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抗战档案活起来—— 常州市发掘利用日本侵华档案综述

2015-12-28张步东翁丽娟邱北海

档案与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抗战历史日本

张步东 翁丽娟 邱北海

(常州市档案馆,江苏常州,213022)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临近,抗战档案的保护利用也掀起了一股热潮。以各种珍贵档案资料及抗战图片等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学术研讨、纪念活动也纷纷展开。江苏是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地,是日本侵华战争灾难深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通过外搜内挖,新收集、发掘、整理出一批日本侵华档案,并重点保管、研究了其中的百余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日本侵华史研究的空白,进一步还原了日本侵华的历史真相。

一、200余件抗战档案以新面貌展示——档案保护整体提速,展示利用呈现多样化

从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到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后,日本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一场销毁档案的国家行动。侵华日军烧毁了几乎全部档案和秘密资料,所以今天人们已不可能查阅到日军的系统档案。常州市档案馆克服困难,开拓思路,新发掘的日本侵华档案是日本投降时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档案,是日军自己留下的侵华铁证。

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内容丰富、严密有序,其中一些是日军遗留的。溧阳市档案馆精心保存着《别桥镇》《南京上海地方详细图》《上海附近明细图》《陇海线战局地图》《满蒙联国境大地图》等9张日本印刷发行的中国老地图原件。其中,溧阳《别桥镇》地图长57厘米、宽43厘米,黑白印制,主要标注了公路、村庄、河流、要隘等,地名明细清晰,同时还涉及周边金坛、宜兴和长荡湖等地交通。地图边上标明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测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七月公路修正,同年十月制版,日本支那派遣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复制,支那派遣军参谋部印制。

日军遗留档案内容全部为日文书写,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档案主要有报告、规定、信件、月报、要报、电话记录、民情调查、动态观察、调查表等文本记录,还有一些图片资料。档案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方面,档案从内容到形式、从记事到行文都比较规范、严密、有序,内容较为完整翔实。

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具有特殊价值。这批档案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形成的,真实记录了日本侵华的各种活动。多数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当一部分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经过比对、考证、研究,将这些档案记载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就能够还原出一段日本侵华历史。

200余件档案主要涉及日军军事地图、支那画刊,常州、金坛、溧阳等地被日军轰炸惨状,社会、企业、民众损失调查表,常州沦陷后日军实施经济侵略调查,战后抗战老兵回忆录,新四军在江南抗战老照片、版画、函件,民众支持抗战物资凭证,新四军减免租息政策等内容。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档案有的对日本侵华所犯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有的对早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罪行提供了新的佐证。

坐落在溧阳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自1984年11月旧址修复竣工并对外开放以来,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展出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地图、兵器等实物近200件,珍贵的照片、史图等200多幅,其中多件为国家级珍贵档案。馆长张燕说:“通过弘扬抗战精神,讲好抗战故事,我们希望纪念馆能成为国内外和平教育基地。”

近年来,抗战档案征集、保护在整体提速,展示利用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展示活动在各个抗战遗址和档案部门展开。

二、近一半抗战档案尚未发挥社会功能——史料挖掘不够,价值内涵提升不足

常州从1938年11月29日沦陷后,百姓饱受痛苦,国破家亡。八年全面抗战终于胜利,举国欢庆,这是民族的胜利。

在常州市档案馆和其他有关单位中,保存有数百件的抗战档案,这些档案大致可分为物品类、宣传品类和函电类,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图、版画、标语、枪械、卫生器械等等。做好抗战档案的保护利用,可以印证历史、教育人民、配合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就国内抗战档案保护现状而言,由于受条件、管理和使用权的限制,多数抗战档案尚未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就抗战档案展示利用而言,也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比如对抗战档案资料的搜集、研究、保护,普遍偏弱;资金投入重点往往放在了基建工程上,有的扩建大馆舍、大广场、大牌坊,喧宾夺主的案例屡见不鲜;有的不注重内涵挖掘和展示水平的提升,脱离实际价值,片面追求气势,而内容却显空洞;有的档案复原陈列缺少实物支撑,或以复制品为主,多地陈列共用相同的文字资料和照片的现象比较普遍。

此外,据了解,民间私人拥有的抗战档案资料占有量较大,调动民间和社会力量保护抗战档案应成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

三、探索建立利用联动机制——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的历史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日本侵华期间,日军用档案记录了自己的侵略行径。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档案,不仅能够还原历史真相,而且能够警醒和启迪世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还原历史,戳穿日本右翼谎言谬论。历史真相是抹杀不掉的。近年来,日本掀起了一股否认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翻案的妖风,抛出了“侵略定义未定论”“慰安妇必要论”“南京大屠杀虚构论”等谎言谬论。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地颠倒黑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档案已被蓄意销毁,查无对证。常州市新发掘、搜集的200余件日本侵华档案,将历史事实真相昭彰于天下,以不容置疑的铁证,戳穿了日本右翼的谎言。深入发掘、充分利用这些档案,客观、真实、全面地还原这段历史,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进一步揭露批判日本的侵华罪行,有力反击日本右翼言行。

戚机厂邀请武进县商会函

2.尊重历史,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只有尊重历史,才能正确面向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德、意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危害和灾难,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为框架,确定了战后国际秩序,已经为世界带来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但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右翼势力抬头,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并利用钓鱼岛问题渲染“中国威胁”,为其修宪强军、实现军事大国目标制造借口。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就是否认日本发动侵略的历史,挑战国际法权威,企图摆脱战后《和平宪法》的束缚,破坏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这200余件日本侵华档案,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本质,客观上批判了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翻案的倒退行径。深入发掘、充分利用日本侵华档案,有助于警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高度警惕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阻止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和平美好的明天。

3.铭记历史,从苦难中汲取自强不息、民族复兴的力量。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121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中国人民饱受丧权辱国之痛。84年前,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国土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东北进入了日伪统治的黑暗时期。78年前,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全面抗战。这200余件日本侵华档案,既真实记载了中国人民的一段苦难历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击侵略的斗争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深入发掘、充分利用日本侵华档案,把历史档案上升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财富,有助于警醒世人、教育后人,不断从历史的苦难中汲取力量,居安思危,奋起自强,实现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

猜你喜欢

抗战历史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新历史
抗战音画
历史上的6月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