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黄平中华山水库除险加固方法

2015-12-25李常青贵州和力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18

江西建材 2015年1期
关键词:坝面马道堆石

■李常青 ■贵州和力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18

1 工程概况

中华山水库位于黄平县一碗水乡石坡村境内,工程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2',北纬27°08',距黄平县城52km,有乡村公路从坝顶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水库所在流域为乌江水系,是余庆河右岸一级支流平溪河支流川岩河上游卜水塘河段,全流域面积19.40km2,主河道全长8.5km,坝址以流域面积3.8km2。工程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设计灌溉面积6550亩,工程实际灌溉面积3030亩。

2 工程建设历史

中华山水库工程由原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设计,建设管理单位为黄平县中华山水库工程指挥部,施工单位为湖南省邵东县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工程于1991年8月动工兴建,1993年12月完成大坝枢纽工程,1994年12月完成灌溉渠系总干渠,中干渠。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左干渠、右干渠虽作出设计,但尚未修建。

水库工程枢纽包括大坝、左岸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大坝原坝型为沥青玻璃丝布油毡防渗加刚性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31.5m,坝顶高程1014.0m,坝顶长136.5m,坝顶宽4.0m,迎水面坡比1∶1.1,C10 混凝土预制块护面,下游坡比1∶1.3。

由于该工程系贵州省水利科学所的科研试验项目,不确定因素较多,建成后,水库不能蓄水,大坝渗漏主要存在:大坝沉降变形拉裂防渗体产生的坝体渗漏,和坝基渗漏等问题,至使大坝上游面局部刚性面板、防渗油毡断裂,坝面塌陷。2001年经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对该工程进行防渗加固设计,对大坝上游面进行粘土填筑,将原坝坡由原坡比 1∶1.1 调整为 1∶2,马道以下坝面坡比 1.2.5,设一级马道,马道高程为1000.0m。对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大坝上游坝面采用铺设土工膜进行防渗处理,面层铺砌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工程达到现有规模。

图1 坝体剖面结构图

3 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成运行期间,大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建成蓄水后,大坝上游面即出现局部刚性面板、防渗油毡断裂,坝面塌陷现象,未能正常蓄水。(2)2001年12月防渗加固工程完工后,水库能够正常蓄水运行。至2005年大坝坝体又出现渗漏,下游坝坡脚渗水量大,渗水量约10-25L/s,大坝上游面右岸一级马道坝肩距趾墙3、10m处各出现坝面渗漏塌坑两处,拉裂坝面土工膜,形成透水通道,危及大坝的安全。

图2 上游坝面及塌坑点

4 大坝渗漏成因分析

根据查阅当时的工程设计及施工资料,水库坝体主要分为两个堆石区,大坝主坝体下部为Ⅰ堆石区(高程1000m以下),为主要承载区,施工时用于Ⅰ堆石区的石料来源有弱风化、微风化及新鲜的砂岩。大坝主坝体上部(高程1000m以上)为Ⅱ堆石区,石料质量较Ⅰ区低,施工时用于该堆石区的石料来源有中风化以下的砂岩。但是,在工程施工时,大坝堆石料选料不符合要求,堆石料级配极不合理,中小填料严重不足,形成架空空间;原设计为抛石的变成了整车倒石,堆石体也没有进行压实(碾压),致使坝体建成不久,即造成不均沉降变形。坝顶及下游砌石护面沉陷成波浪形状,陷深达20cm以上,既有水平变形又有垂直变形,在坑探时,发现在1.5m以上较密实,1.5m以下为架空空间,1.8m以下松散堆体,造成刚性护面与坝体堆石体之间有明显架空空间。致使上游防渗沥青玻璃丝布油毡结构和刚性护面存在变形拉裂,坝面塌陷,造成水库大坝渗漏。

2001年对该工程进行防渗加固设计,主要设计方案为:大坝上游增加粘土斜墙(压实),迎水面采用土织物复合防渗膜防渗(二布一膜);坝基及周边设截流墙,并进行帷幕灌浆防渗;改造了坝顶防浪墙,下游坝面重新修整。原上游坝坡由原坡比1∶1.1调整为1∶2,马道以下调整为1.2.5,马道高程为1000.0m。2001年12月防渗加固工程完工后,水库能够正常蓄水运行。至2005年大坝坝体又出现渗漏,下游坝坡脚渗水量大,渗水量约10-25L/s,大坝上游面右岸一级马道坝肩距趾墙3、10m处各出现坝面渗漏塌坑两处,拉裂坝面土工膜,形成透水通道,危及大坝的安全。

水库大坝第二次进行防渗加固后,正常运行了3年,在期间,在马道上部,接近马道高程出现多次沉降区域,虽经局部处理后仍能运行,但在2005年终被击穿,形成较大的渗漏通道。究其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坝体斜墙填筑料压实性较差,填筑不均匀,局部碾压不密实,层间存在渗漏通道,填筑料并非均匀粘土,部分为风化渣料,不能起到防渗作用。二是,坝体斜墙填筑料后堆石体发生较大变形沉降,带动上面粘土层塌陷,拉裂防渗膜,形成渗漏通道。为什么沉陷多出现在马道高程上部,主要是粘土填筑厚度受马道设置影响,突然有较大的变薄,阻碍渗漏的途径变小,水压又相对较大,受下部堆石体变形影响突然变大,故而容易形成沉陷和渗漏通道。

5 大坝除险加固方法

堆石坝堆石体孔隙率大,坝体变形较大,容易拉裂坝体防渗结构,危及大坝安全。坝体出现病险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有效控制变形,随着坝体变形的发展其防渗系统常遭到多次破坏。

目前对病险堆石坝的加固,一般采用局部拆除重建、振冲压实,或局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灌浆技术加固堆石坝主要是针对较低堆石坝,或是堆石坝浅表层局部的灌浆处理。

根据对黄平中华山水库大坝渗漏成因的分析,认为该工程应以控制堆石坝变形为根本,兼顾防渗系统重置的加固技术方案:

(1)上游防渗系统的拆除重建。对坝体斜墙填筑料填筑不均匀,碾压不密实部位进行压实重填,确保压实质量。对斜墙内风化渣料进行清理,换填均匀粘土。迎水面采用PVC复合土工膜防渗,膜厚0.5mm,认真铺填防渗膜垫层,趾墙、键槽及边墙设置周边缝,复合土工膜在周边缝和相隔一定距离设置足够褶皱,确保复合土工膜能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沉降和变形。(2)对堆石坝体(上游侧)进行充填灌浆。根据国内对堆石坝进行充填灌浆的成功经验,对工程堆石坝体(上游侧)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泥浆)浆液和稳定浆液进行灌浆。稳定浆液灌浆布置在灌浆区域下游侧,对水泥浆液灌浆起到封闭作用。其余的采用水泥浆液灌浆,在空洞较大的部位,根据情况灌注水泥砂浆、泥浆或细石砼。

猜你喜欢

坝面马道堆石
河道生态修复低水头液压坝工程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某尾矿库坝面排水沟设计要点
河北赤城县马道口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基于拱梁分载法的拱坝应力分析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考虑坝体柔性的重力坝坝面地震动水压力计算
A potential germ cell-speci fic marker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identi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ymphocyte antigen 75 (Ly75/CD205)*
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技术创新
堆石体密度附加质量法计算方法研究
马道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