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舸争流 水上竞渡

2015-12-2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划艇皮艇皮划艇

百舸争流 水上竞渡

文/石 文

皮划艇是一项较为专业的运动项目,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急流回旋项目。由于花费太高,该项目也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马上撤出了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恢复了该项目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该项目,而悉尼奥运会也举行了该项比赛。德国、瑞典和前苏联等欧洲国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一、皮划艇的起源与发展

皮划艇(canoe and kayak)分为皮艇(kayak)和划艇(canoe)两个项目。皮艇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所制作的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划动。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实际上,这两种艇都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因此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香港、澳门等地都把皮划艇称为独木舟。

独木舟是人类祖先在原始社会就已广泛使用于渔猎和运输的水上劳动交通工具。原始的独木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过,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亚的印度和西欧的荷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等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

现代皮划艇运动产生于1865年,苏格兰人麦克格雷戈以独木舟为蓝图,制造出第一支皮划艇“诺布·诺依”号。1866年他创建了英国皇家皮划艇俱乐部,并举办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赛。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划艇联合会”。同年,第8届奥运会期间还进行划艇表演赛。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皮划艇开始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进行了9项比赛。此后,皮划艇的比赛项目不断变化,奥运会共设有12个项目。

皮划艇运动逐渐兴起,到19世纪末,皮划艇运动已成为欧美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但是,它比我国的“龙舟竞渡”晚了将近2000年。

在皮划艇运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少人为了提高船速,热衷于艇形的改造。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赫曼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将皮艇制造成鱼形,提高了船速。以后,英国造艇家弗龙德发现船体越长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因此造船者纷纷加长船体。1923年,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组成了一个工作委员会,规定了艇的长度为5.2米,宽度为51厘米,一直延用至今。

1956年又出现了凹形船体。到1960年,横向的凹形轮廓线达到了顶点。1964年,国际划联又制定了“无凹面”的规则,使艇设计标准化。但是人们又设计了菱形皮划艇,1972年出现了玻璃钢艇。又出现了蜂窝结构的碳素纤纸艇,而美国造船家为了提高船速,在皮艇外壳,制造了人工鲨鱼皮,其表面有一层平行的“里布勒特”沟纹,这些又细又密的沟纹,能使水平稳地流过,而不会形成旋涡。但是这种设计未被国际划联通过。尽管如此,其精神仍是可嘉的,因为皮划艇运动必须协调人的技术、运动器材和水的作用这三者的关系。

随着皮划艇运动的广泛开展,各国相继成立了皮划艇俱乐部。

1924年1月,由丹麦、瑞典、法国和奥地利发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划艇代表会”,缩写为I.R.K.,拟订了代表大会的章程和第一个皮划艇竞赛规则,规定比赛的艇种有皮艇、划艇和风帆艇,比赛的距离为1500米和10000米,比赛的形式有普通比赛和接力比赛两种。

二、皮划艇与奥运会

在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皮划艇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举行了9个项目。奥运会设12个皮划艇静水比赛项目,男子包括:1000米单人皮艇和双人皮艇、1000米四人皮艇、500米单人皮艇和双人皮艇、1000米单人划艇和双人划艇、500米单人划艇和双人划艇;女子包括:500米单人皮艇、500米双人皮艇和500米四人皮艇。

皮划艇激流回旋在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72年以后到1988年的奥运会都没有列入该项目,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激流回旋比赛重返奥运赛场。奥运会设4个皮划艇比赛项目:男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男子双人划艇和女子单人皮艇。

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始,皮艇和划艇都增加了500米距离的比赛项目。1976年、1980年和1984年的三届奥运会上,男子皮艇15块金牌,苏联得5块,民主德国与新西兰各4块。划艇12块金牌中,苏联占三分之一,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各两块。女子7块中,民主德国占3块。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美国和新西兰的男子皮艇冲击了欧洲的一统天下,夺走了3块金牌,但是德国、苏联和匈牙利仍保持着强大优势。苏联解体后金牌分布的格局有所变化,而德国的优势更为突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独联体只获得1 块金牌,而德国却夺取了6块。非、欧洲国家只有澳大利亚获得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欧洲国家再度称霸划坛,包揽了全部12块金牌,其中德国队在多人艇项目中获4块金牌。

上述这3届奥运会的36块金牌,男子皮艇15块,德国有5块;女子皮艇9块,德国也是5块;划艇12块,德国有3块。因此德国在目前皮划艇项目中是最强大的,它在近3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达总金牌数的三分之一强,其次是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尽管在第26届奥运会上皮划艇金牌的获得者都是欧洲国家,但人们也同时注意到,金牌已分散到6个国家,竞争愈来愈激烈,成绩愈来愈接近了。

三、皮划艇在中国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与皮划艇运动十分相似的“划龙舟”比赛。现代皮划艇运动是于1930年前后传入中国的。英国人首先在上海设立了“划船总会”,后来俄国人又在东北设立“水上俱乐部”,那时的皮划艇运动是专供外国人娱乐的。

1952年底,中国首次制造出自己的皮划艇。1954年在北京市水上运动会上,设立了男子1000米和女子500米皮艇比赛项目。“文革”期间,皮划艇运动被迫停止开展,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1974年中国加入国际划联。1975年皮划艇被列为全运会正式项目,同年中国开始参加世界锦标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孟关良和杨文军取得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标志中国皮划艇运动已经有部分项目步入世界最先进行列。

四、皮划艇的分类

1、花式艇

1999年加拿大RIOT KAYAK百途皮划艇公司设计了第一艘现代花式艇Disco。花式艇一种比较小形的独木舟,容积小、长度短,适合做花式动作,一般长度约在175 cm-210cm,容积约在41gal-60gal,需要有较好的操控技巧。

2、激流艇

体形、容积较大,较适合下溪或短程河流探勘,一般长度约在220cm-300cm,容积约在65gal-80gal。

3、海洋舟

艇身修长,一般为4米以上,带尾舵,易于控制方向,适合长距离旅行。

4、中短途旅行艇

船身宽大,平稳,适合新手短距离旅行。

5、平台式独木舟

大部分用于休闲方面,也有许多冲浪舟是平台舟。

6、钓鱼艇

专门为钓鱼爱好者设计的休闲艇,增加了钓鱼架、饵料盒、锚架等。

五、皮划艇的场地

1、静水项目场地设施

在奥运会比赛中,皮划艇静水比赛通常与赛艇比赛合用一个水上赛道,为满足赛艇比赛的需求,赛道必须满足以下最小测量范围的要求:长1400米(直线距离),宽120米,最小深度2米;航道旁边至少有一边直的河岸离第一条航道的最大距离为50米。

河岸是缓和的防浪斜坡,由大石块或其它特殊材料建成网状,以便波浪翻滚不至溢出河堤。水面设置一条专用通道,让参赛者进入比赛区或训练区。皮划艇静水奥运会比赛距离为1000米和500米。比赛采用9条航道,每条航道宽9米;在布置比赛航道时必须根据规则规定的“A1-bano”系统布置。在奥运会上必须使用自动起航器和电子计时系统。

比赛场地的重要设施之一是终点塔。这是比赛的核心区域,一般为4或5层的小楼,作为终点计时系统操作室、终点计时裁判室、仲裁室、竞赛委员会、终点录像室、广播室和媒体摄像室等使用。一般情况下,贵宾区紧邻终点塔,便于观看运动员通过终点线的精彩表现。

另一个重要设施是艇库。艇库一般靠近上下水码头,与运动员活动区和其它比赛设施临近。比赛艇一般存放在架子上,艇库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在举办比赛时也可把船停放在室外。

2、激流回旋项目场地设施

赛道长为250-400米。其测量标准是从起点线至终点线之间水道的中间最小值;赛道最小平均宽度8米,水流落差一般大于5米,水深大于0.6米。

热身和放松水域一般在起点区域或终点区域。

赛道中有固定的和可移动的障碍物。根据训练和比赛需要,可以将障碍物组合成多种不同形式。比赛时,赛道中布置18-25个水门。其中一部分是顺水流方向的顺水门,另一部分是逆水流方向的逆水门。其中至少6个,最多7个逆水门,比赛中运动员要不触碰门杆,顺利通过规定的顺水门和逆水门。

水门由两根悬垂的门杆组成。顺水门杆漆成绿白相间,逆水门杆漆成红白相间,最下面的一段均为白色。门宽指两门杆之间的距离,介于1.2米-4米之间。门杆为圆形,长1.6米-2米,直径3.5厘米-5厘米,有足够的重量,刮风时不会有大的摆动。门杆下端距水面约20厘米高,以不被水触动为宜。

运动员在比赛时必须按门编号顺序通过水门。门号牌为30厘米长,30厘米宽,底色为黄或白色,两面用黑漆写上20厘米高的号码。

六、皮划艇器材

1、静水皮艇

主要附件有脚蹬板、坐板、舵杆、舵绳、舵等。国际规则对皮艇的长度、窄度及最小重量均有限制。

运动员划桨时坐在船舱内,面向前方,两手握一支两头有桨叶的桨在船两侧轮流划水,并用脚拨动舵杆来操纵航向。划桨频率高达130-150桨/分,艇速可达5米/秒以上。

皮艇舵是皮艇上的附属装置。是一个控制皮艇方向的简单装置,包括舵叶、舵轮、舵绳、舵杆等。舵杆在运动员的脚蹬板上,运动员划桨时两脚撑在脚蹬板,需要皮艇转向时,就用脚拨动舵杆,舵杆围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当丁字形的舵杆转动时,牵动舵绳并带动连结在舵绳另一头的舵轮。舵轮是紧紧连结在艇舵上的,实际上舵绳牵动着舵叶转动,从而使皮艇转向。

比赛规则规定:皮艇如果因为装舵而加长了艇体的长度,就要限制舵叶厚度。单人艇和双人艇的舵叶厚度不得超过10毫米,四人艇的艇叶厚度不得超过12毫米。

皮艇桨是运动员划动皮艇前进的工具。皮艇桨是桨杆两头都有桨叶的双叶桨。其主要结构特点是两片桨叶的方向成垂直或接近垂直的交角。根据桨叶偏转的方向不同,分左转桨和右转桨,运动员可根据其握桨习惯而选择左、右桨。由于规则对桨叶的大小和形状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近几十年,皮艇桨的发展变化极为迅速。

各种桨的重量、长度、形状、桨叶及桨叶面积大小,可根据运动员身高、技术风格、力量大小、性别及艇种进行选择。

2、静水划艇

划艇运动员在艇上单腿成跪势,另一条腿成方步,两手上下握一支单叶桨。有左右桨之分,例如左桨运动员的右手在上握住“丁”字形的手柄,左手在下靠近桨叶处握住桨杆,右腿向前成方步,左膝跪在跪垫上。

划艇没有舵,运动员靠桨来维持平衡和控制方向。由于每划一桨后要提桨出水,然后到前面插桨划水,因此船速不如皮艇均匀,桨频可达70-80桨/分。

制造艇壳的原材料是航空胶合板或玻璃钢。划艇的长度、最少重量均有限制。

规则规定划艇制造时必须使船体纵轴的两侧对称,不能有舵及任何能指导航向的设施。

划艇可以完全敞开,如果有覆盖的甲板,则单人划艇封闭部分从船头量起不能超过150厘米,从船尾量起不能超过75厘米;双人划艇的敞开部分不少于295厘米;四人划艇的敞开部分不少于410厘米。单人划艇和双人艇可以完全敞开,最少敞开长度为280厘米;船的边缘(船舷上缘)可沿整个限定的敞开处延伸,最多在船上延伸5厘米。

舟艇最多可有三个加固条,每个加固条的最大宽度为7厘米。比赛时,船上不可放置各种电子或电动器械,其中包括水泵、测速仪、疲劳测量仪、心率表等。划艇桨是运动员划动划艇前进的工具。划艇桨是一头有桨叶的铲状桨。单人划艇、双人划艇、四人划艇桨的规格稍有区别。

划艇桨一般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如今发展为用碳素纤维作材料。碳素纤维结构使桨杆更加坚固、耐用、轻便而易于维修。桨杆的横截面通常成圆形,使桨叶有更好的方向性,有利于用力,也使桨杆有更大的抗弯能力。

划艇桨的桨叶与皮艇不同,桨叶沿中心线成对称状。不对称的桨叶会产生不平衡的表面,从而在动力作用下产生扭转力矩。划艇桨的叶面起着推进、操向和控制船平稳的多种功能。

2、激流回旋项目比赛器材

皮划艇激流回旋的器材共有三种型号,规格尺寸不同。单人皮艇至少长3.5米,宽0.6米;单人划艇至少长3.5米,宽0.65米;双人划艇至少长4.1米,宽0.75米。

艇的最轻重量(以艇处于干燥状态时重量为准):单人皮艇9千克;单人划艇10千克;各种型号的双人划艇均为15千克。艇上的装饰是附件,不是艇的一部分。参赛艇的艇头和艇尾部分的最小半径,水平方向为2厘米,垂直方向为1厘米。艇上不允许装舵。

皮艇是带舱盖的艇,运动员坐在舱内用双叶桨划动;划艇不是带舱盖的艇,运动员跪在舱内用单叶桨划动。

七、文明观赛

皮划艇比赛是一项能够给人很大美感和愉悦享受的运动,它既有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运动员完美发挥技术时展现的运动之美和韵律之美。所以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应当动静结合。

观看比赛的时候,观众能欣赏到运动员矫健的体形,有力的动作,漂亮的舟艇在激流中划过的轨迹。再加上人体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三大要素,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皮划艇比赛因为在室外进行,加上水的反光作用,观众一定要注意防晒并进行适当的防暑降温的保护。

由于皮划艇项目的比赛场地都选在室外,观众也只能在水面的两岸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在静水比赛项目中,无论是单人项目还是多人项目,比赛的关键在于节奏的掌控。观众最好能找准运动员的比赛节奏,跟着运动员划桨的节奏为他们加油,这样才会真正帮助运动员。

猜你喜欢

划艇皮艇皮划艇
有惊无险皮划艇
莫干山漂流记
住手!
划皮艇
透明划艇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中国划艇队2014年冬训运动负荷特征解析
舰载机飞行员开展海上皮划艇训练研究
皮艇球:球艇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