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府见闻

2015-12-30文洪斌

侨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马厩包公包拯

文洪斌

开封府见闻

文洪斌

当我走进开封府时,举目所见便是仪门两侧的大鼓大锣。许多人去击鼓鸣锣。我首先想到的是千古美名“包青天”。迈进仪门是正厅大殿,所镌“公生明”三字赫然昭彰。庄严的大堂(即正厅)横跨度很大,台阶之上殿檐之下,正在表演《铡美案》京剧折子戏,正演到秦香莲伸冤、包公接案的情节。观者摩肩接踵,里外三层,不少人择高处远望。我心头一震,似穿越千年时空,耳边倏地响起那句著名的京剧唱腔:“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折过正厅,我沿左手边去演武场、英武楼、马厩和俯司西狱。演武场上,英武楼前,正在进行宋代宫廷乐舞表演,古香古色的乐曲伴奏声中,宋代服饰的群女在展示久远的舞蹈,而看到的则是宋代行伍之操练场面。来到马厩前,心生疑窦,堂堂府衙内缘何有马厩?原来,开封府辖骑兵小队一支,由10匹战马组成,直属知府调遣,负责处理京城治安巡逻中之紧急情况。显然,面对京城,10匹战马的小队不足以应付。但由于在天子脚下,谁也不敢擅自扩充队伍。相邻的是府司西狱。开封府是个官衙建制五脏俱全的地方,府司西狱就是关押罪犯的监牢及管理机构,一般案犯、重刑犯、死刑犯、男牢、女牢分得很细。

折回头,越过另一侧的范公阁、明镜湖、弦月山、潜龙宫,就步入了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展示区。这里的清心楼、明理院、拱奎楼、天庆观,文化历史内涵十分丰富。以拱奎楼和天庆观为例,前者乃解试的考场,北宋年间在此曾先后考出20多名状元,中有“三元及第”的宋痒。台阶上“连中三元”图案和两侧角楼“独占(站)鳌头”石雕,表达的即宋人“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对后者的疑团,源自一座道观缘何在开封府内?道教是北宋国教,宋真宗时下令天下州县皆建天庆观,供奉三清帝君。开封府兼管全国佛、道教事务,理应首当其冲。但因京城繁华、土地紧缺,一时没能寻出合适之地建观,索性就把这座高规格的天庆观建在了府衙之内,一举两得:既为本府崇奉道教圣地,亦为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教事务官员之办公场所。这个展示区最珍贵的部分,当是内里珍藏的有关包公的文物,那方宋代“开封府印”的官印和“龙图阁直学士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包拯”的文图自不必说,《孝肃包公家族考略》及“色正芒寒”的提款,《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及翻开的“新刊全相说唱包龙图陈州粜米传略”,都是仅存史料,堪称海内孤本。

如此庞大而繁杂的京城府衙之官,需要出众的才能方可料理,当然,庸官亦非不可履职,但杰出的官,自然会做出杰出的事,带出一个杰出的衙门。《铡美案》唱腔又续响在心中:“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祸到了临头悔不及。 ”这开封府,北宋时即为天下第一府,又称天府南衙。于此履职者,史上金玉落盘,除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先后在此留下官职印痕,而且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帝,登基前均在此府执政。问题是:为何如此众多之人皆史书有载,惟包公被历代推崇颂扬,民间赞誉、戏曲传播,一代延续一代?而且在距开封府不远,又有包公祠一座。缘故只有一条:包公断案,为民伸冤昭雪,不怕皇亲国戚,视权贵如草芥,任人唯法!

其实,北宋的开封府历经千年,原建筑已全部废弃。有幸今按宋代《营造法式》,以北宋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复,在原址成此规模:占地60余亩,总建筑面积14000多平米,从官衙、传说、刑狱、文化几个区域尽展北宋官衙文化。包拯不仅本人是清官,而且据《宋史》载:他叮嘱后代子孙如果做了官,“若有犯贪污罪的,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不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公形象已成为民族正气与美德的组成部分。

侨园

猜你喜欢

马厩包公包拯
送《包公家宴》,享德育大餐
包公吃鱼
在马厩
“女包公”
谁在说谎呢?
包拯智擒偷锅贼
包拯:我的好名声多亏了欧阳修
包公与魔镜
铁面无私
——包拯
包拯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