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商科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

2015-12-24邢雯芝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商科特色人才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上升,对商科人才的需求也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培养和储备商科人才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攻坚时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商科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而地域文化对现代高素质高技能商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商科人才培养;作用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的特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中独具特色的元素,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的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留下来的各种社会习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的各种形态和历史积淀下来的留存,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结合。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地域经济之间更加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文化要素就成了保证地域经济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保证和载体。为此,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与区域文化相融的新时代商科人才就非常必要。

1 地域文化是地方人才成长的沃土,对商科人才的培育起着奠基作用

把地域文化融入商科人才的培养之中,可以以某个特定地域内人们生活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具有地域个性和鲜明文化的方面,运用多种理论,比如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其民众信仰、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不同侧面,将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化艺术引入商科实践教学活动。这样,不光可以有效提升商科专业学科建设的竞争力,极大的促进商科人才的培养,还能够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促使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加速地域文化传播的速度,增加传播的广度,从而增加各种地域文化研究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

地方人才的成长依托于其所在地域的特色文化,因此,地域文化在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往往因为其所在地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格,人的性格受到其所在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商科人才培养中,依据地域文化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其培养的人才能够迅速融入当地,从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大的发展潜能,也就能更好的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 地域文化影响商科人才教育机构设定培养目标

地域文化不同,各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的时候思路也不同,地域文化为培养人才过程中奠定了总的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地域文化中拥有的民情风貌、反应人们真实生活状态的一些因素,包裹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审美习惯等。而商科人才的培养,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人才培养的目标尽可能的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可以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以地域文化为基石,根植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沃土之上。

1.2 地域文化能够充实商科人才培养的内涵

地域文化的内容异常丰富,为商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养料”。如,晋商于元末明初崛起,当时的山西土地贫瘠,物产落后,而晋商却在这篇土地商创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一段闪亮的历史。究其原因是晋文化带来的影响。晋商收到山西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山西人崇尚敬业、诚信、重义气、勤奋善学,肯吃苦并善于开拓进取,这种晋文化对晋商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为晋文化的影响,晋商秉承者山西地域文化的影响,开创了历史的奇迹,晋文化多传承和弘扬的精神为晋商所用,创造了新一代的“晋商精神”。正是商科人才培养和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结果。

1.3 地域文化为商科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

地域文化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是商科人才培养中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我院位居苏州,处于吴文化资源丰富的吴中区,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搭建平台,拥有一批研究吴文华的老师,把我吴文化特质,并选其精髓,撷取其蕴含的思想品质、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等教育资源,在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发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拓了人才培育的新阵地,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

2 地域文化有助于培育的商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与文化日趋融合乃至成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而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更是地方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充分体现当地民情风貌、思维哲学、生存方式的地域文化,会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晕染上最厚重的底色。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等院校办学效果的体现但是高校所处地域不同,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各地高校都各自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故而不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具有地域性特征,在服务社会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维度商,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2.1 商科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发展层次和方向收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中期或后期,而有的地区刚刚进入工业的初期,或者正由初期往中期迈进。这种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教育机构在商科人才的培养中,能够服务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因此,商科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适应不同地域对劳动力知识和需求方面的要求。如再工业化初期的地区,要能够配合城乡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因此商科人才培养应注重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如在中野花中后期,经济已经实现了战略性的调整,产业机构的层次与水平也较前的要高,因此对商科人才培养的培养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商科人才的培养应因势利导,同地域经济的结构想结合,同产业结构水平同步提升。

2.2 地域文化促使商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自然资源是地域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内容和依托,商科学科建设可以以根据地域自然资源的特点形成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对于不同地域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使得商科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能够与地域自然条件和资源文化水乳交融,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而更好的对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3 商科人才培养以地域文化为载体,与当地社会进行资源的互换

商科人才培养的培养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教育机构与社会资源进行了资源交换,这种资源的互换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着市场规律的左右。对于前面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时代,如何摆脱其影响而顺势转入由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和社会自主办学的模式,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种商科人才培养培养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办学资源,必须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并获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3 地域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科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域文化有利于促进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商科人才,也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产品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商业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单一,培养的模式缺乏特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雷同,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提升与实践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任何产业的发展和变革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完成,我国前阶段对商业资源开发不足,商业人才的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型人才。因此,结合商科行业的发展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地域文化和专业特点,逐步改变商科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千人一面”的局面,科学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的才培养模式,非常紧迫。

3.1 无论何种人才,仅仅依靠基本的技能是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关键是要依靠现代职业人的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域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大的需求。商科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了实用性,但是否能够真正贯彻还需要依靠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地域文化是人们在社会进步过程中通过劳动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是地域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商科人才的教育中,对于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商科教育中,应突出地域特色,这是教育机构应有的历史使命。

3.2 物质生活的富裕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商业社会中,人们的品牌意识薄弱,侵权事件屡屡发生,模仿与雷同现象比比皆是,产品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变,这就需要商科教育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在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同时,找到源于地域、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发展,把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自己特有的个性发展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地方文化底蕴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商业人才。

3.3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会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具体性和独特性

地域文化既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第一课堂的教学之中,也可以以学分的方式推入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开设人文综合课程,加强实践课程教学,搭建多元化的产学研创新活动平台,有利于教育体系的系统化设计和模块化运作,系统设计创新教育模块,从而商科教育能够培养出可以适应不同地域的人才,也有助于商科人才呈现出个性化特色。

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随着国民经济的上升,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商科人才的需求也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培养和储备高素质、高技能商科人才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唐未兵.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商学院教研教改论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郭长风.文化基因论——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陆和健.区域文化视阈下的近现代苏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邢雯芝(1965-),女,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吴文化。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104

猜你喜欢

商科特色人才
人才云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中医的特色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