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翰墨情怀 师承有序
——记徐建洪书法艺术之路

2015-12-29禹云求

统一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书艺兰亭序草书

■ 禹云求

翰墨情怀 师承有序
——记徐建洪书法艺术之路

■ 禹云求

徐建洪艺术简历

徐建洪,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调研员。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书法,先后学习欧体、赵体,行书学习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草书学习孙过庭《书谱》、怀素《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篆书研习《石鼓文》等。多年来日日临帖,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书风。

徐建洪学习和研究书法多年,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近年来求墨宝者日渐增多,名声鹊起。

多年学书 师承有序

徐建洪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边乡,他最早的艺术印象是小时候在老家周围几十里,观看祖父带领伯父和父亲为庙宇雕刻佛像,为有钱人家雕刻龙凤大床。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四周邻里所办大事和重要活动总离不开他的书法作品。每当看到父亲铺纸、研磨,挥洒自如完成一幅作品,得到大家一片赞誉时,他也充满自豪。上小学时,他在父亲教导下开始学习书法,“点如瓜子,捺如刀”成了他最初学习书法的基本法则。浅浅的法则是对初学书法者的提示,学习古人优秀作品才是必经之路。父亲把珍藏的欧体字帖搬出来,告诉他欧体是学习规范笔法的基本途径。从此,他对欧体笔画结构进行专注临写,对欧体书法磨练多年后,他感到欧书险劲、圆润兼而有之,“势如削玉”的楷法风格,险劲过之,温柔蕴籍不足。对欧体的淡然,使他转而学习赵孟頫温润洒脱的楷书。后来到部队,有幸在机关工作,便利的条件使他继续坚持了书法的学习,先后临写赵孟頫《胆巴碑》、《道教碑》。

喜遇恩师 书艺升华

在部队后期,徐建洪对王羲之《兰亭序》临习日久,处在如何进步的彷徨中。1986年,徐建洪转业到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当得知在全国书法界具有相当知名度,获得过国际书法比赛金奖,毛主席纪念堂显要位置也陈列有作品的史穆,竟然也是黄埔同学,他感到喜出望外,终于有机会接触仰慕已久的名家了。徐建洪带上书帖,把自以为写得满意的一幅行书呈给老师看,老师指出了很多问题,从字帖伪劣到行笔应注意事项等等,并将自己以学者访问日本时,带回来印刷精美的《兰亭序》贴送给他学习。除了行书,史穆鼓励他学习草书。写得好的草书是书法中的最高境界。这些年徐建洪对孙过庭《书谱》、怀素的狂草进行研习,并融会贯通,成果丰硕。在书法审美上,史穆教诲他要“积小曲为大直,积小直为大曲”,这样书法作品才赋有音乐的美感。对谋篇布局多次示范讲解,带他参加大小笔会,领略其他书家的风采。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他终于得以取法乎上,书艺日臻完善。老师很高兴地说,徐建洪字如其人,势头可喜。

书艺功夫在书外,这是古人的总结,也是史穆经常告诫他的。老师总是语重心长提示他要戒浮躁、多读书,尤其对古典文学、古诗词、古代历史要多读多记,增强素养。优秀的书法作品是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沃土上的,离开了文化素养,书法就失去了灵魂。老师有诗云:“明时兴会浑忘老,十斛松烟一架书。”这是史穆手不释卷苦读书的真实写照。徐建洪把这句诗录在案头,作为座右铭。徐建洪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充实自己。这几年他更加努力,作品多次在省内外书画大赛中获奖。2012年,作品《王昌龄诗一首》获得牡丹吉祥中国艺术大展赛金奖。部分作品传入香港、台湾、美国,并被选为出访礼品。

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温馨香。徐建洪的楷书规整古朴,行草流畅奔放,草书险中有变,让人赏心悦目。笔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他的作品。

猜你喜欢

书艺兰亭序草书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不动了?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书法作品
书艺之美
【书艺之美】
自作诗(草书)
《王羲之 兰亭序》
《阳泉 草书赋》
王羲之书兰亭序
书艺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