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5-12-23檀彬彬河北省任县任城镇城关中心学校05515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质量数学

檀彬彬(河北省任县任城镇城关中心学校055150)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檀彬彬(河北省任县任城镇城关中心学校055150)

现如今,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主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质量自身修养学生观教学手段

新课标下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在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很难想象对学生没有爱心、教学没有责任感的教师能为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要博学多才

教师必须具备较广博的文化知识,除了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理化知识和其他人文科学知识,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具备良好的心理、道德、情操、审美、修养等品性。实践证明,有广博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影响作用。

(三)教师要有端庄、自然的教态

教师在讲台上要仪表干净端庄、教态自然,表情要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教师语言要明白、清晰、简练,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富有节奏感,快慢得当,高低适宜。

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满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分析、讲授能力强,但是由于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感情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明确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地、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恰当的实例,促使学生反思,引起学生在原认识结构上产生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因材施教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与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关注和耐心地帮助他们。

(三)一视同仁

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如对待优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尖子更尖”;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生活上要做到体贴关心,课堂上能循循善诱,课下能认真辅导,对其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同时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会全面提高。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可避免枯燥无味,而且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佳境,放下包袱,学有所得,而且能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五、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彻底废除填鸭式教学,全面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既要重视知识教学又要注重能力培养,既要重视知识技能又要重视数学的过程教学,注意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解题思路、方法的探索和概括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阅读、练习、思考、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产生、发展、解决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注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师教学策略制定的重心。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策略,实施综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质量数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