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不同楼梯跑数对现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015-12-25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江西建材 2015年1期
关键词:楼梯间框架结构楼梯

■方 云,蔡 阳,陈 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1 引言

在地震发生中,很多房屋的楼梯部位破坏十分厉害,楼梯是在地震发生时候的竖向逃生通道,发生这种现象,与我们的设计理念不符,其中在现浇框架结构中发生特别严重,因为框架结构是柔性结构(结构本身的刚度相对于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较小),当楼梯参与整体结构的受力以后,楼梯板相当于起一个斜撑作用,提高了整个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了整个结构的自振周期。又因为框架结构是结构基本上是长周期结构,通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对于长周期结构,当结构周期减小的时候,地震影响系数会随之增大,由地震反应力的公式可知F=am,地震力会增大。本文通过PKPM来建模分析,不同楼梯形式(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四跑楼梯)对结构整体的影响。

2 PKPM计算模型和分析

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总共建立4个分析组(用ABCD表示),A组:不建楼梯,B组:建双跑楼梯,C:建三跑楼梯,D建4跑楼梯,6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所有层层高取 3m,柱子截面 500mmx500mm,主梁截面尺寸240mmx500mm,次梁界面尺寸240mmx400mm,,开间和进深都取6m(柱距4m),模型见图1所示。

地震设防烈度7度(0.1g)设计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3类,阻尼比取0.05,取结构的纵向为X向,横向为Y向。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下计算分析。荷载和其他指标按现行规范取值。

2.2 结构自振周期分析

对上述4组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得到结构前3阶自振周期和振型的计算分析,模型A的前三周期分别为0.7522,0.6843,0.6552,平动因子分别为 1.00(0.00+1.00),1.00(1.00+0.00),0.00(0.00+0.00),扭转因子为0.00,0.00,1.00,模型 B的前三个周期分别为0.7836,0.7029,0.6475,平动因子分别为 1.00(0.00+1.00),0.55(0.55+0.00),0.45(0.45+0.00),扭转因子为 0.00,0.45,0.55,模型C的前三周期分别为0.7897,0.7317,0.6903,平动因子分别为0.99(0.00+0.99),0.97(0.97+0.00),0.02(0.02+0.00),扭转因子0.01,0.03,0.98,模型 D 的前三个周期分别0.8332,0.7368,0.7207,平动因子为1.00(0.00+1.00),0.13(0.13+0.00),0.87(0.87+0.00),扭转因子为0.00,0.87,0.13。

当模型里面建楼梯的时候,周期会随着跑数的增加而增加,当4跑楼梯的时候最为明显;对扭转系数也有较大影响,改变了纯平动和纯扭转的结构形式,以4跑楼梯最为突出,第二振型变成了扭转振型。

2.3 结构最大地震作用力和Y向抗侧刚度分析

A、Y向最大地震力396.4KN;3.0240E+06(kN/m)B、Y向最大地震力400.1KN;3.8909E+06(kN/m)C、Y向最大地震力402.2KN;3.8016E+06(kN/m) D、Y向最大地震力409.3KN 5.0400E+06(kN/m)

3 结论及建议

3.1 主要结论

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受力后,结构自振特性,结构抗侧刚度,地震作用都会发生改变,周期会发生改变,各阶振型发生改变,扭转系数也会发生改变,扭转振型有可能会提前。地震力会增大,抗侧刚度会随着楼梯跑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广大设计人员而言,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从位移比和扭转系数看出,原本刚对对称的结构,当输入楼梯间以后,会变成刚度不对称,变成所谓的不规则结构,这需要设计人员通过调整其他地方柱子和梁的尺寸,来达到平面规则结构。同时在微观上,要加强楼梯间梁,柱子,楼梯板的配筋,以防止地震来的时候破坏楼梯,导致安全通道失去意义。

[1]陈天镭,谈力洲.汶川地震的经验与结构设计的反思[J].甘肃冶金.2009(03).

[2]吴勇,王周胜,张玲.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讨论[J].建筑技术.2009(06).

[3]任彧.楼梯系统对于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福建建筑.2009(03).

[4]胡庆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及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2005(11).

[5]赵玉琴.房屋的抗震设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7(22).

[6]王俊锋,王泽军.楼梯间和楼梯的抗震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9(03).

[7]刘小虎.框架结构中楼梯的抗侧刚度分析[J].工业建筑.2009(S1).

[8]张风亮,范娜,张晏文,卜军华,刘西光,张锡成.浅谈楼梯的抗震分析和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10(S1).

[9]贾清霞,张煜.浅谈结构楼梯间与楼梯的震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

[10]郭书普,王彩艳.楼梯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09(S1).

猜你喜欢

楼梯间框架结构楼梯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楼梯
更正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楼梯间 要小心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