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界: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2015-12-25杨晨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5年2期

本刊记者 杨晨

我国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始终回避不了来自安全方面的问题:安全建设要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开展甚至先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原理延伸到产业层面,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国内自主产业在基础IT技术领域的研发必须跟上,安全产业能够紧跟新技术新应用解决新的安全问题,再根据国内上述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自主化水平决定从多大程度上推动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在新技术的推动过程中,要有层次有重点的一步步推动,对于有严格保密要求单位的信息系统,在对待网络新技术应用方面要有别于其他系统,哪怕牺牲效率和成本,也要保证安全。

这个道理真的不难理解。而既不能丢掉安全,也不能放弃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却成为一道世纪难题,横亘在中国人面前。这一两难问题的解决之道,毫无疑问还要从产业方向寻找。

让新技术机遇来得更真实

从信息安全的维度来观察,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总与我国自主信息产业、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创新关系紧密。有人认为,网络新技术应用与安全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对于产业界来讲,就是要抓住新技术带来的重大机遇,并通过安全保障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让这种机遇来得更加真实。

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加开放的产业姿态。纵观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乏通过市场竞争和开放环境迫使国外持有高技术的企业向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开放和转让的先例。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在技术研发和推广上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国内企业突破一代技术之后,逼着国外企业去研发下一代技术,而且还会促使国外主动把现有技术或与最先进技术相比较为中低端的技术转让给我国,这不仅促使我国自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具有全球化基因,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国家的进一步创新,提高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从某种意识上讲,当前网络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也是各国产业界在自由竞争状态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种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云物移大智等高技术的推陈出新,国际上信息技术领域最先进国家的高新科技转移、专利转让和技术出口可能将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在这场国际IT技术大迁徙过程中获得相对较多的技术收购机会,对于中国自主信息技术产业而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获取上一代国际网络信息高技术、尖端设备技术转让的良机。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受资金实力、国际化水平、社会基础设施、加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大国相比,暂时很难在技术引进方面与我国获得同等机会。而通过这一轮的技术引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仅会促使更多的国产技术设备更多装备我国的网络信息系统,还会增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而在新一轮技术迁徙中没有获得足够的上一代先进技术的国家,将会在未来成为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当初向我国转让上一代高技术的国家,受到社会资源、人工成本、企业竞争力的限制,也会在相对中低端的信息设备市场领域,成为我国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方,这也将提升我国信息技术设备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的竞争力。

在国内外市场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我国积累更多的财富后,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网络新技术引进方面的资金实力,增强网络新技术应用的决心,为我国网络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创造条件。而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网络信息技术,也会在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中实现更多的替代进口产品的机会,并提高自主信息技术设备的可兼容性。

有专家对这种技术的跟随提出质疑:如果总是跟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后面,我国自主技术何时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也有专家这样认为,只要我们紧紧咬住世界高新技术的尾巴,我们可能不用借助弯道,也可以赶上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因为,高端技术的发展不会永远的走下去。高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发展速度大大减缓,甚至是发展停滞的现象,而紧随国际最先进技术的中国却还在大步赶超,用最简单的加法,就可得出“中国赶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的结论。

然而,技术的推陈出新不会终止,当我国的产业技术实力迫近一些技术领先国家的时候,我国产业界就会遇到类似经济制裁、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诉讼一类的问题。对自主信息产业界而言,这些问题其实早已见怪不怪。的确,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势不可挡,上述伎俩其实也无法阻挡生产力与科技进步的潮流。著名信息安全专家赵战生教授曾对记者讲:“美国人经常会发现,当初他们封锁不让出口到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往往后来中国人自己都给搞出来了。”

谁也跳不出产业发展的规律

对于掌握技术领先的国家而言,当发现自己曾经领先甚至拥有霸权的高技术领域将要被别人赶上时,往往会规划新的技术研发方向和产业布局,以使其在国际上继续处于领先水平。而追赶者对于新的产业模式和新技术的追求,甚至显得比技术领先国家还要迫切。而往往旧有技术的颠覆者最容易出现在世界高技术领域的第二三梯队。举例来说,中国和德国、韩国等国,就对3D技术、下一代网络、工业4.0技术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些国家的技术能力不俗,经济基础雄厚,在世界信息技术产业链环节中拥有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他们对于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垄断和产业控制,却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且这些国家的产业界,也蕴藏了积压多年实现技术赶超的梦想诉求,当这种赶超的情怀与旧有国际产业格局和技术标准体系发生碰撞时,就会上演色彩纷呈的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博弈。而当下的技术领先者,如果自己不去做领先的产业革命者,就可能会在新的技术需求和产业变局的时代被后来者革命。这种发展的规律不会改变。

早在十多年前,中国人在传统网络信息产业的格局中萌发了通过技术变革,摆脱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以及安全不可控的被动局面。2003-2005年,中国就谋划通过下一代网络技术(如IPV6、网格、量子计算等)打破令人窒息的信息产业、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格局。一些有实力的自主信息技术厂商纷纷建起了自己的下一代网络实验室和研发团队,成为国人渴望网络新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身体力行的创新尝试,甚至一度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但由于产学研用脱节和市场化能力不足,中国自主的下一代网络并未真正走向商业应用的前台,却被IT圈从不缺少的纷繁芜杂所冲淡。但是,当年这些自主企业的艰苦创新和勇于尝试,却永远值得我们回味。当年,这批奋斗国人的技术积累,也一定值得我们好好盘点一下,是否有可能将一些技术成果成功转化推向市场,并通过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国产化需求较高的重要信息系统中为我所用,为网络新技术的应用贴上难得一见的中国标签。

当然,在新技术的全球化进程中,也不乏出现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国家上演产业逆流的闹剧。而闹剧的上演,凭借的则是其在技术标准领域的决定权地位和产业霸权地位。例如我国正在推动的下一代网络IPV6,并未实现像十多年前业界盼望的域名地址的“自主分配、自我解析”,以及一改IPV4协议在设计之初就未考虑安全问题的“设计隐患”,在新的网络协议中设定完善的安全保护技术要求。而当前的IPV6,终将没有给严重渴求安全的用户带来多少兴奋。这当中,安全要素的不翼而飞,此时的IPV6已非当初的IPV6,到底何以至此?又是谁让网络新技术与安全失之交臂?除了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在下一代网络正式全面推广应用前,我国政产学研用单位是否还应该脚踏实地地做点什么?

当然,网络新技术的推广,技术领先的国家也不能一家通吃,也必须同应用新技术的国家产业界进行合作,才能便于推广和达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会促使技术领先国家的新技术进一步向应用国输出,给中国带来资金和高技术的流入。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与市场研究部主任刘越博士谈到:“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好,所以很多国外的IT企业愿意到中国来投资设厂。这对中国来说是好事,现在由于其他新兴国家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基础教育领域还距中国相去甚远,所以它们的产业规模和对外合作方面还无法与中国匹敌。中国可以暂无后顾之忧地在国际市场与美国竞争。但如果中国面对新技术稍有迟疑,就可能失去稍纵即逝的产业机遇,在与领先技术国家的产业合作、技术交流方面丧失机会。如果是这样,我国曾经拥有的产业机会就很可能被印度夺走,甚至被一批现在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国家夺走,这样则中国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环境就显得十分恶劣,而且竞争的层次也会下降。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就不是和美国这样级别的对手过招及开展合作,转变为和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竞争,并接受来自这些国家的相对落后的技术合作、技术转让,而我们苦心经营才取得的国际产业地位,也将被类似印度这样的国家所替代。”

从战略上讲,信息技术的产业战略应当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行业的利益要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能说现在我们市场大了,钱多了,就什么都是我们自己来搞,事实上,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做到,当然也包括美国。

安全反向推动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严明对记者谈到,我认为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美国,云计算的安全风险历来受到重视,直到现在,出于安全考虑,云计算并没有在美国的政府等重要应用领域大范围推广。对我国而言,重要的信息系统应用单位对云提供商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选择合格的云服务商,特别是要注意其实际的能力和资质;二是和云服务商签约时必须要求服务商要确保用户提交的数据存储在用户所指定的范围。举例来说,美国、欧盟都立法规定不许将数据存在境外。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因此,我们要在合约中对保护数据的信息边界做出规定;三是用户应该要求服务商当终止与云计算服务商的合同时,服务商要确保用户在其系统中的数据被彻底删除并证明给用户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无法保证安全。而现在不少的服务商其实还做不到这一点,当然还有在云服务商不得未经用户许可非法地利用用户的数据资源等问题。我认为,政府和重要的机构对云的建设和使用要非常谨慎,企业的重要信息不要轻易放在云上,涉密的信息更不能放到云上。

物联网实际是因特网的拓展应用,IPV4这个阶段基本解决的是人到人的互联互通的问题,物联网解决了物到物、人到人、人到物的互联互通,但是,这对IP地址的需求空前的高,促使IPV6走向前台。物联网应用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物流管理,将会有许多应用产生,而空前的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物联网构建了人和物的连通,人通过手机、计算机遥远控制,定时管理,一旦这种控制被劫持,反馈的信息被篡改,就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解决安全问题也就变得更加重要,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安全风险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已经迫在眉睫。

有人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移动网络应用得到普及,其便捷性、实用性使得手机大有取代固网、台式机的产业趋势,对此,严明主任不完全赞同。他说,移动网络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我们用的智能化手机可以提供非常多的以往在固网和台式机上得到的信息和功能,同时还有移动、便携的优势。此外,移动网还推动了许多技术应用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移动技术的发展带动中国手机的生产总量趋居世界第一,形成“中华酷联小”等一批知名手机品牌;反过来,大量的智能手机又推动了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移动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又给移动运营商带来数据红利(移动数据的存储与固网环境不同,其数据更多的是存在运营商手里);每一台移动终端的功能虽不能与PC相比,但所有的移动终端集合在一起却具有强大的功能,这又促进了移动网络中云计算的应用;还有,物联网其实是离不开移动网络的支持的,很难想象它仅仅依靠固网能存在,移动技术又为物联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移动网络实际上在“云物移大智”中处于一个很特殊的地位。但是,移动网的安全问题却空前的突出,许多风险是终端用户自己难以掌控的。比如,移动终端可能会丢失;信息在空中传输可能被截获或被伪造;移动端所发出的信息更加难以确定和定位,因此,移动技术爆发式的发展使安全专家大有措手不及之感。

严明主任认为,归根到底,安全和应用的关系可以比喻为毛和皮的关系,安全是依附于应用的需求上,但是如果没有安全保障的应用也是无法生存的,安全不应制约应用的发展,应该保障推动应用的发展,安全也很难超越应用的发展。现实中往往是一个新的应用出现并高速发展起来,显露了安全威胁的时候大家再认真考虑加强安全保障。这就使得搞安全的专家们要不断地紧急响应应对新的安全威胁。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送给自主可控事业的一份“厚礼”

有人说,如果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大发展要感谢斯诺登,那么自主基础IT产业似乎则要感谢同样由美国漂洋过海而来的云计算了。

近年来,随着网络云效应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在一些知名企业兴起去IOE浪潮。并引发我国去IOE是否将成为一种趋势的讨论。在信息安全领域,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与IOE角斗十余载,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却让一些大型企业的IOE短期内下线,去IOE的故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靠谱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趋势的形成并非源自传统主张自主可控的国内力量所带来,而是缘于来自IOE老家的网络新技术浪潮涌到太平洋的彼岸。以至于某国内电商大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我们去IOE并非由于安全或自主可控的问题,而是企业应用网络新技术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种结果的形成,并不以安全不安全为转移,而是由于产业发展使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和个人不再需要太高端的设备就可达到在以往高端设备下还不能达到的工作效率,云和大数据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使得企业的存储和系统运维都在云端得到解决。而用户端的成本和系统配置可以降到最低。网络新技术使信息技术投入的性价比出现了逆天级的变化。举例讲,目前在云端的用户使用X86的计算机设备,就足以高效地完成所有应用。而目前我国国产计算机的核心硬件,基本都是基于X86环境开发的。

在操作系统层面,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产操作系统需要跑在ARM平台上才能接近或达到微软同等产品能力的历史也将终结,代之以纯自主硬件平台+国产操作系统+云端。这种技术应用模式可以不牺牲任何效率,似乎就可实现信息系统应用设备的全面国产化。如此看来,云计算的应用,不仅提前请走了IOE,还大大缩短了国产技术设备替换进口技术设备的进程,这大概也算是网络新技术送给我国自主可控信息产业的一份“厚礼”吧!

云安全审查机制应与云建设同步

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云计算的应用,企业和个人用户去IOE可能真的实现,但却促使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外商数据和服务托管。以往,我国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好歹还是存在境内,系统完全在国内运行。云环境下,数据很可能存在境外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安全更加无法保障。工信部通信保障局一位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云计算尽管是网络新技术,但反映出来的依然是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其中数据的安全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制约云应用的最大问题。除了数据安全外,云服务的可持续运营也是考验云能否最终深入人心的一个关键问题,例如云端的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或物理中断,可能直接导致某云用户的业务无法运行,数据无法调用。由于云中的数据可能存储在云端任何一台主机中,甚至是多台主机中,还可能出现在云端调用到的数据不完整或不可用的问题出现。

通常,云的用户在安全方面的关注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心云把数据带到了境外;二是云系统的接口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云的安全稳定性的问题,比如一些提供云服务的公司关门破产了,就可能造成用户数据的永久丢失。

因此,工信部门应该重点抓公共云服务的安全保障,今后应该对云运营商的安全能力、内部管理进行跟踪测评,为用户提供安全参考依据。出台一些云计算、云运营商安全的标准,当然,云的认证测评工作是完全由政府出面完成还是通过政府和第三方来共同完成,还有待讨论。

一些云企业也提出这样的问题:云企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测评认证,达到可信云的标准,但由于云基础设施、系统的安全做得不好,造成了用户的数据丢失等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出了问题应该如何追究责任、怎么赔偿等都是云企业和用户迫切希望得到权威解答的问题。

目前,国家标准化机构已经就云计算业务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在制定一些标准,由工信部牵头在云应用方面也形成了一些框架性文件,对云的发展进行指导,其中也有关于云安全的部分内容。但这些标准或文件,还远远不能满足云计算建设、应用中的实际需求。由于云计算十分复杂,写成标准难度很大,因此关于云计算的标准化工作还任重道远。

安全产业逐渐实现云化的技术趋势

岁末年初,我们注意到,国内一些重要安全企业将2015年定为企业发展的云年或大数据年,并与一些在云和大数据方面有所积累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出1+1大于或等于10理念,实施中国信息安全蓝海市场攻略。

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安全保护变得逐步虚拟化,系统保护的边界在哪里也变得越来越说不清楚。安全保护由实体的产品来完成,逐渐变得可以在云端相对虚拟和无限广域的抽象环境中得到解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最终又将促使大多数安全问题不需要得到任何实体或虚拟的保护手段就能得到解决,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准确评估、分析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安全风险,然后对风险实施屏蔽,并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等手段将网络攻击、网络犯罪行为精确定位后,一网打尽。这么看来,现在讲到的网络新技术一旦成为现实,不仅舶来的安全风险可以尽除,就连各种网络攻击、网络犯罪也无处遁行,网络新技术真的能帮我们实现安全的最高境界——终极的安全技术就是没有安全技术?

如此一来,又引出一个更为重大的产业话题,网络新技术的到来对于广大安全厂商来说,是福兮还是祸兮?

从2013年起,关于边界模糊、虚拟化、云安全等话题就被国内外众多安全厂商热议,并且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已注意到与各种网络新技术的融合,或努力适应网络新技术给安全产品和服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利用集体智慧,即端+网+云逐渐被安全厂商所重视,成为安全产业“云化”的雏形。而各种单点防御的解决方案变得不再那么被人推崇,一点点淡出安全厂商们的视野。特别是在2014年XP停服后,安全产业长期倡导的纵深防御、层层拦截的防护模式,在后门洞开、无人补漏且不知道漏洞在哪里的风险环境到来后,显得不再那么奏效。

另一方面,不断加剧的组合攻击和威胁的复杂性、隐蔽性使得企业和个人级用户几乎同时丧失了对单点防御的信心。“分享协作思想正在成为整个信息安全产业界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快速响应威胁能力的新哲学观。端了解应用、软件行为,边界网络可以洞悉流量行为,云平台则可以构建端、网络以及不同用户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合决策机制。因此,端+网+云协作的工作方式可以大大增强单点的防护能力。”网康科技研发副总裁梁志勇如是说。

绿盟科技副总裁王伟认为:利用云端信誉库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恶意软件的情报数据,基于其中的恶意软件来源地址数据可以防止用户访问恶意网站或邮件,而命令控制服务器地址数据可以用来检测、阻断已经进入内部的恶意软件接受外部控制的通信,防止攻击的进一步发展。云端安全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更深入的恶意软件分析,利用云端更强大的计算设备以及安全研究团队的人工分析,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攻击分析、态势预测等工作。

他还说,新一代威胁以及APT攻击在近年逐渐被政府及企业重视起来,但是从时间维度看来,攻击者在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这样的手段和技术,这代表了安全领域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总是先有了具体的攻击并且流行起来,才会被应用领域真正的重视,相对应的安全产品进而被接受,这个过程似乎预示着防御总是会落后于攻击。

但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情报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这种状态,它能够让安全专家、客户更及时的了解到攻击者当下使用的攻击方式和手段,了解自身可能受到的具体威胁,进而更好的保护业务和资产。安全领域已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不只是检测技术的革新,更多的将涉及安全研究、产品使用方式、安全能力建设等。应对云时代安全威胁解决方案,不仅需要多种安全产品同时提供支持,还需要云端提供开放的高级威胁分析和信誉利用接口,能够和更多安全厂商的产品协同防护,共建抵御新一代安全威胁的生态系统。

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新技术理念

开放与分享是云计算所倡导的价值观,云资源池和虚拟化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在云庞大的资源池上做调度,运营系统还可以将物理资源镜像到虚拟环境中,大大降低自身的系统开销和投入成本。开放的环境避免了因专利保护而导致的企业发展瓶颈,这点对于大多数自主创新的中小微企业是很有帮助的。纵观IT产业风云,落后企业超越先进企业,中小企业以小搏大,应用开源的研发环境是很重要的方式。

云的理念给自主创新乃至于全球的创新带来了重大变化,在微软如日中天的年代,知识壁垒和封闭的创新环境唱主角,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产业的创造能力。而云环境带来信息技术生产方式、创新方式的巨变,使得开放式创新和共同发展成为潮流,以往自我封闭取得成功和巨大经济利益的产业模式、垄断性思维逐渐衰微,在竞争力和创新速度、创新思维上已经难以与前者相抗衡。今天,很多高端的路由器、应用程序都在更开放的资源池中进行开发。云的环境也一定程度避免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基于云的理念,我们应该对全球的开源社区做出贡献,用贡献换取国际产业界对我国自主信息产业的支持,并实现产业话语权的平衡。产业技术十分发达的美国就非常鼓励建立很多这样的创新环境,该国的很多技术创新来自于个人或小型企业、创业型企业。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角度,技术的快速进步也决不能仅仅靠几个大公司来完成,还必须通过利用更加开放的技术创新环境,尊重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规律,调动更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草根级创新,形成海纳百川的创新资源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庞大的创新社区,提升我国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实力。

近年来,应用商店的兴起为云计算的应用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应用商店本身虽不属于云技术,但应用商店的后台或服务器一般会建立在云平台上,或由云企业托管。随着应用商店的更大范围的使用,及其资源池、程序池急剧扩张,将使得云技术在应用和给企业、个人带来创造性收益方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成功样板,进一步带动云计算建设和应用的深化。而应用商店及与其相类似的同样火爆的APP,都同样存在安全的问题,给网络安全提出云时代的安全管理挑战,2014年,工信部就应用商店、APP的安全管理出台了相关规定,大大遏制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为云时代网络安全管理积累了经验。

也有产业界的专家对应用商店类的网上应用提出相对怀柔的管理观点:网络首先是用好,之后才是管好。许多的应用都是由于管理过严而造成应用的萎靡,进而是与之相关联的产业经济遭受倒退影响。因此,针对应用商店类的网上应用,建议更多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实施自律性管理,对于确实有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由行政主管及司法部门出面实施打击。

与云的操作系统不同,一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只管自身服务器内的事,而云的操作系统要管理调度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因此,云平台的操作系统需要更强大的安全保护能力,硬件的安全程度也应当更高,才能开展云服务。此外,云的服务还要能够通过操作系统来调度,将不同的物理设备的数据通过逻辑的手段进行管理、备份和迁移。最终,产业界还应发挥好云环境的优势,围绕云计算,打造新的创新产业链,改造原有的产业链。

谨防落入“星球大战”式陷阱

美苏争霸期间,美国通过“星球大战”计划,将苏联拖向经济崩溃的边缘,最终导致苏联解体。随着美国不断推进矛头直指中国的亚太战略,各种网络新技术概念也一股脑向中国输出,同时输出信息安全风险。我国推动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如果这些高新技术不能为我国获得理想的商业收益或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打了水漂,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的社会财富就会被类似“星球大战”式的高科技陷阱所吞噬,美国也就达到了它遏制中国的目的。从战略角度出发,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以美国GPS为例,其作为美国推动高新科技的技术设施,除了满足军用外,在商用方面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相对而言,俄罗斯和欧盟的卫星系统却没有在商业运营方面获得较好收益,正常运营却还需要很大的投入。我国的北斗卫星体系的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除国家投入外的财务模式和商务模式的支撑却相对欠缺,这一问题亟待国家和产业界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网络新技术、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等领域与北斗都有紧密的关联和相互需求,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使之形成天然的互利生态体系,有利于形成安全和发展两翼齐飞的局面。

我们认为,在网络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依然要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的建设思想,切忌因为中国现在不缺钱,把网络新技术引进当作玩GDP数字和烧钱的途径。回首我国的信息化进程。有多少信息化投入糊里糊涂地就变成了风险累累却又用途不大的信息“花”(钱),

新技术的推广,也势必要一定程度上“报废”以往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这样做是否值当?还有新老技术在服务社会和各种应用中的性价比等,也确实需要有关部门好好地算一笔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