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眼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控制

2015-12-25叶健章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内障视网膜视力

叶健章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眼科,东莞市 523000)

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之一。一些患者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只有一只眼睛,对于该类患者手术的成败尤为重要,也给眼科临床工作者增加了责任风险。如何在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医生的责任风险是独眼白内障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1]。风险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存在的风险,他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两方面。然而,关于风险控制在独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仍比较少。本研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独眼白内障患者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例,女性2 例,平均年龄(52.5 ±8.5)岁。术前光感0.3。参考Emery及Little核硬度分级标准,对6例独眼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如下:Ⅲ级2例,Ⅳ级3例,Ⅴ级1例。术眼除患有白内障疾病外还合并其他疾病者有3例,其中合并青光眼1例,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例,高度近视眼1例。患者对侧眼可为功能性独眼,即对侧眼无光感,或行眼球摘除,分别为:眼球已摘除者3例,绝对性青光眼1例,外伤引起角膜白斑、眼球萎缩1例,视网膜脱离眼球1例。其中3例患有全身性疾病,1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

1.2 方法 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术前常规全身情况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因子、胸片等;手术前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显微镜检查包括眼睑、结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散瞳查眼底,对角膜曲率进行测量,A型超声仪测眼轴并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等;手术前准备: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眼病或疾病,要及时予以处理,稳定患者情绪,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手术中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取得配合以防止因误解和不配合而造成手术失败。60例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后及时、准确地书写手术记录,给予常规处理,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视力段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对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主要包括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眼压升高等,对于出现并发症者记录其反应以及处理方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视力情况 通过手术,所有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了改善。3个月后,视力0.05~0.3者2例,0.3 ~0.5 者1 例,0.5 以上者 3 例;脱残率为 90.47%,脱盲率高达100.0%。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 (n)

2.2 并发症 所有患者手术中均无后囊膜破裂,手术后水肿6例,手术后1周水肿自行消失,且眼角膜恢复至透明;未出现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是致盲和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如果不尽早治疗,很可能会导致失明。所以及早进行白内障治疗十分重要。

3.1 治疗误区 对白内障手术治疗存在三大误区:①有患者被告之“等看不见了再手术”[3],则耐心地等待,不到医院做定期检查。患了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黄斑病变、眼底及玻璃体出血等其他眼病,待到视力严重障碍时,上述疾病已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错过治疗的最好时机。这种情况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能恢复满意的视力[4]。②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等到白内障成熟后方可手术。这对双眼白内障的患者是不合理的,因为病人要在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重获光明,失去了许多工作机会和生活乐趣。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晶体超声乳化技术能使未成熟的白内障获得良好的疗效。因此,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白内障患者在感到视力障碍已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时,就可接受手术[5,6]。③白内障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而且发展缓慢,有许多老年人在感觉到看远处物体不如以前清晰时,误认为是“老花眼”而未到医院检查[7,8]。

3.2 控制风险 临床工作中,主要通过手术对白内障进行治疗,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方法比较成熟,成功率也较高。然而,一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仅有一只健康的眼睛。手术一旦失败意味着完全失明,因此手术和护理的风险更高。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对于独眼白内障手术要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9]。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两方面,夏鸿慧等[10]对白内障手术中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风险控制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无医疗纠纷发生。本研究对6例独眼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过手术,所有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了改善,未出现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与夏鸿慧等报道结果一致。

总之,独眼白内障手术过程中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因素控制分析,可有效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并极大降低医生的责任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廖 凯,赵旭丽,袁 安.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8):1135 -1137.

[2] 唐浩英,卢 敏,明国英,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费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2):286 -287,290.

[3] 夏鸿慧,李从谊,范 卫,等.独眼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控制[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4):347 -349.

[4] 杨 玲,朱莉静,宋 波.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5):54 -57.

[5] 姚 克.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1 -302.

[6] 谢丽莲,朱俊东,李征.独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68-2170.

[7] 斯特内特.白内障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9 -536.

[8] 郭丽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价值[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11):963 -964.

[9] 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等.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J].河北医药,2013,35(18):2825 -2826.

[10]石海英.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02 -103.

猜你喜欢

白内障视网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