查

2016-01-07李俊英

新疆社科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消费性城镇居民个案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社会问卷调查

李俊英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及其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愿望,进而探索扩大新疆内需之策,项目组对乌鲁木齐、塔城地区、喀什地区8市县16周岁以上的1534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扩张新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有: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消除或弱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因素;切实控制通货膨胀;优化消费环境,引导消费文化,鼓励现代消费方式。

关键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平均消费倾向问卷调查

文章编号中国图书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1671-4741(2015)03-0071-08

作者简介:(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强调指出了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发展,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来把握。扩大内需重点在于有效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促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尤其是要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了了解当前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及其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愿望,进而探索扩大新疆内需之策,本项目组于2012年8月~2013年3月针对新疆部分城乡居民当前的消费需求开展了社会调查。

一、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社会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项目组选择乌鲁木齐、塔城地区、喀什地区8市县16周岁以上的1534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项目组总共发放了153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394份,有效率为90.87%。在经过科学发放问卷以及数据的严格整理、筛查、录入后本项调查的误差是可控的,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是有限的。

通过运用SPSS 19对调查问卷有关消费需求部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结果如下:

(一)消费结构。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一“您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主要用于哪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1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构

$B1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1a食品119929.4%86.4%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54513.4%39.3% 医疗保健57814.2%41.6% 衣着62615.4%45.1% 居住48812.0%35.2% 交通通讯2335.7%16.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2666.5%19.2% 其他商品和服务1433.4%10.2%总计4078100.0%293.8%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数据来源:根据本调查数据运用SPSS 19数据统计得到。(注:后同,略)

由表1可知城乡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构,在面对“您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主要用于哪三方面?”这一问题时,出现频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1199次)、衣着(626次)、医疗保健(578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频次位列第4位(545次),之后为居住(488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266次)、交通通讯(233次)、其他商品和服务(143次)。

食品、衣着、医疗保健位列前三位,这说明目前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仍然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与更高层次消费结构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食品和衣着支出仍然列居前2位,居住、交通通讯支出分别列第5位第7位,“住”和“行”所占比重过低。说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实现了“温饱型”消费结构,在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过渡时结果还不尽如人意,因为用“住”和“行”的生活质量衡量的消费结构仍然是低水平的,距离“富裕型”消费结构的差异更大。一般而言,“生存型消费”主要是满足人们对于生存和健康的需要,它受到人的生理因素的限制,因而人对生存资料的需求是有限度的。而“享受型消费”能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发展性消费”能使人更全面地发展,使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因而其潜在需求都是无限的。

从表2、表3的数据统计来看,城镇居民受访者消费结构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食品、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列第四位,与城乡全体受访者前三位略有差异;农村居民受访者消费结构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食品、医疗保健、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列第四位,与城乡总体前三位次序略有不同。

本调查数据表明,新疆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仍然是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要特点的消费结构,这一低层次消费结构正在开始向以“享受型消费”或“发展型消费”为主要特点的这一高层次消费结构逐步过渡,表现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的频次分列第4、第5位,而且频次较高。把握住新疆消费结构升级机遇,有效扩大内需,对于新疆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表2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构

$B1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1a食品83928.8%85.1%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41114.1%41.7% 医疗保健38513.2%39.0% 衣着43815.0%44.4% 居住36612.5%37.1% 交通通讯1786.1%18.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956.7%19.8% 其他商品和服务1063.6%10.8%总计2918100.0%296%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表3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构

$B1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1a食品36031.0%89.6%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3411.6%33.3% 医疗保健19316.6%48.0% 衣着18816.2%46.8% 居住12210.5%30.3% 交通通讯554.7%13.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716.1%17.7% 其他商品和服务373.3%9.2%总计1160100.0%288.6%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二)消费水平。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二“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您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大约为?”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受访者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选择在30%~40%之间的频次最高,为417次,有效百分比为30.0%;选择在40%~50%之间的频次其次,为310次,有效百分比为22.3%;选择在50%~60%之间的频次第三,为275次,有效百分比为19.8%;选择在60%以上的频次第四,为207次,有效百分比为14.9%;选择30%以下的频次最低,为180次,有效百分比为13.0%。

正常情况下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其实就是正常情况下的恩格尔系数,可以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将恩格尔系数的高低作为评价贫富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为绝对贫困型,50%~60%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30%~40%为富裕型,30%以下为极富裕型。

从表4的统计结果看,在30%~40%之间频次最高,其次为在40%~50%之间的频次,这两者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52.3%。似乎新疆城乡居民大多数受访者家庭以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消费水平属于富裕型或小康型,若加上在30%以下的极富裕型,三者合计的有效百分比达65.3%,但是进行城乡居民问卷的对比分析时发现,事实并非像全体样本问卷那样,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有结构性差异的。

表4 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

由表5可知,城镇居民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前三位与城乡居民相同,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为极富裕型消费水平的频次列第四位,在60%以上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为绝对贫困型消费水平的频次最少。富裕型(30%~40%)、小康型(40%~50%)以及极富裕型(30%以下)消费水平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71.7%;温饱型(50%~60%)和绝对贫困型消费水平(60%以上)这两项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28.3%。

表5 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

由表6可知,农村居民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与城镇居民完全不同,频次最高的是在50%~60%之间的温饱型消费水平,其次是60%以上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为绝对贫困型,这两项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50.4%,远高于城镇居民(28.3%)22.1个百分点;富裕型(30%~40%)、小康型(40%~50%)以及极富裕型(30%以下)消费水平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49.6%,远低于城镇居民(71.7%)22.1个百分点。

表6 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正常情况下食品支出占家庭全年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布

因此,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有结构性差异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很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在总体提升新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同时,努力缩小其结构性差异,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

(三)平均消费倾向。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三“您家庭全年的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大约为?”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表7可知城乡居民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即消费率,频次前四位分别是40%~60%(430次)、60%~80%(423次)、20%~40%(231次)、80%~100%(178次),其他三种选择频次均较少。这意味着大部分受访的城乡居民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集中在40%~60%(430次)、60%~80%(423次),两者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53.4%。

表7 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

由表8可知城镇居民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分布,其分布的频次排序与城乡居民相同,大部分受访的城镇居民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集中在40%~60%(341次)、60%~80%(287次),两者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59.2%。在80%以上有效百分比合计为14.5%。

表8 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

由表9可知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分布,其分布的频次排序与城镇居民不同。频次最高的是平均消费倾向在60%~80%(136次),其次是40%~60%(89次),两者合计的有效百分比为56.1%。在80%以上有效百分比合计为20.2%,高于城镇居民。

表9 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家庭全年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

总体而言,目前新疆各地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总体不高,农村居民受访者的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扩大内需意味着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尤其是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平均消费倾向仍有提升空间。

(四)消费需求意愿。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四“以您或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表10可知,城乡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的分布,选择“不愿意”的频次最高达627次,有效百分比为45.3%;选择“愿意”的频次其次,为319次,有效百分比为23.0%;选择“不确定”的频次第三,为246次,有效百分比为17.8%;选择“无所谓”的频次第四,为132次,有效百分比为9.5%;选择“不知道”的频次最低,为60次,有效百分比为4.2%。因此,由此反映的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的消费需求不振。

表10 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

由表11可知,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分布的频次顺序与城乡居民相同,选择“不愿意”的频次最高达433次,有效百分比为44.0%;选择“愿意”的频次其次,为220次,有效百分比为22.4%;选择“不确定”的频次为196次,有效百分比为19.8%。因此,由此反映的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的消费需求不振。

表11 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

由表12可知,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的分布的频次顺序与城镇居民相同,选择“不愿意”的频次最高达194次,有效百分比为48.5%,高于城镇居民4.5个百分点;选择“愿意”的频次其次为99次,有效百分比为24.8%,高于城镇居民2.4百分点;选择“不确定”的频次为50次,有效百分比为12.5%,低于城镇居民7.4个百分点。因此,“不愿意”的比例接近一半反映出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的消费需求十分不振。

表12 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近期是否愿意增加消费性支出

因此,基于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消费意愿低迷、消费需求不振的现实,需要探讨其原因以寻求解决之策。

(五)消费方式。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五“您是否进行过以下方式的消费?”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13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是否进行过以下方式的消费

$B7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7a消费信贷2089.3%15.0% 分期付款30913.8%22.2% 信用卡消费50922.7%36.6% 网络购物40818.2%29.4% 电视购物542.4%3.9% 先体验后购买1436.4%10.3% 租赁消费793.5%5.7% 团购1436.4%10.3% 以上全有211%1.5% 以上都没有36416.3%26.2%总计2238100.0%160.8%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表13可知,新疆城乡居民受访者的消费方式的分布,按照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信用卡消费”(509次)、“网络购物”(408次)、“以上都没有”(364次)、“分期付款”(309次)、“消费信贷”(208次)、“先体验后购买”(143次)、“团购”(143次)、“租赁消费”(79次)、“电视购物”(54次),“以上全有”(21次)。“信用卡消费”最高,可能有个别受访者理解为使用储蓄卡消费。由个案百分比可知:选择“以上都没有”(364次)意味着26.2%的受访者的消费方式十分单一,没有采用过新型消费方式。其余受访者或多或少(甚至全部,虽然频次很少只有21次,占全体受访者的比重为1.5%)采用过上述消费方式,其中36.6%的受访者采用过“信用卡消费”方式,29.4%的受访者采用过“网络购物”消费方式,22.2%的受访者采用过“分期付款”消费方式,15.0%的受访者采用过“消费信贷”消费方式,10.3%的受访者采用过“先体验后购买”和“团购”消费方式,5.7%的受访者采用过“租赁消费”消费方式,3.9%的受访者采用过“电视购物”消费方式。

表14 新疆城镇居民受访者是否进行过以下方式的消费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表14和表15对比可知,新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受访者消费方式分布的差异:农村居民受访者选择“以上都没有”的个案百分比为29.0%高出城镇居民3.9个百分点,选择“以上全有”的个案百分比只有1.0%低于城镇居民0.7个百分点,因此农村居民受访者的消费方式相对更加单一;农村居民受访者排名前5名的消费方式分别为“信用卡消费”、“先体验后购买”、“分期付款”、“消费信贷”、“网络购物”;城镇居民受访者排名前5名的消费方式分别为“信用卡消费”、“网络购物”、“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团购”。

表15新疆农村居民受访者是否进行过以下方式的消费

$B7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7a消费信贷529.7%12.9% 分期付款7514.0%18.6% 信用卡消费10820.2%26.7% 网络购物468.6%11.4% 电视购物91.7%2.2% 先体验后购买8115.2%20.0% 租赁消费213.9%5.2% 团购213.9%5.2% 以上全有47%1.0% 以上都没有11721.9%29.0%总计534100.0%132.2%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因此,扩张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还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方式的多元化,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尤其要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消费方式的多元化,推动农村现代商业模式、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的发展。

(六)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因素。

针对调查问卷问题六“您认为当前制约您或您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是?”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16制约新疆城乡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

$B8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8a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68416.6%49.1% 未来收入预期不好2085.0%14.9% 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大2806.8%20.1% 为子女积攒婚嫁费用1664.0%11.9% 资金被投资占压或用于经营周转1633.9%11.7% 物价上涨严重95123.0%68.3% 消费观念的原因2305.6%16.5% 消费环境欠佳1052.5%7.5% 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居民需求结构不尽匹配932.3%6.7% 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59214.3%42.5% 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3598.7%25.8% 就业压力较大1904.6%13.6% 其他制约消费的因素1102.7%7.9%总计4131100.0%296.5%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表16可知,制约城乡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根据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物价上涨严重,其频次为951次,个案百分比为68.3%,即68.3%的受访者选择物价上涨严重作为制约其家庭消费需求扩张的最主要的一项因素;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其频次为684次,个案百分比为49.1%,即49.1%的受访者选择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作为制约其家庭消费需求扩张的最主要的一项因素;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其频次为592次,个案百分比为42.5%,即42.5%的受访者选择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作为制约其家庭消费需求扩张的最主要的一项因素。

其余的制约因素按照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大;消费观念的原因;未来收入预期不好;就业压力较大;为子女积攒婚嫁费用;资金被投资占压或用于经营周转;其他因素;消费环境欠佳;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居民需求结构不尽匹配。由于新疆一些少数民族储蓄意识不强,因此不少少数民族受访者选择其他因素,或选项少于三项。在进一步追问之下得知,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制约其家庭消费的因素,只要有钱就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表17制约新疆城镇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

$B8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8a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41514.1%42.0% 未来收入预期不好1635.6%16.5% 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大2077.1%21.0% 为子女积攒婚嫁费用1214.1%12.3% 资金被投资占压或用于经营周转1294.4%13.1% 物价上涨严重70724.1%71.6% 消费观念的原因1856.3%18.7% 消费环境欠佳742.5%7.5% 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居民需求结构不尽匹配652.2%6.6% 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42314.4%42.9% 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2418.2%24.4% 就业压力较大1304.4%13.2% 其他制约消费的因素752.6%7.6%总计2935100.0%297.4%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表17可知,根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制约城镇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与城乡居民相同。

表18制约新疆农村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

$B8频率 响应N百分比个案百分比$B8a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26922.5%66.3% 未来收入预期不好453.8%11.1% 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大736.1%18.0% 为子女积攒婚嫁费用453.8%11.1% 资金被投资占压或用于经营周转342.8%8.4% 物价上涨严重24420.4%60.1% 消费观念的原因453.8%11.1% 消费环境欠佳312.6%7.6% 供给结构不合理,与居民需求结构不尽匹配282.3%6.9% 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16914.1%41.6% 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1189.9%29.1% 就业压力较大605.0%14.8% 其他制约消费的因素352.9%8.6%总计1196100.0%294.6%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表18可知,根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制约农村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的三项因素与城乡居民顺序不同,分别是: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其频次为269次,个案百分比为66.3%,即66.3%的受访者选择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作为制约其家庭消费需求扩张的最主要的一项因素,这比城镇居民的个案百分比高出24.3个百分点;物价上涨严重,其频次为244次,个案百分比为60.1%,这比城镇居民的个案百分比低出11.5个百分点;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大,其频次为169次,个案百分比为41.6%,这比城镇居民的个案百分比低出1.3个百分点。选择就业压力较大的排序为第6位,其个案百分比比城镇居民高出1.6个百分点。

因此,扩张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务必要消除或减弱相关制约因素,做到有的放矢、综合治理、有所侧重,应当重点关注:提升新疆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切实缓解城乡居民住房和子女教育压力。

二、新疆消费需求扩张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新疆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构。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包括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力度,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财税工具,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缩小地区间、城乡间、部门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并且重视解决贫困问题,帮扶城乡贫困人口减贫、脱贫。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城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降低不安全感,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使消费倾向趋于正常,提高边际消费倾向,进而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扩大内需。鉴于新疆城镇和农村居民受访者均认为“社会保障”是除“教育”之外另一项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最大的不平等,因此缩小城乡差异,务必在“社会保障”方面缩小差距,需要尽快健全新疆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另外,应当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着力消除或弱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因素。

根据本项目社会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针对制约城乡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最主要因素的排序,应当着力消除或弱化这些制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政策建议依次为:(1)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削弱因为物价上涨严重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严重伤害。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这是扩张当前新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最首要的对策。(2)努力改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的现状,提高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水平和相对收入水平,提高其收入的相对稳定性。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这是扩张当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首要对策。(3)有效缓解城乡居民巨大的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压力。

其他政策建议依次为:(4)健全城乡养老、医疗、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各类收入差距。(6)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7)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新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改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城乡居民形成对未来收入的良好预期。(8)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扩大就业。(9)优化消费环境。(10)优化供给结构,使之与居民需求结构相匹配。

(四)切实控制通货膨胀。

鉴于“物价上涨严重”是制约新疆城乡受访者家庭消费需求扩张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务必先切实控制通货膨胀。增加居民收入不仅仅是名义收入的增加,而应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升。否则,当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只会侵蚀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消费需求低迷,并且使得贫困人口增加或贫困程度加剧,收入差距加剧;或者形成伴随着居民名义收入增加,物价趁机上涨,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并未提高甚至倒退从而民众不满情绪加深的被动局面。

(五)优化消费环境,引导消费文化,鼓励现代消费方式。

一是政府应当通过消费政策来影响消费环境,清理各种抑制消费的政策,调节消费市场,进而通过消费市场来引导生产者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二是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坚决保障居民食品、药品安全,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的出现,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四是引导全新、优良的消费文化。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并非鼓励盲目消费,而是在一定收入水平之下的“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五是创造条件,鼓励现代消费方式的迅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石梦华〕

●新疆经济

猜你喜欢

消费性城镇居民个案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