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衔崇拜”风当止

2015-12-26柏木钉

发明与创新 2015年9期
关键词:候选者王晓东头衔

文/柏木钉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拥有两个院士头衔:早在2004年,时年41岁的他就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于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前不久笔者向他约了一篇署名文章,并替他代拟一段“作者简介”,其中习惯性地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放在前面。没想到,征询王晓东意见时,他把这两个许多人引以为荣的院士头衔都删去了,代之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笔者感慨之余,不禁联想到社会上流行的“头衔崇拜”现象。比如,在组织学术会议、各种庆典时,主办者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请名气大、头衔多的“名人”出席,仿佛只有这样才上档次;在进行项目评审、成果鉴定时,组织者动辄让“两院院士”牵头,好像只有这样才有权威性;许多学者、专家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长串头衔: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这种见怪不怪的“头衔崇拜”现象,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关系重大,因为它所反映的是人才标准、学术标准和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在选人用人上,是看真才实学还是看浮名资历?在学术评价中,是看水平还是看头衔?在实际工作中,是追求科学贡献还是追求当院士?答案无疑是前者。但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头衔崇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颠倒了名与实的关系,加剧了论资排辈倾向,误导了青年人的目标追求。更令人担忧的是,受“头衔崇拜”的影响,30岁当“杰青”、40岁当长江学者、50岁当院士,已成为许多年轻科研人员心照不宣的奋斗目标。如果任“头衔崇拜”继续流行、泛滥,将会贻害无穷。

破除“头衔崇拜”,需要正确认识“头衔”与真才实学的关系。俗话说“名实相符”,但在许多时候“名”并不代表“实”,甚至与“实”相距甚远。就拿广受追捧的院士头衔来说,候选者大都六七十岁、已过创新的黄金期;评选院士所依据的,是候选者此前做出的科技贡献,而非评选时的学术水平。正如已故院士王选所说:“我38岁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却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可见,千万不能把最高学术称号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更不能把院士尊奉为“最高学术权威”。最高学术称号院士是这样,其他名号、头衔也大抵如此。

破除“头衔崇拜”,破除论资排辈,以真才实学论英雄,应当成为今后进行人才评选、成果评价等科技活动的自觉守则。在这方面,已经成名成家、拥有众多头衔的学者专家,更应自珍自重、以身示范。

猜你喜欢

候选者王晓东头衔
我能猜到你心里的数字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废除多余头衔
有教授头衔的长征老战士成仿吾
一颦一笑
用肉眼看到的最远的星星是什么?
懂事了
比大小等
最满意的答案
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