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志坚福建高校走出的第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5-12-25张柏芳

福建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科学院院士

本刊记者 张柏芳

陈志坚,1966年生,泉州安溪人,分子生物学家,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4月29日,一条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让福建人尤其是福建的科研人员大为振奋: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的泉州籍科学家陈志坚,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此前,福建高校从未有人获此殊荣。

得到美国最高水平的同行认可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至今已有152年历史。能当选其院士的,无一不是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或是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文革”后大陆毕业生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总计不到20人。

陈志坚现任职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是该校分子生物学系的终身教授。此次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使陈志坚成为该中心第21位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

德克萨斯大学校长Daniel K. Podolsky认为,陈志坚的当选实至名归:“陈志坚博士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老师和同事,是我们中心的重要一员,他的同行对他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也十分认同,对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而陈志坚在获知入选消息后却说,这份殊荣,应归功于所属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以及旗下实验室的全体成员。

陈志坚1966年出生于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1981年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接着又在母校读完硕士研究生课程。1986年,他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5年后从这里毕业,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93年至1997年,他在美国的一家研究机构就职,参与研究治疗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万珂,而这种药于200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署(FDA)批准上市。

1997年,陈志坚加盟了全美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团队,这里曾经走出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此,他就在这个美国一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探索细胞的奥秘。同时,他还在德克萨斯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直至终身教授。

2005年,陈志坚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这里聚集了美国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最活跃、最高水平的研究力量。目前,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中,有15位获得过诺贝尔医学奖。

在此期间,陈志坚发现了泛素作为信号分子的功能,以及病毒感染的感应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在RNA病毒侵染寄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全球分子生物学界的关注。

他的研究,为免疫生物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陈志坚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以期获得新的重大发现。他说,在这里,每个教授最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在影响力巨大的《细胞》《自然》《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人体的免疫细胞最初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或体内异源DNA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生物医学界。经过多年研究,陈志坚发现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内源性第二信使CGAMP分子及其合成酶。

2013年2月至8月,他在《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使医学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这一研究成果在免疫生物学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为红斑狼疮和艾滋病诊断、疫苗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临床药物开发用于预防及治疗传染病、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了新途径。

“成功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要有大目标,也要有小目标。然后不断超越,超越一个目标,迎来下一目标,如此反复,永无止境,终能成功。”这是2010年陈志坚应北大邀请,为北大学子做演讲时说过的话。

而他本人,正是通过实现、超越一个个目标,一步步迈向美国科学界的最高殿堂。

陈志坚十分认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观点:做科研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养家糊口;第二是追求自己的兴趣,很多科学家都属于第二个层次;第三层,也是最高的层次,就是不断攀登,追求永恒。

西南医学中心的迈克·布朗是陈志坚非常崇拜的一位教授,他与同事约瑟夫·戈尔茨坦因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经囊泡运输的内吞机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那时候迈克·布朗还不到45岁,获奖之后,他并没有骄傲和懈怠,而是步履不停,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追求的就是在科学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关于自己的梦想,陈志坚如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你会做出一个科学发现,而这个发现会像李白的诗,千年来永恒,这就是在我看来做基础科学的意义和乐趣。”

楼梯底下出人才

1981年,陈志坚从安溪县第一中学毕业。家里花了40元买来一台二手录音机,让他带去大学学英语。从那时起,陈志坚每天都会坚持跟着录音磁带读上一个小时左右。

当时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60个人,陈志坚考进去的分数是整个系最高的,毕业时成绩在全班也是排第一。大学期间,他当过学习委员,专业基础十分扎实。生物化学课的老师一直很看好他,还对学生们说:“生物化学怎么样,就看陈志坚的。”据陈志坚的同班同学说,他对生物方面的东西都研究得非常细,也非常爱琢磨,对于不懂的东西,不琢磨个透不会轻易放手。

虽然陈志坚对生物医学有着浓厚的研究欲,不过同学眼里的他,丝毫没有书呆气。课余时候,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不错,每天都坚持跑步,从未间断。

陈志坚的老家在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小时候,父亲在南平工作,母亲在南斗小学教书。陈志坚是家里的老大,他每天一边读书,一边做家务,还要帮母亲照顾弟弟。

从6岁起,他就开始每天帮母亲挑水,一挑就是十年,直到上大学的前一天。

“上高中时,他话不多,学习专注。”他的高中语文老师、安溪一中原副校长陈长发说。

陈长发至今对陈志坚1979年秋季入学时写的第一篇作文记忆犹新:“那篇作文题目为《到校印象》,他分成四个小节来写,其中一节写参观图书馆,小标题是‘志攀高峰’,才13岁的他就懂得知识就是力量。”

陈长发说,陈志坚性格沉着坚毅,从他的字中就能看出来。“字迹力透纸背,写作文时,条理清晰、简洁凝练、不蔓不枝,就如同做科研一样一丝不苟。”

而在当时的班主任杨化允老师眼里,陈志坚一直就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他个子不高,总是背着个大书包,里头装很多书,一有空就读书。”

在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期间,见他学习的劲头这么足,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就让他在教学楼楼梯底下的一间仅5平方米的小广播室读书。

终于,他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福建师范大学余宝笙教授指导的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且外语成绩居全省研究生第一名,因此被赞为“楼梯底下出人才”。

到美国后,陈志坚依然在专业领域孜孜以求,获得了2005年度美国海克曼化学奖、2007年度杜奈尔科学奖、2012年度美国国家科学院杰出科学家奖(分子生物学)等含金量极高的奖项,并在48岁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

而对于自己学术上的成就,他笑称:“如果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华山论剑上武功盖世的高手黄药师、杨过,我顶多就是个丐帮长老。”

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筹资建立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陈志坚应邀担任中心主任。2014年他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首次回国的第一站,就是选择回到母校福建师范大学作报告。

陈志坚在生物医学上贡献突出。1996年起,他在《细胞》《自然》《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各国科学家引用23000多次。

猜你喜欢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院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