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推进策略研究

2016-01-06莫世荣赵川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平台教育资源应用

莫世荣+赵川

摘 要: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区域,浙江省积极探索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以空间为抓手,以应用为核心,强调与教育教学业务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资源聚合开放平台,打造社交化教学空间平台,逐步形成数字资源生态平台。

关键词: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76-04

一、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背景

1.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的核心目标

2012年9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时任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三通两平台”是今后几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进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班级层面的汇聚和应用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

2.是教育资源建设的顺势而为

浙江省教育资源建设经历“传统媒介资源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建设”三个螺旋式提升的阶段。如图1所示,基于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形成特级教师工作室、学科网络协作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等十余个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模块。用户覆盖全省90%的中小学教师,资源条目超过30万条,总容量达到3200GB,资源应用绩效显著。

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医疗、交通、金融等其他行业信息化蓬勃兴起,随着QQ、淘宝、微信等社会化应用软件的家喻户晓,社会(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对教育信息化给予更多的期许,对教育资源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用户体系和资源应用体系,构建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应用机制。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不再停留在资源本身的应用推广上,而是基于用户模型和资源模型,实现资源的内生再创和资源的智能推送,以满足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

二、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策略

1.总体分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建设内容。如图2所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包括硬件网络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实施机制建设。

硬件网络按云平台服务要求建设,实现按需扩展和分布式部署,以满足数以万计平台用户对存储、计算性能和网络带宽的要求。

软件平台建设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优质资源班班通平台、各类关键应用和各类资源建设也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紧密相关,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各类应用和资源的承载容器,在班级层面各类应用和资源的汇聚支持优质资源班班通。

管理与运维包括标准规范制定、调研论证、项目研究和应用推进。

(2)平台架构。如图3所示,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三层云架构: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层,实现硬件和网络的按需配置,弹性部署。

PaaS(Platform-as-a-Service)层,为资源服务提供能力支撑,包括能力层与支撑层。能力层由第三方提供,如短信能力、敏感词过滤能力、数字版权能力等,供上层调用;支撑层实现用户鉴权、资源管理、运营维护、统计分析功能,为上层提供基础的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统一维护,避免重复开发。

SaaS(Software-as-a-Service)层,资源应用的软件展现和应用层,包括门户和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空间应用、资源应用等。

PaaS层支撑层实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功能。

(3)接入应用。应用可分为三类:资源类应用,提供资源存储、管理、定价、运营的应用;活动类应用,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如在线备课/磨课、网络教研、协作探究;工具类应用,实现教育教学辅导,如学科工具、错题本、微课编辑模块、统计组件、学习记录与测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满足这些应用的接入。

(4)平台角色。参与人员包括建设者、资源提供者、管理者、应用者。建设者有软件开发商、硬件提供商、网络链路提供商等;资源提供者有企业、教师、社会教育机构等;管理者有国家、省、市、县、校等不同的层级;应用者有教师、学生、家长等;同一类型人员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不同类型人员之间也会存在着相互的关联关系。

面对复杂系统的建设,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分阶段实施,逐步优化完善,才能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2.目标定位:构建开放式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多,结构复杂,完全由省级政府投入建设,或完全由某一家企业承担建设任务,难度较大。要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开放式平台,在开放体系下,才能充分发挥各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开放平台是在政府规范引导下的开放,政府通过用户、资源、资金三个要素对接入开放体系的平台、空间、应用和能力进行规范引导:

(1)提供真实权威的用户身份体系。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二级建设、五级应用”,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唯一真实权威用户身份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省级层面可实现无缝对接,为接入开放平台的平台、空间、应用和能力提供用户授权和身份认证。

(2)提供资源统一存储和检索服务。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依托非结构化文本数据检索技术建立统一的内容检索引擎,并在关系数据库的属性索引基础上,实现混合搜索功能;依托分布式文件系统建立统一文件上传、管理、存储、下载服务。

(3)合理分配政府资金投入。通过运营管理系统引导企业参与运营,对接入开放平台的平台、空间、应用和能力提供准确的统计分析反馈,依据统计结果实施“后付费”制度,即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支付服务费用,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功能,增强服务能力。

在政府规范引导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基础平台通过开放自身的能力接口,使企业可以组装开放平台能力接口和自身的服务接口,以构造新的应用,并使该应用能够统一运行在开放平台上。如图4所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服务系统、用户鉴权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含开发者网站)、统计分析系统等。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下实现与各种能力(如数字版权、通迅能力)的集成,向上实现与各类应用(如学习空间、集体备课)的整合。两翼实现与各类资源平台(如国家资源平台、第三方资源平台)的汇聚,实现与其它公共服务平台(如国家平台、区域平台)的对接。

3.部署方式:以县(区)为基本单元节点协同服务

由于全省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同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部在省级层面部署并整体推进并不适合。依据当前学校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研训开展的现状,以县(区)为基本单元整体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会比较合适。但如果各县(区)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自建设,则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会成为信息孤岛,“人人通”在县(区)之间“人人不通”。

如图5所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部署、包含、对接的方式实现各级平台之间的联接,各节点之间协同互联,为各级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服务。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用户体系、教育资源、运营统计等核心数据的对接。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云服务体系的完善、存储成本的下降、运营机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县(区)平台(或地区平台)将直接利用浙江教育资源公共云服务平台以包含的方式构建虚拟分平台,降低平台管理成本和硬件投入成本。

三、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推进策略

1.构建资源聚合开放平台,实现纵横融通

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纵向层面,向上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向下与各级分平台联接。公益性资源采用上级平台向下级平台逐级免费推送,下级平台选用并呈现在本级的资源平台中,资源的选用可采用资源实体同步或仅资源目录结构同步,视本级存储情况而定。下级平台的资源逐级向上推送,上级平台选用后供本级及下级所有资源平台免费选用。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横向层面,实现与现有(或将建)的资源平台、应用、空间、能力的对接。

纵横对接贯通后,一方面教师的私有资源、群组资源、公共资源之间在上传、共享、报送、审核机制作用下相互转化,促进教师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大量资源使用行为的记录形成大数据,随着用户模型和资源模型的逐步完善,资源推送和知识管理更趋智能化。

2.打造社交化教学空间平台,推动教学应用

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云服务模式下,根据用户(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不同角色及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资源与应用服务的实名制网络教学环境。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旨在提供基于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的个性化学习应用,能够按照空间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类个性化、专业化的资源和应用服务,并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互联互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一方面将资源和应用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汇聚,开展网络化教学;另一方面,各个网络学习空间之间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实现用户好友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分享和应用交流。

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推进策略上,一是为用户提供基本的云存储空间,支撑资源存储和知识管理;二是开放标准接口,接入第三方应用,以汇聚丰富、多样的应用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允许用户根据角色需求和兴趣偏好,实现空间的按需要订制和对外的个性化展示,力求建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主题式空间;四是提供基于SNS的便捷灵活的网络交互,构建“紧耦合”与“松耦合”相结合各类空间“群”与“圈”,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流动、分享,促进“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不同用户之间的有效互动。

3.形成数字资源生态平台,探索市场化交易

通过引导与培育,逐步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具有资源自我生长和按需交换的能力,形成数字资源生态平台。一方面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原本单一个体的教研与学习活动转为交流与协作,而围绕某一教学主题的协作与交流,其过程即是资源的创作与完善。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网络教研应用集体备课模块,将集体备课活动分为 “主备”、“协备”、“个备”三个环节,先由主备人提供教案和教学课件,再由备课组内其他成员辅助修改教案并补充拓展教学资源,最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教案,纳入个人网络空间资源库中。个人网络空间的资源基于SNS,可以实现灵活便捷的分享与流通,而基于SNS的评价与推荐机制在平台层面实现了对资源的择优,为优质资源向更高一级的平台生长提供了通道。

另一方面,按照“公益资源和基本服务由政府提供,特色应用和个性服务由市场提供”的思路,创建“资源超市”,为数字资源提供方、需求方搭建资源交易平台。通过引入“教育云币”,引导用户逐步形成“按需使用,按用付费”的习惯。在“资源超市”的初期阶段,考虑由政府投入为师生用户充值“教育云币”,由用户根据个性需求付币使用资源超市中的资源,各资源提供方则根据收到的“教育云币”定期与政府进行结算。待资源足够丰富且足够吸引用户,同时用户“按用付费”意识已经形成,由用户自行付费购买资源将水到渠成。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平台教育资源应用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