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经济须处理好与安全环保的“三个关系”

2015-12-23雷振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天津港经济企业

雷振华

发展经济须处理好与安全环保的“三个关系”

雷振华

编者按:本文作者雷振华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截至9月8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已导致162人遇难,国内外分析人士对造成的整体经济损失有不同的预估。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德国财经网的估算:爆炸的经济损失预计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欧元。按照8月24日1欧元等于7.3232元人民币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最高是730亿元。

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发生后,引发全世界人的关注,其伤亡之惨重,危害之恶劣,影响之深远,至今想来令人后怕。众所周知,多年来各地为发展经济和片面地追求GDP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甚至安全为代价,全国各地造就了数以万计的钢铁、水泥、煤炭和冶炼等产能过剩企业,尤其是“三高”企业的野蛮式增长,让数千万人口不得不含泪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乡,踏上他乡求生存。一家家以牺牲绿色环境为支撑造就的公司,一件件环评和安评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撕心裂肺的伤痛,更是心灵之伤成了众多受害群体无法忘却的纪念。此刻,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对经济发展的追求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抓安全“一阵风”后,还有多少企业依然存在让人不敢想像的“安全黑洞”?

不可否认,自2013年以来国家明显加大了对环境污染和安全保障的治理力度,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投入,尤其是针对安全环保的顽疾,国家出台了历史上少有的新《环保法》给予严惩,从源头开启了安全环保的新征程。笔者亦相信,只要全国各地不折不扣地让新《环保法》“落地生根”,在查处和惩罚违法违规行为上处理到位,那么我们所期待的蓝天绿水与安全保障就会指日可待。然而,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该是怎样的关系?企业高管、党政官员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来为什么常常以牺牲安全、生态环保为代价呢?如果说以前为了GDP考核,那么不再以GDP论英雄后,为何还是不顾安全和生态环保?这里不能不说,一些企业高管、党政官员私利太重,官商勾结成了解不开的死结。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与居民住宅距离只有560米,明显与“至少保持1000米”的规定不符,可安评环评还是批下来了,这其中的问题可想而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检察工作回顾”,仅2013年起诉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犯罪嫌疑人达20969人,在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等领域查办职务犯罪1290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天津港爆炸事故提醒我们,经济发展来不得半点虚假。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本就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孪生姊妹”,只不过一些人在发展经济上,或急功近利,或幻想“一夜暴富”,才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面对谈电色变的“火电”看起来十分可怕,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火电会令发电区域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环保受到极大的破坏,但若能在煤炭采掘、运输、粉煤脱硫处理等方面做好规划落实,反而会催生出脱硫石膏、粉煤灰轻质建材砖等多项高效循环利用的新兴科技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叠加附加价值。

笔者认为,避免类似天津港爆炸事故悲剧的重演,需要从政治与经济双重战略高度入手,全面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的“三个关系”。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的矛盾对立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经济价值观。要从政治战略高度入手,既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各类企业常年开展安全环保大检查,形成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检查常态化机制,多方梳理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限期无条件整改落实,对不能整改和不愿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破产,防范损害安全环保的行为“死灰复燃”。同时,又做到对新申请开立的企业引入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审核程序,避免出现“关停一批、新增一批”的乱象。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的利益远近关系,避免经济发展中出现“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痛心现象。应该说,企业期待减少生产成本付出并非有错,但减少成本付出必须建立在安全环保的基础之上,要树立正确的长远利益价值观,否则势必造成企业以牺牲环境甚至职工生命来换取“既得利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安全环保的利益远近关系,在依靠企业自觉认可执行的同时,更有待国家从法律法规层面出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细致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推行相关部门各级公职人员“挂钩考核追责”新办法,做到所有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有专人管理、专人监督、专人担责,对挂钩考核相关人员的经济收入、职务提升等要与其职责落实挂钩,确保企业经营依法合规“不走样”,防范企业在安全环保上“捅娄子”。

此外,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的互帮互助关系,打造“发展经济离不开安全环保,以安全环保力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有过戴表经历的人都知道,瑞士手表的质量一直在世界上保持垄断地位,瑞士还是国际上公认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所以瑞士能取得如此令人钦羡的成绩,根源在于瑞士发展以手表为主的精细产业上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安全保障管理。由此可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环保的互帮互助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处理这一关系时,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全面公开曝光污染环境和安检不合格企业名单,推行举报重奖新制度,发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用,营造全民自觉举报和监管损害安全环保行为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天津港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