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12-23汪杜喜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坪道小学741307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分层创设教材

汪杜喜(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坪道小学741307)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汪杜喜(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坪道小学741307)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内部动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体会到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课堂教学创设各种情景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一般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学习;2.创设情景→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拔→反馈评价;3.利用旧知识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分组交流讨论→自我总结以完成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奇妙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一)利用插图和引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意识

数学课本的插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创造动机和创新欲望。强化引言教学,有助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知识引入时,能否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而强化引言教学时必须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如趣味性、激励性、目的性、导向性等,这样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去寻求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进一步稳定、持久。

(二)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核心,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又是创新思维品质的基础。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三)利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便是很好的素材,组织学生组建数学小组进行探索性研究,实地考察、收集材料,开设数学史讲座。

三、组织各种活动

(一)开展主题班会

我们可以从班上找一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开展“怎样学好数学”主题班会,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带动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还可经常开展“人生话题”的主题班会,确立他们的人生目标,挖掘他们的人生价值。

(二)多媒体和幻灯片的教学

我们要遵循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一切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常规的课堂教学和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既新颖又自然。屏幕上生动有趣的画图,特别是动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直观、形象和动态的图象的演示过程,则给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插上了形象和想象的翅膀。

(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时间长了,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要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外活动除了在校内开展外,还可以走向社会,让他们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无处不在。

四、分层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要改变那种只重视少数尖子生,不重视大多数差生的应试教育的倾向,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梯度目标接受数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编排保持一定梯度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练习题、作业题,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着手学习、解答,使他们能够获得解答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五个环节。

(一)学生编组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

(二)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

(三)分层辅导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

(四)分类指导

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困难。

(五)分层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他们订下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可望又可及的目标,并且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使每位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鼓起勇气,不会丧失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何蕾.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J].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03.

[2]余马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小学数学参考期刊,2004.

[3]蒋光渊.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习报,2005.

[4]徐卫琴.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

[5]刘先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分层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