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观察

2015-12-25何正惠黄颂安蒋礼源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臀肌关节镜切口

何正惠 黄颂安 蒋礼源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桂平市 537200)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指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的纤维挛缩、变性,导致患者屈曲障碍和髋关节内旋、内收、外展等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姿势、步态异常的疾病。儿童易患此病,其发病率约为2.5%,一些地区可高达26.0%。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关节镜手术的普及,关节镜已逐渐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1]。现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3例GMC患者于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3例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GMC患者为治疗组,另选择一般资料相匹配的接受开放手术的13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男8例,女5例;年龄10~23岁,平均(14.63±6.16)岁;病程5~12年,平均(8.91±1.62)年;临床分级:Ⅰ度 3例,Ⅱ度 6例,Ⅲ度4例。对照组男9例,女4例;年龄8~20岁,平均(15.03 ±5.58)岁;病程 4 ~10 年,平均(7.87 ±2.33)年;临床分级:Ⅰ度4例,Ⅱ度7例,Ⅲ度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接受关节镜手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后标记坐骨神经、臀肌挛缩带、大转子的手术入路及走行,先用含1滴肾上腺素的10 mL生理盐水局部浸润手术切口附近的皮下间隙,以降低出血量使术野清晰。之后于大转子下、大转子上3 cm处分别做一长约5 mm的切口,近端、远端切口分别作为关节镜入口和工作通道。用骨膜剥离子分离皮下脂肪和阔筋膜,钝性分离皮下筋膜组织和臀肌挛缩带,于其表面形成5 cm×5 cm的工作腔,将关节镜置入其中,髋关节保持内旋、内收、屈曲位,保持挛缩组织紧张态,逐层横向勾刀切割或射频汽化丝绸样、银白色的挛缩带,两处挛缩带平行射频横向切断,分块切除中间部分,防止挛缩带术后再次发生粘连。边汽化松解边止血,完全切断挛缩带,直至显露深部正常的脂肪或肌肉组织,活动髋关节,自由内收内旋和屈髋屈膝,并拢双膝。止血并吸干净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包扎。手术约8 h后嘱患者一字步行走,24 h后进行坐位翘二郎腿、并膝下蹲等功能锻炼,术前0.5 h及术后24 h内应用抗生素或不用。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患者取侧卧位,麻醉后于大转子后上方3 cm部位做一长约10 cm的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以暴露深层组织,将髂胫束与臀大肌连接处切断,完全切断紧张的挛缩带并切除约3 cm进行彻底松解,期间注意保护后侧的坐骨神经。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借助绷带固定并拢双膝,手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管,并进行功能锻炼,术前0.5 h及术后24 h内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不良反应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随访情况。

1.3 疗效评定 患者的运动、交腿、并膝下蹲、步态均正常评为优;运动不受影响,步态正常,并膝无法完全下蹲或交腿稍微异常评为良;步态轻微外“八”字,并膝下蹲或交腿有难度,影响运动评为可;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评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1.5,P=0.496)。治疗组优良率为 92.31%,高于对照组(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7,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治疗组 13 50.72 ±24.36 48.25 ±14.51 2.03 ±0.79 13.74 ±<0.01 >0.05 <0.01 <0.01 <0.01 5.08 3.49 ±2.06对照组 13 162.83 ±36.17 47.68 ±11.97 9.82 ±1.56 55.27 ±19.39 9.25 ±2.87 t值 9.269 0.109 16.062 7.470 5.879 P值

2.3 术后随访 治疗组术后应用止痛药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出现切口感染1例,采取换药、抗炎等措施后好转;对照组术后4 d出现切口血肿2例,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迄今,GM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臀部多次肌注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有关。由于青少年臀部组织脆弱,当药物单次肌注剂量过大或少量多次肌注后,药物不能快速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滞留于臀部,不仅增加了臀部肌间隙的压力,而且肌肉局部可因针头多次穿刺和药物持久刺激而出现硬结,从而加重病情[2,3]。目前,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术式包括:臀肌挛缩带“Z”形延长术、臀肌挛缩带切断术、阔筋膜张肌腱膜转位术等[4],它们均可将挛缩组织彻底切断,使其彻底松解,从而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5]。然而,它们均有不足:手术切口大,需剥离较多的组织,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易发生皮下积血、积液;术后遗留较大的瘢痕而影响美观,有些患者甚至需二次手术切除疤痕,影响身心和生活质量[6,7]。虽然微型刀、小针刀等术式的创伤小,然而它们属于盲视手术,术中易损伤血管、神经等,且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感均有极高要求,不利于推广应用[8]。

关节镜手术具如下优点:术野清晰,易识别神经、血管,且坐骨神经距离工作区较远而不会受到损伤;剥离肌肉组织少,出血少,创伤小,可避免形成局部血肿;射频汽化的应用使手术更加有限化和微创化;术后可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切口小,术后遗留疤痕微小,符合美学要求,更易于为女性和青少年患者所接受[9,10]。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及总优良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然而,关节镜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也存在局限性,它对医学设备和手术操作者的技术均有较高要求,治疗费用较高[11],且该术式术野小,操作空间狭窄,若患者病变范围大,涉及较多、较深的组织,且挛缩的组织间严重粘连,则手术难度较大,故应注意把握手术适应证。该术式对于Ⅰ、Ⅱ度患者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Ⅲ度患者则应选择考虑,尤其是继发股骨颈干角增大、骨盆变窄和变长、骨盆倾斜等骨性改变的患者,由于大范围挛缩,累及臀小肌及臀中肌,仅靠关节镜手术常无法彻底治疗,故可先行关节镜下探查,必要时可进行开放手术或延长切口治疗[11]。

综上所述,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可有效治疗GMC,但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疼痛不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较小,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谢文瑾,李小飞,盛路新.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18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7):82-83.

[2] 卢 斌,孟利娟,吴若丹,等.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2,31(34):6 -7.

[3] Xu J,Geng X,Muhammad H,et al.Comparison of the incisions for the open surgical treatment of 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J].J Pediatr Orthop B,2014,23(5):435 -440.

[4] 农新盛.小切口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7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9,4(5):563 -564.

[5] Fu D,Yang S,Xiao B,et al.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 for 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J].J Pediatr Orthop,2011,31(5):e38 - e43.

[6] 魏文东,谭 响.关节镜监视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4,36(4):447 -449.

[7] 王晓旭,谭文甫,谭光华.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5):512 -514.

[8] 王晓旭,谭文甫,谭光华.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5):633 -634.

[9] 任晓东,华 南,石立刚,等.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3):245-247.

[10]李 瑛,王大平,黄先育,等.不同手术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比较[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3):225 -226.

[11]闻志强,陈 静.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结合早期练功治疗臀肌挛缩症16例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37(7):551-552.

猜你喜欢

臀肌关节镜切口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久坐会导致“臀肌失忆症”
个动作,改善臀肌失忆症
臀大肌止点肌腱重建在重度臀肌挛缩症松解术中的意义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