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12-24周宝宣袁琦

应用化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含量

周宝宣,袁琦

(海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一般情况下,比重>5 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等金属以及砷等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类金属,同时也指铜、钴、锌、镍、锡等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属[1]。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短期内很难恢复,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会通过相关食物链进入农产品,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可能会严重危及到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因而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2]。

国内外传统的土壤污染状况分析检测通常采用现场取样后通过实验室化学试剂和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检测的结果对土地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污染控制、环境预警等方面起到积极指导作用。目前,国内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标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酸消解处理后,采用光谱法进行重金属测量[3]。实验室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但其检测周期长,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以及不能进行快速即时检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同时获得多种重金属的含量,使得以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和精确化的快速检测土壤重金属技术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土壤重金属检测方面的投入,运用光谱学分析技术、电化学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学分析等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寻求一种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土壤重金属。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一些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目前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重金属检测常规方法

1.1 光学检测方法

随着光学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基于光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分析检测土壤重金属的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光学检测法是依据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作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通过运用光学仪器检测相关光谱波长及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检测出重金属的含量。

光学检测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AAS、A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及分光光度法(SP)等。运用光学仪器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检测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相当显著。Kashem[4]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其精度达到了mmol/L,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前者测量范围更广;Little 等[5]在研究重金属在空间内分布特征时,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精度达到了μg/L,且实现了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范宝磊等[6]运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茶园土壤中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其检测限达0.01 mmol/L;刘江斌等[7]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多达36 种组分同时进行了测定,其检出限达0.01 mmol/L;王娜[8]采用的微波消解法前处理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联用,使得对砷元素的检测具有较低检测限;Yasuhiro 等[9]采用粉末压片X 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土壤中铬、砷、汞、镉和铅等元素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较好结果;WiafeAkenten 等[10]对加纳库马西(Kumasi)速宾河(Subin river)沿岸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研究时使用了X 射线荧光光谱仪,取得了较好结果;Feret 等[11]在测定矾土中的石英成分的实验中,采用了X 射线衍射和X 射线荧光光谱联用的技术;桂义军[12]研究了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铅精矿中的锌镉和铜,通过相关实验证明该法有效,适用于铅精矿中镉锌和铜的快速检测,Capitelli 等[13]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实验中采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并将其相对标准偏差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进行了比较,Cr、Cu、Fe、Pb 和Zn 等元素的平均值误差均不超过6%。

目前,相当一部分光学检测仪器已经成功商品化,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应用,如美国艾捷克公司生产的艾克i-cheQ 便携式XRF 环保ROHS 分析仪,英国Trace2o 公司生产的Metalyser HM4000 土壤重金属测试仪,及我国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Beethor X3G 700 手持式环境分析仪等。

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电化学相关方法[14]主要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极谱法、电位溶出分析法及伏安法等。基于电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根据物质相关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分和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特定传感器及相关电极对溶液中电流、电位等相关物理量的直接测定,经研究分析后确定参与相关电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依据过程测定的电参数的不同,可分别命名,如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及伏安分析法等。比较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具有将溶液中某种特定离子的活度转化成一定电位的能力,其电位与溶液中给定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这种特定的关系可确定溶液中相关重金属的含量。高云霞[15]采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离子选择法同时对溶液中的铅和镉的测定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小梅[16]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蔗糖溶液中Cu2+的含量,并经测试发现选择电极与Cu2+浓度在1 ×10-6~1 ×10-4mol/L 范围内呈线性响应;王孝镕等[17]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酸性镀锌溶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好结果。

1.2.2 极谱分析法 以特定的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通过测定电解反应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并依据两者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极谱催化波、单扫描及脉冲极谱法等。陈永享等[18]以含黄铁矿生产硫酸这一典型工业过程为背景研究了活动态铊的提取条件,并采用极谱测定方法对多个灰渣样品中活动态铊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铊元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形态分布特征;王宏志等[19]利用锌、铁在某些特定的溶液中能够产生不同灵敏导数波的性质,采用极谱法分别测量了血液中锌和铁的含量;周杰郛等[20]采用催化极谱法对地球化学勘查样品中钨和钼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钨和钼的检出限分别为0.30 μg/g 和0.49 μg/g。1.2.3 电位溶出分析法 在恒电位的条件下使被测物质预先经过电解并逐渐富集在工作电极上,然后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或附加电流使富集的待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出,记录在此过程中电极电压E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通过E-t 曲线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应海佳等[21]利用铋膜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了水样中镉的含量,特定条件下镉的检测下限可达0.1 μg/L,且在1 ~120 μg/L 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李立英等[22]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了多维元素片中锌、铜、铁含量;章建军等[23]建立了重金属检测的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应用该法测定了面粉中镉、锌的含量,其检出限分别为0.24 ng/mL,0.71 ng/mL;杨敏等[24]研究了镀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并依据此法检测了水中铅的含量,其检出限达0.003 mg/L。

1.2.4 溶出伏安法 将待测物质预电解富集,待溶出后进行扫描测定的一种方法。该法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重金属检测方法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元素含量的测定,并且检测限可达mol/L。于庆凯等[25]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海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同时测定了海水中Cu、Pb、Cd 和Zn 四种痕量元素;赵广英[26]采用丝网印刷的碳支持电极,应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及同位镀汞膜电极法的联用,对茶叶中痕量铅的快速测定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得到该法适用于茶叶重金属的快速检测的结论。

目前,相对来说技术更加成熟的电化学检测仪主要是极谱仪,它继承了光学检测范围广、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测定,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实现连续测量,特别是对于液体样品不需经过前期消化处理,可直接测定,铅、镉离子的测定,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1.3 生物学相关检测方法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其相关研究成果为土壤重金属的检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生物学相关检测方法主要有:酶分析法、生物传感器以及免疫分析法等。

1.3.1 酶分析法 其原理是重金属具有一定生物毒性,它会结合甲琉基或琉基形式的酶活性中心,改变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及性能,可以依据重金属浓度与酶系统变化的定量关系来测定相关重金属的含量。Yunhui 等[27]采用了脲酶抑制法对Hg2+的含量进行了检测;Shukor 等[28-29]通过利用木瓜蛋白酶的特定性质建立了一种测定重金属的方法,且用该方法检测到的毒性被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证实是存在的;李慧等[30]通过使用体外筛选技术(SELEX)得到了多种金属离子的脱氧核酶,并与天然酶进行了比较,推测理论上可以找到每一种金属离子的脱氧核酶(DNAzyme),进行相关重金属的检测;柳畅先等[31]利用镉离子对醇脱氢酶具有抑制作用这一性质,通过醇脱氢酶测定了Cd2+的浓度,其检出限为2.00 μg/L,且尝试把该法应用于蔬菜中Cd2+的检测中,对这方面工作进行了的初步研究;硝酸盐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Cu2+的存在能够抑制硝酸盐向亚硝酸盐反应的进行,且其还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Cu2+的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周焕英等[32]通过间接测定反应生成的NO2-浓度能够确定Cu2+的浓度的原理,通过与自制光反射传感器的联用,建立了能够用于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水中Cu2+的方法。

1.3.2 生物传感器 采用生物材料与待测材料的结合,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光、电等可输出的信号,依据这些信号进而可以定量分析相关重金属的含量,主要类型包括酶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和微生物传感器等。近年来,人们已经研究开发了多种用于测定水溶液中有毒性化合物(包括重金属络合物)的生物传感器,如具有特异性质的蛋白生物传感器等。陈晨[33]研究了铋膜修饰丝网印刷碳电极同时对Pb2+、Cd2+两种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的性能,并基于实验室自制的丝网印刷金膜电极,通过设计DNA 探针的结构并应用T-Hg2+-T 结构,制备了一种检测目标为Hg2+的DNA 电化学传感器,经过相关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Hg2+的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 nm(S/N=3),实现了对Hg2+方便快捷的检测;Ocana 等[34]构建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传感器通过监测铜离子催化氧化抗坏血酸的过程,避免了共存物镉、镍和铅的干扰,实现了铜离子的选择性检测;Flavel 等[35]则将甘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的三肽片段固载到单壁碳管表面,构建了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铜离子的选择性检测;Chong 等[36]则采用钻石电极表面固载小球藻细胞得到电化学细胞生物传感器,完成了镉和锌的检测;Yuce 等[37]将藻细胞固定到电极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铅的检测。生物传感器寿命的关键取决于其生物活性,由于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生物传感器的寿命一般很短,这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与发展。

1.3.3 免疫分析法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免疫检测方法在国外已经建立,主要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并尝试将其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运用免疫分析法对重金属离子进行研究时,检测前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选用符合条件的金属络合物使其与相应的金属离子结合,从而获得一定空间结构,产生反应原性;第二,将结合了金属离子的化合物连接到载体蛋白上,产生免疫原性,进而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其中的关键在于选择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络合物,这直接影响到特异性抗体能否制备。早在21 世纪初期Johnson[38]和Darwish 等[39]便通过运用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对Cd2+的有效检测;Krizkova 等[40]直接将金属硫蛋白固定到悬汞滴电极表面,实现了银离子的检测,该课题组还采用金属硫蛋白的抗体将金属硫蛋白固载到碳糊电极(CPE)表面,提高了银离子的检测能力[41]。免疫分析方法当前仍处在实验室条件下,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组单克隆抗体建构技术的进步为免疫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筛选特异性好的新型螯合剂、单克隆抗体等都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4 常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为了更好的了解常规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技术,表1 给出了常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

表1 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n different methods in conventional detection

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虽然检测精度、准确性高,但由于其检测周期长、工作繁琐及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环境污染等原因,除了需要较高准确度的情况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并不实用。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生物学分析法较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来说有较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光学分析法是分析金属及类金属物的可靠手段,其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其所需检测时间也较短,但其相关仪器设备购置和运行成本较高,并对操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均有较高要求。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光学检测方法对重金属进行检测,如日本及欧盟的部分国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进行标准检测,但是对于国内用户来说,购置仪器成本过高,很难使其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也有部分国家采用X 荧光光谱分析法,其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待测样品,但其缺点在于精度较低、重复性不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化学分析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鉴于其准确性强、精确度高、检测成本低以及能够较快检测多种重金属的特点,在实际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样品前处理较为复杂,加上对待检测土壤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限制了电化学分析法的进一步应用。生物学分析法对土壤的破坏较小,操作较简单以及灵敏度高,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土壤重金属的检测,但由于相关酶、络合物、抗体以及生物传感器难以制备导致其可检测的重金属种类有限,且对待检测土壤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生物学分析法的应用。

2 新型检测方法

2.1 新型检测方法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光学、生物学、遥感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深入研究与快速发展,衍生出一些新型检测土壤重金属的方法,如高光谱分析法、太赫兹光谱法、生物量间接测定法及基于环境磁学的检测方法等。

2.1.1 高光谱分析技术 通过利用遥感(RS)技术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以其高光谱分辨率和多而连续的光谱波段可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预测,并且可实现大面积、无损坏及非接触式的快速测样,避免了采样、前期消解处理等复杂步骤。Kemper 等[42]利用反射光谱成功预测了矿区土壤中As、Fe、Hg、Pb等4 种重金属的含量;吴昀昭等[43]利用反射光谱的相关特性,基于实验室条件模拟了Hymap,Aster 以及TM 光谱,快速预测了南京地区土壤Hg 污染,发现了预测Hg 的最佳波段和土壤Fe 吸收波段一致,且经过相关分析,表明Hg 的含量与土壤反射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简季等[44]首先通过对土壤进行现场光谱测定,然后在第二次光谱采集时通过化学分析建立了As、Cd、Zn 三种重金属的反演模型,通过土壤对不同近红外波段进行相关试验,得到若干个模型与实际重金属含量具有相关性,得出用实测光谱数据反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可行性结论;邬登巍等[45]研究了应用中红外漫反射光谱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快速预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快速、非破坏性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预测。

2.1.2 太赫兹光 太赫兹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国际前沿科技,可用来探测分子间、分子内部大小介于氢键和微弱内部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之间激励带来振动而引起的能量吸收特性,同时也可探测重金属络合物分子的振动特性。目前该法研究成果较少,李斌等[46-47]开展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应用太赫兹光谱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检测,通过设计实验获取了大量相关数据,据此进行建模并进行数据分析,初步分析发现土壤样品中主要重金属含量与对应的太赫兹吸收谱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而得到了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具有可行性的结论,目前该技术正在深入研究中。

2.1.3 生物量间接测定技术 利用某些生物基因表达具有发光等特征,通过运用遥感技术接收相关光谱,根据光谱特征进而确定土壤重金属含量。顾宗濂等[48]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便采用了发光细菌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温健婷等[49]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利用细菌发光特性实现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杨军等[50]采用了费氏弧菌发光法对被镉污染的土壤及Cd2+进行毒性检测,通过分析不同浓度Cd2+和不同镉污染梯度的土壤对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结论:在0.32 ~48 mg/L 这个浓度区间内,Cd2+对费氏弧菌的剂量——效应关系为三次曲线,其相关系数 在0. 92 ~0. 96;镉 污 染 土 壤 的 临 界 浓 度 为10 mg/kg;镉污染程度越重,土壤的pH 越高,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溶液中Cd2+对发光细菌的毒性较土壤的强。目前,该方法的研究大多仍处于实验室模拟阶段,作者暂时还并没有看到用于野外现场检测以及在线研究等相关报道。

2.1.4 环境磁学 任何物质都具有某种磁性质,根据物质对外加磁场效应所对应的特征电流,可用以定量物质,因而可依据某些磁参数值定量土壤重金属[51]。在土壤污染检测中,较传统的实验室方法,磁学检测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经济、非损坏性和信息量大等显著优点[52],用于传统的污染分析前的预研究[53],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与此同时,磁学检测方法能够经济、快速地提供大量采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整个磁参数空间分布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可进行相关的图像处理,能对土壤污染状况做出较全面、系统的解释。磁性检测方法由于以上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众多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54],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Bermea 等[55]通过磁学检测方法测得了墨西哥城表层土壤所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Yang 等[56]通过研究碳酸盐沉积物中相关磁学信息,经分析后确定出其所受污染状况,进而判断出污染的来源、污染程度以及分布规律等。

尽管这些新型检测技术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条件下,但为土壤重金属检测提供了其他的路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这些新型检测方法将会拥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新型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些新型检测技术的特点,表2 给出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表2 新型检测方法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n new detection methods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检测技术由于其可预见的优势,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尽管这些方法仍处在初步阶段,可以预见,随着遥感、生物以及基因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新型检测方法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 土壤重金属检测发展趋势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实际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上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光谱法能以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各种复杂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较为有效的分析测定,但考虑到其大多存在需要大型昂贵仪器、分析成本高、需要经过消解、分析时间长及安全因素这些问题,其在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方面应用还并未普及;电化学方法在痕量元素检测中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但目前的检测过程中,仍存在离子干扰、波峰重叠等问题,再加上土壤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土样消解,强酸等的使用可能带来土壤的二次污染,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成为其推广应用的关键;新型检测技术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考虑到这些技术相对较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困难、太赫兹等设备目前又比较昂贵,这些都迫切的需要生物、光学等学科交叉支撑并开展更多的协同创新研究。这些目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

3.1 检测仪器智能化

从目前的土壤重金属检测的研究成果来看,几乎或者很少研究人员采用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法进行相关研究测定,大部分均选择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能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的方法。检测仪器在测定重金属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仪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测量仪器能够快速、精密、可靠的获取有关物质组分和含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资源等,即逐渐要求现代仪器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操作简单化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大幅降低等特点。在常规的检测方法中,样品的前处理仍沿用传统的方法,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干燥、去杂、消解等复杂步骤,且大多需要手动操作来进行,由于其重复性工作多、效率低,加上时效性较差,严重的制约了这类检测方法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用于土壤待测样品自动处理的设备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迫切需要研制出具有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功能的前处理平台和能够快速筛选提取浸提液的智能装备,检测仪器智能化是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较为智能化的光学类检测仪器而言,由于其昂贵的成本及操作费用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如何进一步降低这些仪器生产、操作成本也是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3.2 检测结果精准化

从光学检测方法的使用到各种现代仪器联用,痕量土壤重金属的检出限逐渐降低,精准化程度大幅提高,测量的范围更广,大多研究者逐渐倾向于使用多种仪器联用法对重金属进行测定。自50 年代开始,仪器仪表取得了突破发展,60 年代测试技术的提高、计算机的引入,到70 年代计算机多种算法的深入改进,再到80、90 年代网络大面积兴起,到现在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巨大进步,实现了仪器检测精度从mg/L到μg/L 再到ng/L 的跨越,在精准测量领域内展开了一场新的推动力革命。传感技术的发展为电化学分析法和生物学分析法提供了契机,各种适应复杂环境,灵敏度高的传感器、电极应运而生,这些都为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的精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检测结果精准度要求的提高将促使着传感器向着更高精准度、灵敏度、低成本和较强适应环境能力的方向上发展。对于新型检测技术如高光谱、太赫兹等,为土壤重金属研究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它的优点是实现快速、无损坏、大面积检测,同时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及实用性,且该法较容易重复验证,能较大幅度缩短实验周期,这些优点都是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当前研究热点大多集中在高光谱遥感探测及生物发光技术检测方面,这些新观点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由于这些技术大多仍处于试验、测试阶段,且其大多是估计值而并非准确值,精确度有待验证,研究思路可以借鉴但是该类技术的推广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相关实验验证,如何提高其精准度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3.3 检测技术综合化

遥感、磁学及基因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的综合化的可能性得以实现。目前,基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环境磁学及其它科学手段能做到的仅仅是大面积、快速预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而不能做到较为精确的程度,进一步精准化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而在当前的情况下,传统以及新型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何把两种或者多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应当是相关研究人员重视的问题。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应用遥感技术、便携式光学仪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对突发污染事件或者样品土壤进行初步的快速检测,然后采用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这样可以使得检测效率和精确度大大提高。如何实现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化可能成为今后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方向。

4 结束语

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对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土壤重金属检测的主流方法还是光学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等常规检测方法,但是随着人们对重金属检测技术的不断研究以及对重金属测试物理机理更深入的认识,势必引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使得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朝着快速化、低成本化、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以及高普适性的方向发展,最终会形成完备的检测方法。

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作为研究土壤问题的工具,对于土壤污染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总体是向高光谱遥感、环境磁学、太赫兹光及基因技术等具有高普适应性的方向发展,但就技术本身的发展趋势而言,是向更高精度的微观探索技术和节约时间、成本的中观及宏观检测技术的方向上发展。

[1] 吕彩云.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0):887-890.

[2] 王建伟,张娜珍,侯可勇,等. LIBS 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测量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2008,20(7/8):1165-1170.

[3]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4] Kashem M A,Kawai S,Kikuchi N,et al.Effect of lherzolite on chemical Fractions of Cd and Zn and their uptake by plants in contaminated soil[J]. 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2010,207(1/2/3/4):241-251.

[5] Little M G,Lee C T A.Sequential extraction of labile elements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basaltic soil from Mt. Meru,Tanzania[J].African Earth Sciences,2010,75(3/4):444-454.

[6] 范宝磊,张健,吴仲珍.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园土壤中的微量元素[J]. 分子科学学报,2010,26(1):62-65.

[7] 刘江斌,党亮,和振云.X 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的36 种组分的探讨[J].甘肃地质,2010,19(2):75-79.

[8] 王娜,齐剑英,李祥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砷的含量[J].当代化工,2010,39(1):100-104.

[9] Yasuhiro Shibata,Junnosuke Suyama,Masaru Kitano,et al.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Cr,As,Se,Cd,Hg,and Pb in soil using pressed powder pellet and loose powder methods[J].X-ray Spectrometry,2009,38(5):410-416.

[10] Kodom K,Wiafe-Akenten J,Boamah D,et 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long subin river in kumasi,ghana;using X-ray fluorescence(XRF)analysis[J]. Powder Diffraction,2010,24(2):101-108.

[11]Feret F R,Daniel Roy.Determination of quartz in bauxite by a combined X-ray diffraction and X-ray fluorescence method[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2002,57(3):551-559.

[12]桂义军.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铅精矿中的铜镉锌[J].山东化工,2013,42(3):60-62.

[13]Capitelli F,Colao F,Provenzano M R,et al.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pectra of metallic elements in solid samples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J].Geoderma,2002,106:45-62.

[14] Kadara R O,Tothill L E. Resolving the copper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stripping chronopotentiometric response of lead (II)obtained at bismuth film screen-printed electrode[J].Talanta,2005,66:1089-1093.

[15]高云霞.多元线性回归离子选择电极法同时测定铅和镉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6]李小梅.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蔗糖中Cu2+含量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1):74-78.

[17]王孝镕,陈静,李艳萍.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酸性镀锌液中的铜[J].电镀与精饰,2003,25(2):30-32.

[18]陈永亨,王春霖,刘娟,等. 含铊黄铁矿工业利用中铊的环境暴露通量[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9):1474-1480.

[19]王宏志,肖文英,刘大伟. 极谱法测定全血中锌、铁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8(7):58.

[20]周杰郛.极谱法快速检测地球化学勘查样品中的钨和钼[J].光谱实验室,2010,27(1):123-126.

[21]应海佳,杨慧中,李琳娜.铋膜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镉[J].光谱实验室,2013,30(2):638-641.

[22]李立英,赵吉丽,冯淑荣. 等. 电位溶出法测定多维元素片铜铁锌含量[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4):335-337.

[23]伍季,章建军,李向力.采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面粉中镉含量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00-101.

[24]杨敏,宁平,高云涛,等.微波富集-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快速测定水中痕量铅[J]. 工业水处理,2007,27(3):64-66.

[25]于庆凯,李丹阳.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海水中铜、铅、镉、锌[J].化学工程师,2009(10):25-27.

[26]赵广英,吴艳燕. 丝网印刷碳电极传感器检测茶叶中痕量铅研究[J].茶叶科学,2008,28(2):93-100.

[27]Yunhui Y,Zhijie W,Minhui Y,et al.Inhibitive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ion using a renewable urea biosensor based on self-assembled gold nanoparticles[J]. Sensors Actuat B-Chem,2006,114:1-8.

[28]Shukor Y,Baharom N A,Rahman F A,et al.Development of a heavy metals enzymatic-based assay using papain[J].Anal Chin Acta,2006,566(2):283-289.

[29]Shukor M Y,Mashor N,Baharom N A,et al.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heavy metals using bromelain,a cysteine protease[J]. Appl Biochem Biotechnol,2008,144(3):283-291.

[30]李慧,孔德明. 脱氧核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2):2119-2130.

[31]柳畅先,梁曦,何进星. 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镉[J].化学通报,2008(5):398-400.

[32]周焕英,邹峰,高志贤,等. 水中铜的酶抑制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研究[J].冶金分析,2007,27(9):22-24.

[33]陈晨.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34]Ocaa Cristina,Malashikhina Natalia,del Valle Manel,et al.Label-free selective impedimetric detection of Cu2+ions using catalytic DNA[J].The Analyst,2013,138(7):1995-1999.

[35]Flavel B S,Nambiar M,Shapter J G.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copper using a Gly-Gly-His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 biosensor[J].Silicon,2011,3(4):163-171.

[36] Chong K F,Loh K P,Ang K,et al. Whole cell environmental biosensor on diamond[J].Analyst,2008,133(6):739-743.

[37] Yüce Meral,Nazlr Hasan,Dnmez Gnül. An advanced investigation on a new algal sensor determining Pb(II)ions from aqueous media[J]. Biosens Bioelectron,2010,26(2):321-326.

[38]Johnson D K.A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for cadmium[J].Anal Chim Acta,1999,399:161-172.

[39]Darwish I A,Blake D A.One-step competitive immunoassay for cadmium ion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J]. Analytical Chemistry,2001,73:1889-1895.

[40] Krizkova S,Huska D,Beklova M,et al. Protein-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silver (I)ions[J].Environ Toxicol Chem,2010,29(3):492-496.

[41] Trnkova L,Krizkova S,Adam V,et al. Immobilization of metallothionein to carbon paste electrode surface via anti-MT antibodies and its use for biosensing of silver[J].Biosens Bioelectron,2011,26(5):2201-2207.

[42]Kemper T,Sommer S.Estimate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fter a mining accident usin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2,36(12):2742-2747.

[43]吴昀昭,陈骏,田庆久,等.模拟Hymap、Aster 和TM 光谱快速预测南京土壤Hg 污染研究[C].南京: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4.

[44]宋练,简季,谭德军,等.万盛采矿区土壤As,Cd,Zn 重金属含量光谱测量与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4(3):812-817.

[45]邬登巍,吴昀昭,马宏瑞.基于中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预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6):1498-1502.

[46]Li B,Wang M H,Cao W. Research on heavy metal ions detection in soil with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 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Beijing:SPIE Digital Library,2011:66.

[47] Li B,Wang M H,Wang N. Preliminary study on heavy metal detection in soil using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C]//2011 ASAB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Louisville:ASABE,2011:3263-3279.

[48]顾宗濂,谢思琴,吴留松,等. 土壤中镉、砷、铅的微生物效应及其临界值[J]. 土壤学报,1987,24(4):318-324.

[49]温健婷,张霞,张兵,等. 土壤铅含量高光谱遥感反演中波段选择方法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10,25(6):625-629.

[50]杨军,张国辉,赵吉,等.费氏弧菌发光法对Cd2+及镉污染土壤的检测[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6):89-91.

[51]Jiao Y M,Zhou H B,Sun L F,et al.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the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sediments in bi river basin of yunnan province,china[C]//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Chengdu: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1-4.

[52]Old field F.Environmental magnetism——A personal perspective[J].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1991,10(1):73-85.

[53] Schibler L,Boyko T,Ferdyn M,et al. Topsoi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apping:Data reproducibility and comparability,measurement strategy[J]. Studia Geophysica et Geodaetica,2002,46(1):43-57.

[54] Sharma A P,Tripathi B D. Magnetic mapping of fly-ash pollution and heavy metals from samples around a point source in a dry tropical environment[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8,138(1/2/3):31-39.

[55] Bermea O M,Hernandez E,Pichardo E M,et al. Mexico City topsoils:Heavy metals v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J].Geoderma,2009,151(3/4):121-125.

[56]Yang T,Liu Q S,Zeng Q L,et al.Environmental magnetic response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es:Evidence from lake sediments in East Lake,Wuhan,China[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09,179(2):873-886.

猜你喜欢

重金属土壤含量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土壤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红水煎剂化学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与HPLC多成分的含量测定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