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5-12-24井贤严王鑫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效度大学生

井贤严?王鑫强

摘 要 目的:编制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466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阅读动机初始量表的施测,分析问卷的区分度,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n=236)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230)检验结构效度,并对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结果: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个,分别命名为社会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情感抒发,3个因子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0.87%,共保留16道题目,题目的因子负荷在0.54 ~ 0.79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χ 2/df=1.74<5,CFI=0.96<0.90,IFI=0.96<0.90,GFI=0.91<0.90,NNFI=0.96<0.90,RMSEA=0.06<0.08);阅读动机与查阅资料频率、阅读时间等效标呈显著正相关,r在0.24 ~ 0.32之间;Cronbachs α系数在0.75 ~ 0.86之间。结论: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用于测量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关键词 大学生;阅读动机;信效度

分类号 B841.7

阅读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阅读水平高低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已将阅读素养作为重要评估内容(王晞,黄慧娟,许明,2003)。阅读也是提升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2014)。阅读还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王鑫强,2009),实证研究表明阅读疗法能有效降低压力和抑郁(Ramona,Oana, & Daniel,2013)。一个国家人民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郝振省,陈威,2010)。《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形成书香社会”。除了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外,公民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是形成书香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阅读动机是激发阅读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激起和引导个体行为朝向阅读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它对阅读具有指向、激发和维持作用(柳长友,2007)。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阅读动机对阅读技能、阅读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阅读动机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条件,阅读动机与阅读成绩、阅读素养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Sarah,Lynne,Yvonne, & Sue,2015;宋凤宁, 宋歌, 佘贤君, 张必隐, 2000; Mucherah & Yoder, 2008; 高军, 邓辉, 2013; Wigfield & McCann, 1995)。研究阅读动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针对不同的动机类型提出相对应的增进方法,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服务,并为高校开展阅读教育和指导提供参考。

问卷法是当前对阅读动机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国际上主要以儿童为对象研究阅读动机,因此开发出许多青少年及儿童问卷,例如阅读动机问卷(Motivation for Reading Questionnaire,简称MRQ)、阅读动机剖面图(Motivation to Read Profiles,简称MRP)以及早期阅读动机和态度量表(Emergent Reading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 Scale,简称ERMA)。国内则有柳长友编制的中学生阅读动机问卷(Gambrell,Palmer,Codling,Marie, & Mazzoni , 1996;Sperling,Sherwood, & Hood,2013;柳长友,2007)。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人生目标的变化,个人的阅读方式、阅读动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与儿童的阅读动机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动机更多受到内部动机和自我调节的影响。随着阅读社会经验的增长,个体将阅读纳入到内在价值和自我系统当中,有学者据此编制了成人阅读动机量表(Schutte & Malouff,2007)。但是目前面对成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研究进展还是相当缓慢,有研究还指出不同文化中阅读动机存在差异(Mucherah & Ambrose-Stahl,2014),那么根据我国国情开发大学生阅读动机测量工具就显得较为重要。另外有效的测评工具应当经过信效度检验,以保证问卷的质量,但是国内目前可查到的只有陈晓莉(2010)编制的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但该问卷有两个维度含义不清,结构效度有待验证。研究者结合国内大学生阅读动机的特点,以心理测量学理论为基础编制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以期能够提供一个有效评定大学生阅读动机特点的问卷。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阅读动机问卷的初步形成:采用开放式问卷,参考他人研究结合个别访谈,并经过专家审定程序,初步形成阅读动机问卷。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28名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开放式问卷问题包括:你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什么因素会促使你主动去阅读?对开放式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

参考陈晓莉(2010)、柳长友(2007)、Schutte和Malouff(2007)等的研究,结合个别大学生的访谈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确定阅读动机的维度,形成阅读动机初始问卷,包含题项45个。

请图书馆领域专家2名、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者各2名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删除不适合的题项,修改有歧义的题项,最后确定33个原始问卷题项,形成阅读动机问卷理论构想,阅读动机一般涉及情感抒发、阅读体验、社会认同、社会交往、学业发展、职业发展。采用Likert 5点计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中间状态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非常符合”记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测者在这一方面的符合程度越高。

1.2 对象

样本1:从某高校抽取28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用于编制初始问卷。

样本2: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抽取大一至大三500名学生,施测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获取有效问卷466份,问卷有效率93.20%。其中,男生183人,女生283人;文科192人,理科274人;大一171人,大二197人,大三98人;城镇234人,农村232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井贤严 王鑫强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1.3 数据采集

本问卷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上课时间或者课余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有效性判断,剔除无效的问卷。

1.4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7.0和Lisrel 8.7进行统计处理。首先,对所有466份有效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其次,将样本2的被试数据随机分成两部分,其中236份数据结果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230份数据结果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再次,将最终形成的阅读动机问卷用于测量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和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两阅读行为指标的相关关系, 考察效标效度。

2 结果分析

2.1 项目分析

本研究使用两种方法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1)临界比值法。把数据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别取被试总数的前、后27%作为高、低分组。对两组被试在各个题项上得分的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如果某题项高低分组间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或者t值小于3.00说明区分度不好,则需要剔除该题项。结果表明所有题目临界比值在4.59~ 17.71(p< 0.001)之间。(2)题目得分与总分相关法。如果相关系数不显著或者相关系数小于0.4,则说明区分度较低。结果表明,有两题题总相关为0.37和0.27,其他题目均符合要求。删除这两题后,最终剩余31道题目,其题总相关为0.41~ 0.66。

2.2 结构效度

2.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对样本是否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判断。初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时KMO值为0.92,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显著(χ 2=2828.49,df=465,p=0.000),取样均符合因素分析所要求的标准(吴明隆,201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抽取,采用最大变异法进行旋转。在因子数确定上,采取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结合碎石图和已有的理论构想、题目语义,最终确定因子数量。删除题项综合考虑:(1)在任何一个因子上的载荷量都小于0.40;(2)在多个因子上的载荷量相近,差值小于2;(3)与维度的含义不符。采用删除一题就重新探索一次的方式,逐步探索出稳定的因子结构。共删除17道题目,剩余16道题目,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个,共同度在0.42~ 0.64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87%,说明三个公因子可以解释16道题目变异的50.87%。因子负荷如表1所示。因子1(6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与人交流、提高团体中的地位、获得他人认同等,命名为社会动机;因子2(5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提高专业素质、就业技能等,命名为学业与职业发展动机;因子3(5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排解孤独、空虚,命名为情感抒发。表1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2.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三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整体模型适配度的评价指标结果

df χ 2 χ 2/df RFI CFI IFI GFI NNFI RMSEA

三因素模型 101 176.07 1.74 0.90 0.96 0.96 0.91 0.96 0.06(0.04~ 0.07)

从表2可知,χ 2/df< 5,RFI、CFI、IFI、GFI、NNFI> 0.9,RMSEA< 0.8,表明问卷的三因素模型各项适配度指标均表现良好,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各题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在0.53~ 0.68之间。

2.3 效标效度

本研究使用图书阅读时间及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两行为指标作为效标,考察阅读动机问卷调查的效标效度。结果显示,量表总分与每周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情感抒发、学业与职业发展、社会动机三个因子与每周阅读时间、每周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表3 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图书馆借书频率的相关关系

注:

2.4 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问卷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0.77、0.76和0.75,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3 讨论

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个,分别命名为社会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情感抒发。各项目的因子载荷量均在0.5以上,而跨因素负荷在0.4以下,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87%,共16个题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均符合拟合标准(黄芳铭,2005),且各题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在0.5以上,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阅读动机的结构包含情感抒发、社会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三个维度,这与大学生的现状较为符合。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阶段,亲密与孤独是成年早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阅读动机中的情感抒发和社会动机与自我联系紧密,阅读是获得心理安慰、排除孤独寂寞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获得自我同一性(瓦尔·西蒙诺维兹, 彼得·皮尔斯,2006)。在大学阶段,人际适应是大学生新环境适应的核心内容(梁红,黄希庭,2010),通过阅读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群体认同,因此阅读是发展人际关系、获得亲密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处于个体通往成年的过渡期,完成学业和为职业做准备是大学生面临的两大任务(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茨著, 露丝·费尔德曼,2013)。大学生学习不仅仅为了好奇求知,而是利用所学为以后职业发展而准备(Laul & John,2008),并且在中国儒家文化强调成就、社会环境强调竞争的影响下,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提高专业素养,获得潜在的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必然存在的阅读动机之一。Lau(2009)认为阅读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阅读效能感和社会性动机。Schutte和Malouff(2007)的成人阅读动机问卷划分为自我成分、认同、阅读效能和其他成就四个维度。本研究中的情感抒发属于自我、内部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属于成就、外部动机,社会动机则是与认同、社会性动机相符。本研究中未有阅读效能这个维度,这是因为对大学生来说阅读效能并不是决定其阅读行为的主要心理变量,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均有良好的学业成就表现,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并不会有太大差异,当然,这一观点还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效标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及各维度与每周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宋凤宁等(2007)的研究结果相似,并且情感抒发与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他两个因子与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的相关系数,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的情感抒发阅读动机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要强于其他两个阅读动机的影响。通过信度检验表明,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3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7、0.76和0.75,符合信度良好的问卷标准(吴明隆,2010)。

4 结语

阅读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更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阅读是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过程。掌握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既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高校做学情分析,又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图书馆针对不同的阅读动机的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良好的阅读动机问卷是有效测量大学生阅读动机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较少进行信效度检验,测评工具质量的好坏将影响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编制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形成的阅读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测评大学生阅读动机的有效工具。

阅读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结构在已有的实证研究当中也存在差异,本阅读动机问卷的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在后续的研究当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陈晓莉. (2010).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编制及其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暨南大学.

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茨著, 露丝·费尔德曼(2013). 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下册(申继亮 李西营 冀巧玲 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高军, 邓辉. (2013). 关于青少年课外阅读动机和阅读素养关系的调研分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1), 116-119.

郝振省, 陈威(主编). (2010).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2卷).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黄芳铭. (2005). 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 北京: 中国税务出版社.

梁红, 黄希庭. (2010). 大学生人际适应“二年级现象”的辩证解读. 高等教育研究, 31(05), 76-80.

柳长友. (2007). 中学生阅读动机发展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宋凤宁, 宋歌, 佘贤君, 张必隐. (2000). 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23(01), 84-87+127.

瓦尔·西蒙诺维兹, 彼得·皮尔斯. (2006). 人格的发展(唐蕴玉 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吴明隆. (2010). 问卷统计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王晞, 黄慧娟, 许明. (2003). PISA: 阅读素养的界定与测评. 上海教育科研, (9), 37-41.

王鑫强. (2009). 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 95-97.

朱永新. (2014). 阅读的力量: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图书馆杂志, (4), 9-17.

猜你喜欢

信效度大学生
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叙事安全教育材料的初步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青少年网络素养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藏族学生宗教信仰成熟度量表编制
新大学生之歌
沉思反应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