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物联网浪潮 还在智能硬件

2015-12-27王稚聪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英特尔联网供应链

王稚聪

英特尔 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

看物联网浪潮 还在智能硬件

王稚聪

英特尔 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硬件,从PC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技术浪潮不断革新,其中物联网发展迅猛。有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总量将达到500亿。

在英特尔看来,物联网主要分为三个场景:一是工业级解决方案,二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产品,三是移动环境中的产品。

无论基于哪种场景,无论个人、物体还是人机协同过程,如果没有云,就很难实现智能。因为云出现后,计算技术改变了很多,当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使用者同时使用,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在此环境下,硬件设计更加复杂了。以前,硬件工程师会较孤立地看待一个硬件系统设计。现在,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必须高度协调,考虑硬件和软件及后端服务总体呈现的方式。

现在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很多甚至不到一年。在国内,智能硬件研发时间也逐渐变短,抢占先机非常重要。

那么,智能系统如此复杂,是否有可遵循的流程、系统和方法呢?

面对挑战,英特尔将开发周期中的流程管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市场需求分析

如何找准客户需求?主要有两类做法:一是市场调查,通常采用和客户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包括大规模的消费行为调查,从而得知关于产品各个细分属性的反馈,通过统计可将潜在的诸多变量归为几类。

还有一种方法是场景观察,派专人在实际消费场景深入观察,从而直观了解客户使用产品时会遇到的问题,这也属于实证的一种手段。

产品概念形成

把握客户需求后,如何把客户需求形成概念化的产品?

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客户需求从市场部、销售部、客户服务部、产品部反馈到开发部门时,需将直观语言转化为工程化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国内,智能硬件的开发往往过于重视工程和技术,而忽视设计和艺术,导致产品可能技术上非常过硬,却并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传统硬件设计工程师一定要和产品功能与外观一体化设计的公司相结合,精巧的外观设计才是对产品技术的最佳呈现。

另外,如果产品不能和实际生活高度融合,就不能称之为产品,而只是一种试验性的概念。而如果技术能在具体生活场景里展现,体现一种服务的价值,哪怕是娱乐价值,一旦结合到位,也就离成熟产品不远了。

最后,有个性的同时还不能因忽视了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和公司最本真的特点,而模糊了产品真正想要传达的意义。

研发控制

在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包括人才、供应链等。

首先,核心研发团队需要持续的经验累积,不但自己要长期坚持,合作伙伴也一样。其次,一定要了解供应链的边界能力,考虑可生产性因素。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供应链,产品的开发要注意做好管控,达到品质与成本的平衡,因此采用平台和模块化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德系汽车,包括SUV和轿车系列,都是在同一个底盘上做出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平台设计。

售后考虑与战略协同

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测试及整个包装过程都非常重要。在硬件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明确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经形成良好品牌的公司,如果产品太过创新,走出了品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的已有认知,就会伴随着非常大的风险。应该明白,产品是品牌的具体呈现,如果真要进行革新,也要注意下一代产品和品牌的协调性。

智能硬件的创新和孕育过程非常复杂,是统筹与规划、工程与设计、艺术与科学、数据与灵感的高难度整合,需要公司全体部门、整个供应链共同参与。我们需要为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和智能体验模式进行设计,通过产品传递企业和设计者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英特尔联网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英特尔携手一汽集团,引领汽车行业全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