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统计数据采集方式的改革探索

2016-01-06朱艺英

经济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革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联网直报数据采集方式出现了一些不足,改革数据采集方式成为必然。文章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年报为例分析财务统计与会计资料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自动导入系统数据采集方式在财务统计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作法,点明采用自动导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财务统计 数据采集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10-02

我国政府统计机构适应“大数据”发展潮流,成功实施了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四大工程,将全国70多万家“四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通过联网直报上报数据,使财务统计率先步入大数据范筹。但经济社会迅猛变迁以及财务统计与会计资料的密切关系,使得改革数据采集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操作的可能性。

一、财务统计现状

联网直报上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调查对象的负担,促进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的提高,但这种数据采集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示出一些不足之处。

1.信息资料爆炸式增长,让基层统计员应不暇接。我国单位数在不断快速增加,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375.8万个,增长52.9%。特别是近两年,中央实行简政放权政策,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2014年达1293万户,其中新注册企业增长45.9%.数据量越来越快速膨胀,数据来源越来越丰富,使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越来越匮乏,为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大力改革创新数据采集方式在所难免。

2.数据报送时间集中,错误率高。采取企业联网直报采集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调查对象送表负担,但统计人员依旧需要通过简单的判断、筛选、计算和过录,手工填报财务统计报表。企业的财务人员通常在次月15日前后完成财务会计报表,继而完成税务纳税申报表,至于财务统计报表的数据提供只能被安排在17、18日完成,造成最后两天报送的报表占到85%以上。统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统计报表,敷衍了事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错误率高。报送时间集中和错误率高给基层统计人员审核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3.人为录入,效率低下。录入的存在就不可避免造成录入失误,错行、数字颠倒等录入问题防不胜防。

4.重复调查,数出多门。部门之间未建立数据共享制度,执行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政府层层考核所带来的数据扭曲等因素,致使各部门数据打架,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财务会计指标的利用

财务统计在统计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些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经常统计中,都已纳入了财务统计报表或统计指标。现在我们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年报为例进行相关研究。

1.数据来源。财务统计指标的数据来源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纳税申报表及一些会计明细科目资料等。

2.统计方法。财务统计指标与企业财务指标概念对接性好,使财务指标加工整理成统计指标变得简单明了。

财务状况(C103表)中的统计指标,如表1所示:一是大部分财务状况统计指标基本来自企业会计报表,可以从中直接取得;二是少量指标是直接从企业会计科目明细资料取得;三是通过获得会计资料数据,加工计算得到所需要的统计指标数据,如“应交增值税”由多个会计科目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四是个别指标需查找生产记录获取,如“用工人数”需要用到生产记录;五是税金指标可以从企业会计科目明细资料取得也可从纳税申报表提取。

三、改革创新数据采集方式

1.改革数据采集方式的理论基础。国家统计局规划了一幅发展蓝图:凡需要企业填报的,都将由企业通过联网直报系统直报国家统计局;凡需要调查员现场调查的,将由调查员使用PDA即时采集即时上报数据;凡电子化的生产经营信息、企业会计及行政登记资料,都可通过开发自动导入系统直接生成统计资料,最终实现所有数据调查都通过电子化或网络化手段采集数据,实现从统计设计、任务布置到数据采集、加工、汇总、存储、发布整个流程的现代化。

财务统计与会计资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连接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它综合运用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纳税申报表及一些会计明细科目资料。会计资料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数据类型基本上是结构化数据;第二,高价值密度;第三,实时性:第四,数据质量相对有保证;第五,遵循一定的企业标准;第六,涉及领域广阔。相对于互联网数据,会计资料易于统计部门开发,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相对有保证,标准化较高。开发自动导入系统直接生成统计资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采用自动导入系统,解决了联网直报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不足。一是使会计资料与财务统计报表几乎同步生成,也就是在会计资料完成后,即可自动导出财务统计报表,减少了统计人员的填写过程,统计报表与会计资料绑定,所有过录与计算过程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在排除系统错误的情况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质量。二是数据自动上报至平台,减少了统计人员的录入过程,避免了录入错误的发生,节省了录入时间。三是政府统计部门从应用大数据的需要出发,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部门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或修改工作,扩大大数据相关统计标准的应用和适用范围,促进大数据应用背景下统计标准的规范协调统一,从而有效克服各部门数据“打架”问题。

2.改革数据采集技术手段的具体做法。大数据更多的并不是针对统计学的方法论,而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算法的适应性。加快自动导入系统开发,让调查单位开放其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端口,设计各专业财务统计数据采集软件,定期自动地、直接地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获取数据,再通过联网直报系统,将数据自动上报至平台。自动采集系统对数据关联关系设定要求要严格,传统统计调查获取数据虽然有偏差,但往往是随机性的偏差,而系统自动生成数据产生偏差可能就是系统性的,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实验或准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确证软件设计准确无误。

四、可行性分析

通过自动导入系统获得企业的财务数据,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但想有效使用这些数据,必须加快解决几个专业技术问题,如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统计制度,企业一套表制度,设计联网直报企业统一规范的基层表,研究企业原始财务。生产数据的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建堂主编.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探索与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陈怡凤.中国统计,向着“大数据时代”迈进.中国信息报,2014

[3] 鄢来雄.“四大工程”再出发. 中国信息报,2014

[4] 福建省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福建省统计局印制

[5] 周福林.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改进官方统计.中国统计,2013(12)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统计局 福建东山 363400)

(作者简介:朱艺英,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