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数学兴趣

2015-12-23李雪林河北省任县栾村中学05515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思维

李雪林(河北省任县栾村中学055150)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数学兴趣

李雪林(河北省任县栾村中学055150)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在数学教育方面,教师不仅应做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方面,而应该改变以往的死板教学模式,提倡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数学的思维策略。

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体会。

一、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情境的设立是学生创新思想生成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得到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学习数学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思考,引起学生研究的热潮。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的,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准备创新内容,设立创新情境,让学生在创新情境中使新需求和固有的数学内容发生碰撞,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地位,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通常来说,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和教师教学息息相关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学生才会有热情学习,才会提出新问题。当然,数学教师也应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创新,提供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空间。

要想让数学充满活力就要让数学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被挖掘出来。让数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研究数学形式,构成新思维,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类似问题时使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困难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慢慢把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出缜密的问题,启发学生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动力,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例如,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要统计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这时就要对全校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稍后将统计结果整理为表格,按照表格呈现的内容整理出全校学生身高分布情况。通过此项调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基础内容就会印象深刻。教师应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还能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并延长热情持续的时间。

可见,数学教学必须要在“趣”上做文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兴趣诱因,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激活学生思维为目的。简单的问题必须由学生独立探索完成;较难的问题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探索完成;重点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要巡回并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去,依据学生所存在的困难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可点明或点透,否则就失去了自主探索的价值。

在学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不应只谈探索结果,而应着重探索过程的交流。探索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探索结论正确的要鼓励,错误的也应该尽量让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不应直接去否定,而是要婉转地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疑点,最好这些疑点能由其他学生提出,由该生本人去思考。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于这样的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所显现出来的一些有趣的、大胆的、有意义的想法更要鼓励。另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探索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过分强调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严谨性会给知识的获得者强加上一副无形的枷锁。

五、采用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按照设计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现代数学论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已从过去强调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发展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配合进行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名目繁多、各有特点,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师生实际水平、教学材料和设备进行恰当地组合,有机地结合,灵活地运用,才能达到优化有效。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着力于启发学生创造诱因和促进有序信息系统的产生,有助于建立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及合作学习的教学机制,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结合数学教育实践,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创新能力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