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疗效分析

2015-12-25谭兆科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椎间优良率椎弓

谭兆科

(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四会市 526200)

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骨科疾病,常伴随腰腿疼痛、腰椎角度位移或水平位移等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腰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两种常见外科手术方法[1,2]。本研究就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取腰椎内固定治疗的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22例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试验组中男 13例,女 10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1.32±10.01)岁,病程6个月至4 年,平均病程为(3.81 ±0.93)年;对照组中男12 例,女10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1.33 ±10.09)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为(3.79±0.93)年。所有患者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其他严重病变及手术治疗禁忌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单节段不稳10例,两个以上节段不稳15例,坐骨神经放射痛7例,股神经放射痛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麻醉后,取俯卧位,保持腹部悬空,以病变的椎间盘为中心,在其正中间行纵行切口,将骨膜下的骶棘肌剥离至小关节外侧,以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病变椎间的上下位缝隙处植入弓根螺钉,植入过程按照“人字脊”定位法;将残余的椎间盘组织及软骨终板清除后,在暴露的骨性终板中放入cage模板,根据患者椎间隙高度选择合适的融合器,接下来在cage中填入软组织及软骨成分,填充剩余的骨组织,通过注射器注入椎间隙并且压实,最后把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到隙冠状位中部、矢状位前 1/3 处[3,4]。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采取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常规消毒和麻醉后,取俯卧位,做好切口后,充分暴露患者的病变节段、椎体棘突和椎板,将向中央汇合的病变节段的骶棘肌进行剥离,之后植入椎弓根螺钉,之后咬除上位部分的椎板,去除椎间残留的髓核组织及相邻的椎体软骨板,将椎间隙适当的撑开,安装连接杆,使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进行椎间植骨内固定[5,6]。

1.3 术后处置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抗生素及抗感染治疗,在手术结束的第5天进行下地行走练习,促进恢复。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

1.4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和治疗优良率。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非常满意为10分、满意为5分、不满意为0分,治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三项,优良率=优率+良率,评价指标如下:优:无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可正常工作和生活;良: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可负重活动稍微受限;差: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满意度 试验组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828,P=0.005),试验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9,P=0.016)。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n(%)]

2.2 治疗优良率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62,P=0.008),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P=0.026)。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是指腰椎平衡受到了外力作用的影响,导致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并伴随有疼痛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主要原因有椎间盘、椎间关节退变;先天性的峡部不连,小关节发育不全;脊柱感染,脊柱肿瘤等[7]。

3.1 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的治疗优势 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一致好评。手术过程中进行的内固定手术可以为腰椎椎体提供有力的融合保证,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腰部症状。

3.2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指征,以减少相关的手术意外事故,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伴有椎管狭窄症状,且X线检查显示相邻椎体间的水平位移小于3 mm或角度变化小于15°;②椎体边缘伴有牵张性的骨质增生;③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症状无法缓解;④患者的神经损伤与相关的影像学检验结果一致;⑤腰椎盘患者术后出现椎体后缘离断症等椎体不稳定现象[8~10]。

3.3 疗效分析 本研究中的23例患者采取了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经过一年的随访发现,取得了86.96%的治疗满意度和91.30%的治疗优良率,说明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疗效显著,与赵铁军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优良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1] 张 露,陈志勇,程显江,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5,138.

[2] 王晓平,马华松,陈志明,等.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改善支撑力及应力的动态平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53):8641-8645.

[3] 刘红光,吴小涛,唐根林,等.通道下单侧椎体间减压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6):488 -491.

[4] 周文忠,陈 练,赵 杰.微创单侧减压单枚Cage融合治疗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5 -7.

[5] 荆丹峰,许艺荠,孙太存等.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强化技术要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7):7556 -7560.

[6] 车艳军,陈 亮,杨惠林,等.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9):730 -735.

[7] 赵志芳,楼肃亮,杨永宏,等.髓核摘除结合K-Rod系统植入治疗中青年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J].颈腰痛杂志,2012,33(6):470 -472.

[8] Xu BS,Xia Q,Ma XL,et al.The usefulnes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sequeste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urgery[J].J Xray Sci Technol,2012,20(3):373 -381.

[9] Schroeder GD,Mc Carthy KJ,Micev AJ,et al.Performance-based outcomes after nonoperative treatment,discectomy,and/or fusion for a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National Hockey League athletes[J].Am J Sports Med,2013,41(11):2604-2608.

[10]赵铁军,张洪美,陈卫衡,等.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4,17(10):602 -604.

猜你喜欢

椎间优良率椎弓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